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3-12-07 14:55:17 资料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打印】
【字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于6月26日(星期一)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邀请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韦江,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自治区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飞,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总工程师苏爱民,介绍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情况及主要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7.jpg

  10:00 韦翔: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的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7场,发布主题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韦江先生,请他作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自治区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飞先生,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总工程师苏爱民女士。

  首先请韦江先生作介绍。

  10:01 韦江: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数字广西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近年来广西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情况及主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2522”的整体框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广西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回首五年来数字广西建设历程,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构筑了数字广西建设规划、政策和立法保障的四梁八柱;心怀“国之大者”,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便利感和获得感;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创新为要,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应用推广和产业转化;坚持合作共赢,与东盟合作共建数字丝路,联结起面向东盟合作新纽带。具体来讲,成果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2020—2022年,广西数字新基建累计投资超千亿元,云、网、边、端基础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4月,全区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达85个,承载能力约30万标准机架,建成4G基站超19万座、5G基站8.3万座,5G用户排西部第二;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千兆光网;光缆线路总长超320万公里,排名全国第六。壮美广西·政务云建成运行,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五级全覆盖。数字安全基础更加牢固,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二是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近5年来数字经济均保持10%以上增长,增速居全国前列。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9300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5.5%;信息和软件技术服务业产值增速排全国第二。全区数字企业发展到1.5万家,其中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280家,培育认定南宁、桂林、北海、柳州4个数字经济示范区,建成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中国东信、数广集团、北投信创等一批本土龙头数字企业快速发展,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6个。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

  三是数字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利企“微改革”、政务服务“全链通办”、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等改革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全区行政许可类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实现100%,“一次不用跑”实现99%,超过92%的事项实现线上办理,超过一半的事项实现立等可取。建设工程“拿地即开工”,商品房购置“交房即办证”,新办企业“开办即开户”,新生婴儿“出生即入户”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便民惠企。与19个省市、80个城市、220类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10:06 韦江:

  四是数字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建成12条国际陆缆、3条国际海缆,广西省际出口带宽超过4000万兆,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柳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使用。举办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三届中国—东盟信息港人工智能大会,以及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创新大赛等,建成一批中国—东盟跨境旅游、跨境物流、跨境医疗等合作平台。中国联通、华为公司等知名企业积极谋划在广西落地面向东盟的区域总部基地,中国东信、润健公司等一批数字企业走向东盟,加快北斗、5G、人工智能等数字产品、服务、技术和标准在东盟地区的应用推广。

  五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突破。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引领、保障大数据发展,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社会数据和电子证照汇聚共享四大攻坚战,汇聚政务数据近350亿条,开放公共数据近30亿条、汇聚社会数据2.3亿条,电子证照汇聚类型排全国第10,60%的电子证照关联政务服务事项。基于数据汇聚、平台共享和系统融合,我们努力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在疫情防控、城市管理、金融征信等领域赋能政府治理、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谋划推动一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高频事项免证办、扫脸办和远程办。当前,我们正在6个单位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13个单位开展首席数据官试点。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获工信部批准,成为全国16个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之一。

  六是数字广西建设氛围更加浓厚。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字广西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和巨大潜能,越来越积极自觉地用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技术解决发展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主动把大数据发展课程作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的必修内容,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专门开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专业,数字广西建设的社会共识更加一致,氛围越来越浓。

  下一步,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将按照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数字广西建设的战略部署,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等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就数字广西建设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10:11 韦翔:

  感谢韦江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10:12 中新社广西分社记者:现在企业和群众遇到不懂的事、难办的事,已经习惯打12345热线咨询了。请问12345热线在从“接得快”到“办得实”,切实解决企业、群众诉求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韦江:

