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目录导航 > 建议提案答复 > 政协提案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386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 : 2020-07-01 15:49 来源 : 本网 作者 : 产业发展处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B类)

粤文旅函〔2020〕199号


周汉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第20200386号)收悉。经综合深圳、惠州、东莞、中山市政府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有着独特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着各自优势,互补互利性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整合大湾区优质资源,能有效带动广东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对提升广东文化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一、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一)加强政策扶持,助推融合促进

我省文化产业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基础厚实。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于2011年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以内容和创意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全省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占文化产业比重超过50%。去年以来,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要,省级层面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对包括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省委宣传部编制了《“十三五”广东省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我厅制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这些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此外,省内各市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扶持措施,强化激励保障机制,不断优化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条件。比如,深圳市制定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不断增强文化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文化产业优势互补。

(二)搭建优质平台,形成融合机制

我省会展经济发达,市场活跃,为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效的观摩、交流、交易平台。近年来,我省致力打造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东莞国际漫博会、中山游戏游艺博览会等文化产业品牌会展平台,不断拓宽和加强大湾区各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对接共享产业发展要素资源,推动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和发展。2019年,第15届文博会共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家海外机构参展,780万人次参与,专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馆(2660平方米),展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成果,重点组织粤港澳地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参展内容,推动粤港澳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中山、惠州组织当地文化创意企业加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联盟,搭建项目对接、技术合作、产品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中山市通过组团的形式,整合优秀的展陈企业资源,合理调配产业分工,与深圳展示道具协会和国内最大的店装联盟达成深度合作,与国内创意展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易尚展示达成合作协议,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融合层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新业态不断涌现,我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数字化方向转化,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激发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动能,逐步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点。在“文化+金融”方面,进一步拓宽文化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搭建资源、产品与资本对接合作平台,推动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我厅连续三年联合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举办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2019年共征集到文化和旅游项目462个,其中广东省项目264个、外省项目198个。超1亿元及以上的项目275个,10亿元及以上的项目122个,超百亿元的项目23个。这些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金融对接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试错成本高等难点和痛点。在“文化+科技”方面,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涌现出华强文化等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创意设计类企业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岭南传统文化科技创新与保护工程、广东优势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示范工程建设。目前,已有文化产业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16家,12家文化创意企业建设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12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文化创意领域孵化载体建设,引导骨干企业、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孵化平台,实现从项目孵化到产品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

(四)推动集聚发展,加强融合孵化

我省是全国较早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区域,多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我厅紧紧发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带动示范作用,依托入驻园区高水平文化企业多创意类人才多的资源优势和深圳毗邻香港、珠海毗邻澳门的地缘优势,围绕“文化+”“互联网+”等创新发展模式,为入园企业提供产业链对接、项目孵化、协同创新等高端增值服务,吸引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要素不断集聚,推出更多优质项目和产品。深圳市积极发挥深港澳创意设计联盟引领作用,加强与港澳在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演艺音乐、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建设了前海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打造融合大湾区设计、影视、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产业平台。中山美居产业园充分运用易创空间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性基地培育孵化文化创意项目。目前全省共建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含在创建)70家。特别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集聚了我省90%以上的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已经成为全省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全国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此外,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企业交流合作、创新设计、产业升级。东莞市政府和广东工业大学投资共建华南设计创新院,为企业提供集产品创意、产品设计、结构设计、交互设计为一体的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服务。自成立以来,自主研发了50多项产品并拥有200多项国家专利,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创新服务,1500多件产品成功上市,为企业创造了超过30亿元的经济效益。由东莞市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联合创建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围绕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发展、品牌战略协同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建设“创意云”协同创新公共设计服务平台、“创客乐园”孵化加速器平台、创意人才培养平台等3个公共服务平台,在创意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加强区域合作,打造融合品牌

我省积极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共建人文湾区”“加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音乐产业发展,加强大湾区艺术院团、演艺学校及文博机构交流,便利艺术院团在大湾区内跨境演出”等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领导机构,完善制定了相关制度,搭建起大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并积极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戏剧展演周”“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等一系列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把创作精品力作作为艺术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每年推出大型剧目专题创作计划的同时,实施“音乐+”专题创作活动,鼓励相关艺术创作机构、院团和个人积极创作音乐作品。东莞市根据《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东莞市建设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年)》精神,设立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出台《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文化扶持政策,为音乐剧创编和产业化生产的起步提供了政策保障。按照基地的定位和任务以及组建模式,采取“政府扶持、项目办团、企业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充分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汇集国内外顶尖人才,创编生产出优秀的中国原创音乐剧精品,再通过专业院线运作的营销优势,组织在东莞创作合成的音乐剧作品在国内外巡回演出和参赛参评,形成东莞原创音乐剧创作、生产、营销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市场化运作,东莞创作生产的音乐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院线均取得较好的票房和口碑,受到观众欢迎。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在各地、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特色品牌及项目不突出、上下游产业链不通畅等亟待改进的短板。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精准引导及扶持。借鉴其他兄弟省市区执行较好、成效较为明显的政策措施,争取研究制定出台我省关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湾区城市优势互补。鼓励各地市结合实际,文旅部门会同工信、科技、金融等部门,以本地的优势文旅资源为抓手,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结合,认真研究制定适合推动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落实好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健全文化企业双创服务财政资金补助制度,以奖补方式支持众创空间和双创服务平台建设,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是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平台。继续办好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东莞国际漫博会、中山游戏游艺博览会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品牌会展,以增加展位、扩大宣传、提升交易质量等形式,进一步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加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和效能,在资金安排、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头部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升深莞惠都市圈文化产业协作水平,深耕文化创意领域,从“制造”到“智造”转变,加强各城市产业链对接合作,实现大湾区科技、金融、创业等产业要素跨行业、跨平台融合发展。比如,融通传统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环节,使深圳创意设计与中山传统制造有机融合,依托设计理论和设计造型,通过深圳设计业国际化思维,为传统产业注入更多文化创意元素,提升中山制造业竞争力。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通过授权等方式,中山承接深圳、东莞的制造与加工,形成完整的包装印刷装潢产业链。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根据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特殊性,引导高校加强文化创意类专业的内涵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共建协同育人创新创业平台,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引导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发挥和整合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专业资源的优势,推进文旅相关专业快速发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整合我省高校优势科技和教育资源,在高校探索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探索跨界融合、产学研合作、校企协同培养具有广东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信息库,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重点健全创意型、技术型文化人才的柔性引才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奖励机制,为人才解决生活、工作、创业方面的具体问题。

四是以艺术创意合作为线推动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加强统筹协调,深化粤港澳“9+2”城市的沟通联系,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大湾区音乐剧发展中心和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创建,进一步加强在艺术人才领域的文化交流合作。深圳、东莞市将积极探讨在东莞塘厦联合筹建“音乐剧小镇”,探索深莞共建“前店后厂”的音乐剧创作展演创新模式。支持把音乐剧创作生产作为推动文创产业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并创新探索如何将现有的“音乐剧”艺术表现向“泛音乐剧”产业方向以及“音乐剧小镇”空间载体方向升级发展,使音乐剧从目前“以剧为核心的门票经济阶段”向“产业集聚的产业经济阶段”和“创造体验空间的体验经济阶段”发展,使塘厦音乐剧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7月2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