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盛大开幕。近70场文艺演出、3个名家成果展和1个美术书法作品展,让本届艺术节呈现出品类众多、内容饱满、色彩丰富的特点,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岭南文化“味道”。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广东省艺术节创办于1984年,每三年一届,是国内最早创办的省级专业艺术活动,也是全省最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表演盛会。历经十四届的成功举办,艺术节业已成为展示检验舞台艺术创作成果,凝聚培育艺术人才队伍,发掘弘扬岭南优秀文化,打造推出广东艺术名片的“人民的节日,艺术的盛会”。本届艺术节汇聚来自全省各地的40台大型剧目和44个小型舞台艺术作品。大型剧目涵盖了戏曲、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杂技剧、木偶剧、交响音乐会8种艺术形式。其中,戏曲艺术包含了粤剧、潮剧、汉剧三大广东主要剧种和雷剧、山歌剧、采茶戏、花朝戏、西秦戏等地方剧种和稀有剧种,多艺术种类交相辉映。
四十场大戏精彩纷呈 展现多元化发展趋向
三年一届的广东省艺术节是全省舞台艺术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是舞台艺术创作的风向标。入围本届艺术节终评的40部大型剧目,无论是题材的多样性、思想的当代性,还是艺术呈现和艺术风格的丰富性,都反映着当代广东追求文化高质量供给和发展之路上的锐意进取,努力创新。
40台剧目中,有以岭南悠久历史为写作背景的新编历史剧、古装剧,以革命历史为内容的作品以及反映当代生活的现代戏。其中,当代现实题材占比近半,充分显示了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艺术家们感受时代脉动,饱蘸时代笔墨,摹写时代风采,擘画时代影像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艺术门类来看,大剧种保持着较高的创作水准,并呈现出厚积薄发之势,而小剧种和稀有剧种则呈现出勃勃生机,以基层创作的生活质地、鲜活气息为舞台增色;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杂技剧则以清新现代的面貌,与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拉近距离。此外,入选本届艺术节的6台小剧场剧目,则充分体现着广东舞台剧创作近年来不断精进的实验性。小剧场戏剧对于本地青年艺术人才的凝聚、成长成熟作用也日渐显现;而从舞台呈现上看,既有保持剧种特色的“守正”,又不乏科技赋能之下的手段“创新”。
开幕演出新编历史题材粤剧《张九龄》
与时俱进的办节方式 惠及全省的艺术“大集”
与往届不同,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首次打破在主、分会场集中展演评奖的惯例,进入终评的40台剧目分散在各地市,自行选择剧场就近演出,评委们集中在线观看评审。这种“遍地开花”的办节方式,一则减少生产院团异地演出开支;二则让评审环节更加严密公正。更重要的是,这种经济实惠的办节方式,真正将艺术节办到了老百姓家门口,让民众出门就能“睇”大戏,深度参与到艺术盛会中来。
为扩大艺术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本届艺术节40台参赛剧目全部采用“线下演出+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抖音直播平台同期举办“dou来广东看大戏”线上艺术节。省内外观众只要关注抖音“云剧广东”账号,锁定每日精彩直播,即可以与现场观众一起共享滋味独特的文艺“粤菜”。
践行“以演出为中心”要求 14台作品羊城调演
自创办以来,广东省艺术节累计推出大型舞台艺术作品400多部,形成了全省舞台艺术创作按艺术节举办周期规划布局的良性工作格局,极大调动省直、市、县并相关文艺创作单位积极性的同时,也极大丰富、活跃了全省演出市场。
本届艺术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活力”要求,将“以创作为中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落到实处,在线上评奖基础上增加线下调演环节,在“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板块的40部作品中,遴选14部已经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并获得观众好评的作品,于12月份入穗调演。此举旨在激励生产院团主动创作演得动、叫得响、传得开、走得久,专业奖杯与观众口碑兼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推出名家大家 培树青年人才
历届艺术节,都是全省文艺人才集中展示才华的平台高地,一代代青年人才在这里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行业领军,成为全国名家。唐栋、杜鸣、秦立运三位在编剧、作曲和舞台美术领域卓有成就的大家,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将特别举办三位文艺名家成果展示活动,通过作品展览展示、集中宣传、邀请著名专家学者研讨等方式,总结三位艺术名家创作道路、艺术成就。在推出名家大家的同时,艺术节还将目光向下,聚焦正在成长期的青年人才。为更好地搭建人才梯队、涵育人才生态,本届艺术节延续上届做法,面向舞台一线演员群体,举办“十佳舞台新秀”评选;艺术节子板块的“第二十届现代舞周”也将设立“青年舞展”,面向社会征集青年原创作品,为热爱现代舞的青年创作者提供展示、交流的宽阔舞台。
风起岭南,潮涌湾区。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这一“人民的节日 艺术的盛会”,正携着一部部烙印着“粤”产字样的作品,在舞台上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