首页 > 走进广东 > 旅游信息 > 旅游大图

民间木雕:“无名艺术家”的“平民化”创作

时间 : 2017-05-18 17:09:37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4月28日,“无名之璞——民间木雕与生活”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300多件明清民间木雕作品,多角度地展现了民间木雕的美学特质与内涵,为当今的设计与艺术思维和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展览将持续至5月27日。

  中国人向来善于治木,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刻,从古至今都留下了数不清的辉煌成果。明清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在建筑、家具以及祭坛佛龛等制作上,木雕的使用达到了全面的繁荣鼎盛,从功能性走向装饰性,最后发展为重要的审美元素和艺术方式。

  这段时期是中国木雕的全方位拓展、运用和表现的全盛时期。民间木雕更成为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它综合吸取了绘画、雕刻、戏曲、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养分,博取众长,熔于一炉。民间木雕创造性地融合了绘画和浮雕、圆雕的二维与三维之美,集功能性、装饰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于一身,在趣味性、生活化和生动性上尤其充满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堪称“天地间另一种笔墨”。

  明清民间木雕是“工艺+艺术+文化”的三位一体式的综合表现体,生活与人文是它的表达中心和最大看点。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厚重而华美,深情而细腻,发展出独特的“吉祥文化”。“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众多仙禽瑞兽和吉祥物品携着汉民族的美好愿望出现在民间木雕上。明清民间木雕还是精致动人的“无声戏台”,梁上屋角、窗边床尾经常雕刻着一出出精彩戏文。这些故事场面精彩生动,人物顾盼有情,气韵绵远优雅,将汉文化的真美善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木雕艺术作品:东阳木雕雕凿饱满浑厚,矫健活泼;徽州木雕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素雅古朴;潮州木雕漆金华丽,趣味生动;福建木雕线条直硬,威猛霸气;湖南木雕刀法简洁,干净利落;江西木雕沉稳紧密,充满文气;四川木雕崇尚圆雕,立体浑圆。地域、文化、民俗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艺术思维与形式风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木雕世界。

  “面对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宝藏,我们与它的关系不仅可以是茶余饭后的视觉消遣和一时兴起的时空穿越,民间木雕今天同样能有效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和艺术。”雕塑家、本次展览艺术总监谢远清表示,民间木雕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讴歌、对人文内容的运用和创造性表达,体现出一种极具学术价值的“前公共性”,它的美学特质和美学内涵,对中国美学不无补足和借鉴的意义。

  “每个时期当艺术迷失或者走到过于精致和矫饰的时候,都需要从民间艺术的质朴和勇气中找到方向和解毒剂,重回艺术的本真大道。民间木雕从生活与设计的智慧相加、艺术与人文的亲密携手以及当代艺术的平等与公共意识等诸多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美妙的范例和精彩的解答。”他说。

  ■对话

  雕塑家、展览艺术总监谢远清:民间木雕体现“平民化”的艺术精神

  南方日报:过去我们看到的民间木雕展多数在博物馆举行,这次在广东美术馆办展,体现出哪些特色?

  谢远清:作为公共的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一直关注区域文化艺术的发掘、研究与存档,以及民间艺术的生成与历史。引导公众了解传统民间艺术,本身是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环节之一。从去年开始,广东美术馆策划了展览《交剪对金针——潮绣与生活》,开启了对民间美术的讨论。此后,广东美术馆通过“匠作惟心”系列展览推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展示及学术性研究。

  这次展览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将民间木雕放进美术馆,本身是一次很大胆的尝试。博物馆与美术馆办展的着眼点有很大不同:前者以时间为线索,是回到那个时代去讲述民间木雕;后者则试图将时空贯通,把过去与当下连成一体。我们将木雕放置在开放的空间里,就是旨在打破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

  此外,民间木雕的“无名”特征,也常常导致它的艺术性被忽略。直到现在,民间木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板块。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尝试从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作品的价值,希望能让它们对当代艺术设计发挥新的价值。

  南方日报:您认为,民间木雕能为当代艺术工作者带来怎样的启示?

  谢远清:传统上,艺术界常常将民间木雕归为“俗”的一类。事实上,民间木雕在“雅”与“俗”之间有着很好的衔接:“俗”代表它平实的情怀,“雅”是指它的气息非常古雅,虽然不同于文人书画的风雅。民间木雕的人文之美、对观众的尊重,这在当代艺术中其实是比较缺乏的。艺术家常常展现出一种精英或权威的姿态,而民间木雕特别可贵的一点,就在于它并非“高高在上”。木雕匠人要充分尊重客户的、物料的、内容的、地域特色的要求,在重重要求下开垦出自由表达的空间。这种艺术精神有助艺术与公众产生良性互动。我想,今天的艺术家心中,若有这种平实的情怀与平等的观念,作品必然会被接受。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当代民间木雕的复兴?

  谢远清:坦白地说,我认为,作为工艺本身的民间木雕是无法复兴的,因为它的市场需求和精神文脉,都已经不存在了。民间木雕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但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再像古人一样生活。打个比方说,蟹篓是潮州木雕的经典主题,也是过去渔民生活的写照,但它已经远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如果我再去创作这样的题材,观众就会觉得我很老套。

  尽管如此,我认为,民间木雕的趣味应当继承,也可以进行当代演绎。但这个复兴的工作,不是由民间匠人来完成,必须交给艺术家,将民间木雕的气息转化为当代艺术创作的养分。民间木雕包含着工匠与观众一致的文化认同,具备“前公共性”的特征。这对“去精英化”的当代艺术来说,民间木雕带来很好的启示。但这一尝试会带来怎样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