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2024德国欧洲杯半决赛分组  > 文化在线

广州动物园麻鹰岗墓地发掘最新成果:发现羊城规模最大保存最好东晋墓葬

时间 : 2024-08-09 09:00:50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图.jpg

广州动物园穿山甲馆建设工程项目(麻鹰岗墓地)俯拍图。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8月8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广州动物园麻鹰岗墓地发掘的最新成果。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48座,其中两汉墓葬4座,晋南朝墓葬8座,唐代墓葬15座,明清墓葬121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玉器、珠饰等各类文物196件(套),另采集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墓碑48块,其中出土的东汉带字陶屋模型、唐代陶鸡模型、清代翡翠翎管和朝冠顶珠水晶饰件及清代翠鸟银发簪,是近年考古发现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

  “这次考古发现充分反映出动物园一带作为广州古城的东郊区域,是一个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区,是蕴含广州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其中,保存较好的东晋墓和南朝墓两座墓葬,未来或将进行原址保护。”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说。

  墓葬年代自西汉南越国开始

  持续长达2100多年之久

  当天上午,在广州动物园浣熊区和非洲狮区的中间地带,只见约1300平方米的发掘区域内,坐落着百余座古墓葬,还设有考古科普展板及出土文物展示区。“此次发现的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晚期墓葬打破早期墓葬的现象较为频密。”张强禄介绍,从清理的墓葬和采集的墓碑来看,墓葬的年代自西汉南越国时期开始,历经东汉、晋南朝、唐、明、清、民国,一直持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长达2100多年之久。墓葬排列也有一定规律,特别是明清墓葬,不仅规模、朝向颇为相似,墓葬的间隔也基本一致,说明这里是一处成规模、有规划的墓园。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主任、麻鹰岗墓地发掘项目负责人程浩站在东晋墓旁,指着墓室顶部的券拱说,这座东晋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在长达10米的墓室顶部及四壁上未发现明显损毁,仅在封门上部有一个盗洞,是迄今为止在广州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东晋墓葬,也是这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跟随考古领队深入东晋墓,只见墓内约有一人半的高度,四周砖块颜色偏青灰色,整个墓葬形制完整。“这个墓葬的随葬品非常少,很可能下葬后不久就被盗了。”考古队员猜测。

  在东晋墓的东侧,平行分布着一座同样保存较好的南朝墓,规模稍小,为双后室的夫妻合葬墓,结构精巧,除双后室顶部各有一个盗洞外,其他结构保存完整,也尤为难得。这两座墓葬的发现,对研究广州地区六朝时期墓葬形制,墓葬分期和丧葬习俗以及晋南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对发现的东晋墓和南朝墓

  有望进行原址保护和展示

  事实上,这不是广州动物园第一次有考古发现。广州动物园所在地属于广州市“小北—建设新村—华侨新村—太和岗—区庄—麻鹰岗”地下文物埋藏区,是广州市古墓葬重点埋藏区域之一。自1956年以来,配合动物园建设,市文物部门先后在动物园内30多个地点发掘古墓葬近500座。

  为什么在广州动物园内有这么多墓葬?程浩指出,这和广州动物园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地形地貌分不开。

  从城墙范围来看,明清时期广州动物园所在的麻鹰岗就在广州城的东北侧,距离广州城的大东门也就是越秀路一带大约有3公里,距离汉唐广州城最东边也就是现在的仓边路一带大约不到4公里。“这个距离很适合当时生活在广州城内的人去世后,家人亲朋为他们进行送葬活动,并埋葬在这里”。

  从地形来看,广州动物园是由不同的山岗组成的,北边是高耸的白云山和越秀山,往南可以看到珠江,这个区域对古代老广来说,就是一个背山面水的形胜之地。

  张强禄说,此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广州动物园对犀牛馆发现的东汉墓进行了原址保护展示。未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将对这次发现的东晋墓和南朝墓进行有效的原址保护和展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