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新闻 > 地方新闻

广州:“冠军摇篮”迎来建校50周年庆,奥运冠军回忆昔日点滴

发布日期:2023-11-16来源:南方+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体教育人躬耕五十载,崇德善博建功新时代。11月15日上午,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彩旗招展、人流如织,学院建校50周年大会在东校区体育馆举行。

  杨景辉、张雁全、杨伊琳、雷声、谢杏芳、刘诗雯、全红婵、樊振东……这些赫赫有名的运动员,都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他们的“冠军之路”。

  三度更名

  走出10名奥运冠军37名世界冠军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源自1973年成立的广州市中心业余体育学校,历经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两个阶段,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

  50年来,学院秉承“崇德、善搏、求实、勤学”的校训,弘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爱国奉献”的冠军精神,先后培养出10名奥运冠军,37名世界冠军,群星闪耀世界体坛,彰显新时代中国体育健儿风采。

  1973年,响应国家“发展体育运动从少年儿童抓起”的号召,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建成。校址选在白云山麓瘦狗岭山下。学校初期仅有4栋教室和宿舍,一个小型足球场,一个兼作羽毛球训练和开会使用的小礼堂。学校陆续组建了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7个运动队。

  1985年,为解决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的矛盾,学校正式改名为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升格至中等专业学校,成为集三年制体育中专班、运动专科班和中、小学附设班的综合型体育学校,是“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机制的雏形。

  1995年10月,学校迁址至天河区长湴村。新校区占地面积7.6万多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原香港恒生银行董事长利国伟、易海伦夫妇捐资4000万元港币用于建校和设立基金,学校因此更名为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

  2004年3月,学校再次升格至高等职业院校,更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州体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010年,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新增综合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公寓、学术交流中心等设施,原校区也按照亚运标准完成了10个场馆的维修改造。

  同期,学校竞技体育继续高歌猛进,2004年雅典奥运会,学院首获奥运金牌。

  寄语母校

  奥运冠军鼓励学生为国争光

  在五十周年校庆上,历届杰出校友回到母校,献上最诚挚的祝福。杨景辉、杨伊琳、张雁全、蔡琪子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出席,让学子们兴奋不已。他们也满足了师弟妹签名、合影的需求,并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和训练,为校为国争光。

谭爱英

  广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谭爱英在大会上表示,学院曾是她年少时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工作奋斗过的地方,希望学院继续发挥“冠军精神”的引领作用,发挥训科医学一体化效能,全面提高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

  文艺表演环节,来自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带来了醒狮、武术、诗朗诵、形体展示等精彩的表演,充分展现了广体职院学子的风采和魅力。看着青春活力的学弟学妹,台下的奥运冠军杨伊琳回忆起建校三十周年时的场景:“当时还没有新校区,也没有这么大的礼堂,我和同学们穿着小天鹅的服装,也参与了部分表演。”

  二十年过去,退役后的杨伊琳成为了中山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她也一直和广州体职院保持着联系。“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能够辛勤育人,为更多的孩子传授经验。也希望母校能有更多的优秀人才,登上世界舞台。”

  对奥运冠军杨景辉而言,在母校学习的日子短暂却又印象深刻:“在去省队之前,我就在这里训练。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好的教练,学会了很多新的动作。最难忘的是,我在这里获得了一次省赛的冠军,让我得到了进入省队的机会。”杨景辉分享道。

杨景辉(中)

杨景辉(中)

  教练的言传身教,让年轻的杨景辉在母校收获的不仅仅是精湛的跳水技术,更是做人的道理。“教练以身作则,教我怎么面对困难,完成自己的目标。这份经历对我个人而言,是受用终身的。”

  另一位从这里走出的奥运冠军张雁全,在退役后选择回到母校。接下来,他将出任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跳水总教练,传承学校跳水专业的优势。他透露,这种身份上的转变让他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希望能够把我们这一路走过来的各种经验,教给下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奥运冠军全红婵也是广州体职院的校友。作为师兄兼教练,张雁全也透露了“婵宝”的近况,“她最近整体的训练比较正常,正在备战明年奥运会的选拔赛,希望她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