  谢谢您提出的问题。随着2022年12345热线完成33条政务热线的归并整合后,我们真正实现了“一号对外”的运行模式,真正成为了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联系、寻求帮助的第一渠道、第一选择。去年全区12345热线呼入并形成工单651.05万单,其中,涉及政策解读的工单约占44%,企业、群众对于政策解读方面需求日益增加。为了进一步提升工单办理质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对2021年出台的《自治区12345热线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重点修改了诉求类型定义、明确诉求人权利义务、规范部门履职要求、加强数据管理等内容,进一步规范承办单位工单答复和办理,强化热线考核监督,提高工单答复和办理质量,切实提高部门履职能力。目前,我们已经就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征求各部门意见,预计今年8月份修订后的《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实施。

  二是提高部门答复规范性。要求承办单位应将答复内容通过热线系统发送短信的方式及时回复诉求人,必要时应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详细答复,并对答复内容负责。针对不同的诉求类型分类的答复进行规范,比如,针对求助、投诉、举报类工单,我们要求承办单位应围绕处理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部门“三定”规定以及与职责分工有关的文件等具体规定)、处理经过(包括处理主体、时间、地点、调查情况、是否立案等)和处理结果(包括是否解决、未解决的该如何处理)等要素作出有针对性、详实准确的答复,避免承办单位敷衍答复的情况发生。

  三是加大工单办理督办力度。修改评价体系,群众对于工单办理的评价时限由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评价新增问题是否解决的选项,通过群众的评价能更好反映工单的办理情况。对未解决或不满意的工单,12345热线进行100%回访,并建立督查清单。对于再次转派仍出现承办单位未履行职能、敷衍塞责等情况的,由12345热线发出“整改函”督促承办单位整改。

  10:16 科技日报记者:据了解,2022年底广西“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已经结束,可以简单介绍大会战的主要成效吗?下一步广西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周飞:

  谢谢您提出的问题。2020年,广西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提出实施“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通过全面建设高水平全光网络、规模部署高质量5G网络、着力扩大一体化存算设施等,进一步加快我区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三年以来,广西“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累计实现投资达1184.87亿元,超额完成三年累计投资921亿元目标任务。

  截至2022年12月底,广西“信息网”基础设施大会战一共入库1502个项目,2020—2022各年度分别完成投资278.37亿元、361.28亿元、545.22亿元。截至2023年4月,完成开通5G基站8.3万个,实现各市县主城区、乡镇重点区域基本连续覆盖。建成光缆线路长度累计320万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千兆速率光纤网络覆盖,省际出口带宽4080万兆。全区数据中心“一核多点”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建和存量数据中心承载规模能力约30万标准机架。建成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柳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基础设施枢纽能力不断增强。

  接下来,我们将以《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为引领,统筹各设区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不断扩大推动“双千兆”网络覆盖。我们把加快扩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覆盖范围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数字基础设施覆盖率和传输速度,夯实数字广西发展底座。比如,今年全区14个设区市城区、县城和乡镇,以及60%以上农村地区将实现千兆网络普遍覆盖;到2024年底,全区5G基站数将达到11万个,实现全区地级市、县城、发达乡镇5G基本连续覆盖以及热点区域的虚拟专网覆盖。

  二是强化算网融合设施布局建设。我们计划结合广西新能源、源网荷储、增量配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相关规划,合理优化全区数据中心“一核多点”发展格局,形成新一代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推动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等技术应用促进降本增效,增强全区数据中心整体竞争力。依托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南宁、柳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升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支撑能力,逐步探索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调度体系。

  三是加快推进5G等新技术应用融合。我们计划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和推广应用。加强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环保、自然资源等领域规模部署应用智能感知终端,形成物联网、5G、卫星遥感、北斗协同的新型传感网络。推进公路、铁路、城市轨道、港口、航道、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比如,今年我们将实现柳州市车联网一期项目建成验收,以及完成二期项目招标。

  10:21 广西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广西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具体举措有哪些?谢谢!

