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目录导航 > 建议提案答复 > 人大建议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7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 : 2019-06-28 10:16 来源 : 本网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粤文旅函〔2019〕410号A

刘健芬代表

    提出的关于我省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委宣传部、省商务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您提出的由政府牵头,深挖当地的文化积淀,统一规划,以非遗项目带动特色旅游,以“中华老字号”为基点发展特色工业文化旅游,加大对年轻传承人的培养与宣传等建议针对性很强,对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系列有效举措,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传承创新,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一、制定出台相关政策

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工作方案》,在抓好全国性工程落地落实的基础上,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动岭南文化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以政策落地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带动,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广东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广东音乐、石湾陶塑、肇庆端砚、广绣潮绣、粤剧潮剧、木雕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着岭南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为了更好的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省委宣传部统筹形成《广东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项目》,明确了七大行动46个重点项目,以涵养核心价值和传承核心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为目标,以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为手段,坚持物质性传承、人文性传播、规律性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各方面成效初步显现,全社会形成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与热情。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作为省委“1+1+9”总体工作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全域旅游,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岭南特色旅游品牌。省政府召开全省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出台了《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为全省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支撑。

二、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充分挖掘非遗的内涵,将非遗项目深度融入旅游产业,让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一是鼓励旅游景区叠加非遗元素,打造“非遗+旅游”点。比如,佛山4A级景区南风古灶专门设置非遗体验区,在旅游线路节点安排陶艺、剪纸、刺绣、武术等非遗项目,增加游客互动体验。该景区2018年接待非遗体验人数共18226人。3A级景区陈太吉酒庄现场演绎石湾玉冰烧酿造技艺,还原189年传统酿酒工艺的全过程和历史场景。二是合理布局非遗和旅游资源,形成“非遗+旅游”线路。根据不同的非遗资源特色,结合“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做好“非遗+旅游”线路的产品开发和宣传推广,策划出版《玩转广东非遗,出发!》一书。三是推动区域联合、组团开发,促进“非遗+旅游”以点带面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非遗特色旅游板块,以韶关为中心的粤北非遗特色旅游板块,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非遗特色旅游板块,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非遗特色旅游板块,以汕头为中心的潮汕非遗特色旅游板块等。

三、加强老字号品牌建设

老字号是工商业发展中孕育的民族品牌,是我省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为止,我省有老字号企业197家,其中,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57家,“广东老字号”企业140家。我省积极开展老字号的挖掘、保护和发展,加大对老字号资金扶持力度,加快老字号集聚区建设,组织开展广东“老字号·新品牌”推广活动,推动广州王老吉、陈李济、潘高寿,佛山石湾公仔、盲公饼、冯了性,中山咀香园,江门大有、东古,汕头老山合等老字号品牌创新理念、传承技艺、增强活力,用传统文化涵养企业精神,弘扬岭南工匠精神。

四、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宣传

近年来全省打造岭南先贤、岭南民俗、中国功夫等主题公园,突出地名物产文化,将凸显向上向善价值导向的地名和具有文化指向意义的物产风物融入公园建设,通过书法、美术、雕塑、剪纸等艺术形式,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览厅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以“多彩南粤、魅力非遗”为主题,精选展示多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呈现岭南广府、客家、潮汕和少数民族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魅力,以广东节日习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工艺美术等几大板块呈现广东非遗特色。培育传统体育活动品牌,用精品赛事保护传承、宣传推广文化遗产,开展广东省传统武术、龙狮、麒麟锦标赛等传统体育文化赛事,举办一年一届的岭南民俗文化节,集中展示广东民俗民间文化活动、民间广场表演艺术、民间游艺、民间工艺等传统民间文化,让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领略感受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举办2018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邀请了来自泛珠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佛山友好合作城市、对口帮扶城市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参加活动,其中秋色巡游活动共有来自各地43支队伍、近2000名演职人员参加,有26万市民游客现场观看,84.6万人观看网络直播,通过活动真正让文化惠民活动多起来、实起来,让更多的人们参与体验非遗。

五、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一是进一步落实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联合教育部门、人社部门进一步落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方案,依托高校、职业院校开展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提升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研创能力与协同创新意识,开启跨界合作与创意征程。二是继续实施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建立完善覆盖全教育链的非遗进校园、进课堂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并设立部分非遗项目传统教育特色学校,推进非遗相关课程设计和教材的编写等工作。三是招募非遗小记者。通过在中小学招募非遗小记者,并组织开展非遗小记者系列活动,让小记者们近距离采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项目、感受非遗魅力、传播非遗知识、接力非遗传承,让非遗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小火种”。

虽然我们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目标新部署相比,与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可忽视的挑战与不足。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助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一是积极促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打造非遗活性旅游线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计划打造300条旅游线路,并将非遗融入到旅游线路中。并着手建立粤东、粤北、粤西、沿海区、珠三角5条非遗活性旅游线路,将民间精品文化分布到各条旅游线路中,积极打造非遗活性旅游地方特色,一方面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休闲中感受和体验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和魅力,另一方面促进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实施老字号行动计划。推动老字号聚集发展,打造中华老字号文化商业街,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打造老字号特色商业街,推动老字号聚集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旅游购物、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方面的重要作用。实施“老字号+互联网”工程,建设老字号网络销售平台--广东老字号电子商城,完善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引导老字号与平台对接,发展在线预订、网订店取(送)和上门服务等业务,通过线上渠道与消费者实时互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对老字号的宣传推广,把老字号作为广东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社会氛围。支持老字号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展示活动,展示特色产品,宣传品牌形象,将老字号作为“一带一路”宣传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支持和推动工艺美术、中医药、中华传统餐饮等领域老字号企业“走出去”,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三是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播宣传力度。非遗的活化利用关键在于传播。我们将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播。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发挥新媒体作用,引领非遗项目、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等在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让广大人民群众接触非遗,传播非遗。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的传承传播,学校是主渠道,我们将在全省全面铺开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遗编写成教材、课本,鼓励代表性传承人与学生对话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传统非遗项目的兴趣。同时,通过开展家长和学生“小手拉大手”活动,使传统文化更加广泛传统,使非遗传承后继有人。此外,开展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等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感受广东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是让非遗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使之更加广泛传承传播。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6月2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