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在韶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拉开帷幕。韶关学院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3周年暨“弘扬华南教育精神 传承高尚师德师风”研学活动。35名青年师生代表参加重温入团誓词仪式并现场挥毫,华南研学专家王焰安教授还举办“坪石:《资本论》进教材、进课堂的重要践行地”专题讲座,让青年师生从中充分感受“坪石先生”严谨治学的坚韧精神与教育兴邦的坚定信念。
“五一”期间,多场红色文化活动在广东各地陆续展开。在台山、广州、潮州、汕头,分别围绕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中央红色交通线等主题,举办系列特色展览活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系列活动带领公众重温红色记忆同时,也对各地提升革命文物活化利用起到促进作用。
韶关:青年师生寻踪“坪石先生”王亚南
4月28日,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乐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乐昌市总工会、坪石镇人民政府等部门联合举办的20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先进事迹暨坪石先师王亚南事迹宣讲活动在乐昌坪石华南研学基地(坪石)举行。40名劳模工匠、三八红旗手、韶关好人、优秀学生等代表实地参观野马轩文化体育公园,王亚南先生在坪石研学育人的情景再次浮现世人眼前。
王亚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1938年,王亚南与郭大力耗费10年心血,克服重重困难,出版《资本论》三大卷全译本,成为马克思经济学说在中国传播的里程碑。
坪石武阳司则是《资本论》在中国被系统引进教材、引进课堂的首个践行地,也是《资本论》思想中国化的重要发生地。1940年,王亚南来到迁至粤北坪石的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执教,并担任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从1940年到1944年四年间,他用《资本论》的基本观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主讲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高等经济学三门课程。
王亚南把《资本论》研究的视野从资本主义经济引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又在研究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把中国传统封建地主经济理论纳入了研究体系之中。1946年,他将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出版了《中国经济原论》,被誉为“中国最早一部尝试把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成功之作”。王亚南也因此获得“中国经济学的创建者”的美誉。
近年来,当地重修王亚南旧居并命名为“亚南书舍”,并修建了《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馆。由广东省博物馆布置“真理光芒——中国传播《资本论》最早的课堂”主题展览,讲述了王亚南、李达、梅龚彬等一批“坪石先生”在抗战烽火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故事,已接待上万名观众到此参观研学。
台山:创新研学实践 重温红色历史
台山都斛东滘口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重要登陆地。为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追寻历史文化名人的红色足迹,“五一”期间,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台山市文化馆等单位组织了多场活动。
系列活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踏红色足印 做时代先锋”中国文化名人胜利大营救·东滘口登陆地专场文艺演出、“潮涌东滘口 星火耀九州”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展、“寻找先辈足迹 开创时代新局”新宁铁路银信专题展暨学术交流会以及“创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建文明魅力华侨之乡”红色志愿讲解员专场服务。
其中,由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台山市博物馆主办的“绝处逢生留星火——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特展”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六楼展厅展出。展览通过多位文化名人的回忆作品、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诸多党史文本的串联,描绘1942年秘密大营救惊心动魄的过程。
据了解,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台山都斛镇正在组织开展“胜利大营救”粤西海上交通线及东滘口登陆旧址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项目建设,建设规模包括东滘口生态环境整治提升、服务提质设施配套、户外运动及研学信息牌、连接线及休息节点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
“五一”假期期间,华南理工大学遇见工作室十余名师生赴台山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研学旅行。大学生们在遇见工作室负责人肖潇老师的带领下,对台山市部分历史建筑进行了研学考察,在参观臻华居碉楼、梅家大院、银信博物馆后,互相分享交流了对“胜利大营救”、台山华侨奋斗历程等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感想,在交流中加深对历史精神的理解。
“当我看到当年华侨们写给家人的信件时,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油然而生。”参与本次研学之旅的华南理工大学大二学生陈丹英感叹道,华侨的拼搏精神和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令其十分感动。
为了进一步体验台山市历史文化,遇见工作室的成员在研学旅行中进行了一系列将历史与美育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同学们一同绘制了相关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进行了主题朗诵、组织了彰显爱国精神的歌舞表演等。
“同学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华侨创业的艰苦奋斗精神,感悟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营救人才的壮阔历史,还能够以亲身体验认知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责任。这是一次用脚步丈量南粤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的实践活动。”肖潇介绍道。
广州:纪念“一劳大”百年 重温工运印记
今年是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100周年。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地位,被称为成功“引导工人阶级开始走向全国团结道路”的一次大会。广东各地文博战线纷纷在五一期间推出系列展览、活动,重温这段红色记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推出“启航——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展览,通过209件(套)文物、129张图表、4组油画雕塑艺术品等,综合运用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手段,对中华全国总工会礼堂、组织部、会议室、宣传部、《工人之路》编辑室等部门进行复原展示,全面展现刘少奇、邓中夏、苏兆征、林伟民、李森等一批著名工运领袖的感人故事和精神风范,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及其在广州领导工人运动的历史。
近年来,广东省坚持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和运用,组织修缮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邓发故居、谭平山故居等革命文物,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报请升级为广东省级保护单位,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地区主任谭平山的住所——谭平山故居列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与此同时,广东积极提升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与相关场馆布展质量,以多样化、数字化的展陈方式对外开放,重点突出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历史。如今,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已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广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在粤东地区,围绕“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多场展览也在潮州、汕头展出。上世纪30年代初,为加强党中央与苏区的相互沟通联系,开辟了一条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进入中央苏区核心区的“红色交通线”。
为宣传汕头交通中站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重要枢纽的影响与作用,“奏响隐秘战线凯歌”宣传展览活动4月30日至5月4日在中央红色交通站旧址(汕头站)举办。“潮州红色革命史展”也在潮州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持续向观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