  苏爱民:

  谢谢您提出的问题。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从广西情况看,我区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自2017年以来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12%以上,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超过9300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5.5%。从数字经济增长增量看,2022年我区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到位资金近140亿元,一批重点数字经济项目落地。

  但是,广西数字经济仍面临基础薄弱、总量规模小,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统筹,研究国内外数字经济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地区产业集群、重点行业产业链分布,绘制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图谱,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性、有效性。以需求为导向,分地域、分领域细化招商工作,赴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招商,2023年计划引入大、中型企业3家以上。开展信创、元宇宙、北斗等专题招商活动,聚焦三次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培一批国内外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地广西。做好已落地企业跟踪服务,助力华为等国内龙头企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总部。力争2023年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二是以数字经济园区为载体加快数字产业集聚。全面梳理我区现有数字经济重点园区基本情况,理清我区重点园区发展需求和现有数字经济细分领域产业链构成,进一步明晰各市数字经济产业链赛道分区。支持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北投数字科技园、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等园区建设,依托园区平台发展总部经济、楼宇数字经济。依托人工智能、鲲鹏和区块链创新中心和云端智能创新产业研究院等,促进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和业态发展。开展自治区级数字经济园区认定工作。

  三是建立数字经济统计、调度监测体系。会同自治区统计局研究数字经济产业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占比和分类,梳理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清单。探索建立数字经济企业协调调度机制,明确今年各市重点监测和培育的数字经济企业名单。定期开展数字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发动设区市基层力量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强化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做好数字经济规上企业培育孵化,建立后备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跟踪好。

  10:26 当代广西杂志社记者: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化改革,国务院办公厅从国家层面对“一件事一次办”做出了部署,请问广西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落实措施?谢谢!

  韦江:

  谢谢您提出的问题。2022年以来,广西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创新推行政务服务“全链通办”,推进政务服务围绕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高效协同、全周期提升服务。

  一是编制集成服务主题任务清单。聚焦企业从设立、运营到退出,公民从出生、成长到身后,特殊群体从身份认定到扶助政策认定全过程,编制形成第一批13个“全链通办”主题任务清单,建立覆盖企业、个人和特殊群体的业务链条。

  二是编制集成服务办理流程规范。针对13个“全链通办”主题任务清单组织编制办理流程规范,明确“全链通办”责任机制、办事环节集成再造、申请材料集成精简、数据集成流转等工作规则,与传统单一事项办理方式相比,推行集成服务后最多可少跑腿32次,少提交45份申请材料、节省31个工作日的办结时间、减少25%的申请材料、压缩30%办事时间。

  三是完善“全链通办”服务渠道。优化线下办事资源配置,根据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在派出所、医院、银行等场所设置办理窗口;推进线上办理渠道融合,组织建设“全链通办”业务系统;完善政务服务邮政专递免费送达和代办、帮办服务配套机制,自治区、市、县三级29个政务服务中心已提供免费邮政寄递服务,2022年累计支出邮费700余万元;“新生儿出生”套餐在全区14个市439家医院设置了新生儿“出生即入户”受理窗口,申请人一次性办完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籍、社保、医保5个事项,从跑4个部门4个窗口到医院“出生即入户”窗口“一站式”办理,“桂通办”平台开设“全链通办”集成服务套餐13个,在2022年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期间,得到“稳就业保民生”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2023年以来,我们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广政务服务“全链通办”,在已有13个套餐的基础上,一是编制形成第二批47个(涉及67个事项)“全链通办”主题任务清单,其中涉及企业套餐42个、个人套餐5个。二是继续优化完善原有“全链通办”企业开办、二手房交易及水电气联动过户和公民婚育3个套餐流程,对3个套餐中“发票领用”“存量房交易申报”和“生育登记”事项系统对接打通。进一步实现集成服务线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

  10:31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去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核心,请问当前广西是如何通过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强化其核心地位的?谢谢!

  周飞:

  谢谢您提出的问题。广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据要素市场改革有关工作部署,通过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供给、流通、应用、监管“四位一体”体系,为推动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提供强劲动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扩大数据供给底数,保障“有数可用”。以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办事需求等为导向,开展政务数据汇聚攻坚行动,推进政务数据目录与政务服务事项相互关联,截至2023年5月底,自治区部门以及14个认领的政务服务事项与编制的政务数据目录已实现100%关联,全区汇聚至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达312.39亿条,是正式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前的5倍。

  二是创新数据流通模式,保障“有数能用”。广西选取“3厅2市1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选择企业不动产登记及抵押、道路运输经营等群众、企业关注度高的领域作为授权运营场景,探索研究公共数据产品注册登记的标准流程和管理制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目前,广西电网公司作为自治区首批试点单位已完成“用电特征分析”数据产品开发,并签订全国首单数据信托产品服务合同。

  三是拓展数据应用场景,保障“有数会用”。通过加强政务数据跨部门跨行业共享与应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数据应用场景和案例,为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如,在交通领域,自治区公安厅通过调用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的交通运输有关数据,完成“两客一危”(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车辆)重点营运车辆定位动态监控,每日动态新增数据约1000万至3000万条,为重点运营车辆交通事故、消防救援提供快速定位。

  四是强化数据安全监管,保障“用数有据”。2023年正式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作为广西首部大数据领域地方性法规,专门设置了“数据市场”章节,对数据市场培育、市场主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交易规范等方面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同时,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指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细化公共数据分类、分级和安全保护标准,全区已梳理重要数据目录986条,核心数据目录65条。

  10:35 东盟头条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指出,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合作共建中国—东盟信息港,促进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的合作方向有哪些?

  苏爱民:

  谢谢您提出的问题。中国—东盟信息港是国家赋予广西的高层次合作平台,也是广西数字化领域唯一的“国字号”品牌。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制定出台《中国—东盟信息港总体规划》,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擘画了蓝图。近年来,广西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为牵引,积极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和应用走深走实。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建成运营我国首个面向东盟的广西F根镜像节点和国家域名顶级节点;建成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超3.2亿,标识解析量超8.7亿。

  二是信息共享不断拓展。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提供东盟十国超700万家海外企业征信数据,为境内近3万家外贸企业提供了深度数据查询服务;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累计交易规模超7300万元,挂牌交易数据产品达261个,实时接口调用次数超10亿次。

  三是技术合作持续加强。打造中国—东盟技术转移集聚区,建立包含超2700家成员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上汽通用五菱的“数字化供应链协同智造云平台”成功推广应用,覆盖了700家供应商,3年间为上汽通用五菱及12家供应商节约成本累计达2.37亿元。

  四是经贸服务不断升级。推进建设中国—东盟跨境支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等一批面向东盟的跨境平台。南宁市企业在东盟地区共建成海外仓9个,建成了一批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直播基地。

  五是人文交流持续深化。成功举办5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3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中国—东盟信息港之夜”等面向东盟的大型活动,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4个国家6个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

  六是北斗技术不断推广。跨境道路应急救援服务项目服务能力覆盖泰国全境,为国产车“出海”、跨境自驾车出行泰国提供7×24小时道路应急救援落地服务;跨境农产品溯源与在途监管项目,已在泰国榴莲、老挝香蕉等品类进行示范。

  同时,自治区不断加大对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投入,2022年,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分别与财政厅、商务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广西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的实施意见》,并落实具体的补助资金。

  下一步,广西将紧紧围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好中国与东盟的数字桥梁。一是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机遇,积极吸纳东盟国家数字经济建设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以广西为试点降低数字经济人才准入标准。二是积极打造中国—东盟绿色算力枢纽,面向东盟输出算力服务,争取先行先试点优惠政策。三是积极打造面向东盟跨境数据流通基地,推动数据跨境流通应用、公共数据适度放开、标准互认等。四是积极打造面向东盟数字产品输出基地,培育好5G、北斗应用、机器人、跨境直播、跨境影视产品、跨境游戏、跨境电商等产业链。

  10:41 韦翔:

  感谢三位发布人的回答,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