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专家圆桌|建好数字湾区需要优势互补“三合一”

时间: 2023-12-08 16:20:20 资料来源:南方+客户端
【打印】
【字体:

  12月8日,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在广州盛大开幕,此次峰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共同主办,大力推进粤港澳在数字化领域深入合作,加快建设数字湾区、数字中国。南方+邀请三地企业专家共聚一堂,共商数字经济、数字湾区发展前景和对策。

  ■对话嘉宾

  张立钧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和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

  李咏诗   蚂蚁国际业务大中华区总经理

  黎少斌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

  陈细明   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冯文滔   澳门融贯投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地应各展所长、协同合作共抓数字化机遇

  南方+:从全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张立钧: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6.4万亿元,占比达12.8%,总量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从全球来看,数字经济成为驱动世界级湾区乃至全球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达到50.2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汇集众多一流高校及技术研究机构,发展数字经济潜力很大,但亟须挖掘企业的成长性、提高研发水平,培育出更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从而提高企业总体产值和技术变现能力。

  南方+:建设数字湾区、发展数字经济机遇在哪?粤港澳三地怎样优势互补?

  黎少斌:数字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大湾区的企业能够紧跟这个趋势,一定可以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这也将成为推动其长远发展的良机。

  香港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具有实现“从零到一”创新所必备的实力。而大湾区内地城市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还有强大的产业链规模。

  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合作、互联互通,将为发展数字湾区和推动新型工业化提供理想的平台和广阔的市场。不仅将大大丰富香港制造业企业的工业应用场景,也将助力香港上游的科研成果更好地落地,在中游实现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继而推动下游的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制造业生态和完善的创科生态圈。

  陈细明:粤港澳大湾区正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整合和创新,加强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粤港澳三地有技术与创新合作空间——香港在金融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以及数字娱乐等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国际连接,广东在制造业、硬件开发和大规模生产方面拥有强大的能力,澳门则在休闲及旅游行业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经验。

  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互联互通是实现数字湾区的重要基础

  南方+:为推动数字湾区和数字经济发展,眼下最亟须解决的是什么?

  张立钧:我认为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实现数字湾区的重要基础。数据要素的挖掘和利用、变现,对全球数字经济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机遇。

  当前,亟须解决跨境数据要素流通的难题,比如粤港在数据资源的确权、交易、流动等方面机制尚不统一,尚未形成有效的数据跨境流动渠道,跨境数据资源交易机制有一些探索,但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影响力还有很大空间。

  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的出台,河套合作区在推动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有效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协同发展,是实现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很重要的平台。

  陈细明: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是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今年6月,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签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工作。为内地重要数据有序、安全地流动到香港提供一个便捷的通道和措施,有利于香港建设成为国际数据港。

  黎少斌:我也认同数据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数据是AI产业的核心,数据科学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香港在中央支持下,将更好地推动大湾区内的跨境数据流动。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我认为内地有很多很有用的大数据可以流通到香港,这样能帮助香港人工智能产业获得更多的数据,从而也能解决产业所面临的痛点。同时,人才流通对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也十分重要,不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行业,而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人才。

  冯文滔:一方面,三地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协调,通过政策的顶层设计实现数字治理的体系建设、制定共同的规范和标准;加强技术合作和研发,引入数据人才,提供更加精准的人才政策;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推动数据共享和信任的建立,加强跨文化交流和语言合作。

  另一方面,也需要国际化的专业机构做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积极联系内地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国际项目投融资、专业服务和经贸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专业机构通过为企业提供审计、税务、数字化等服务,协助企业在大湾区落地生根;最后,依托专业服务能力,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专业机构发挥优势,做好粤港澳“超级联系人”

  南方+:专业机构可以为数字湾区建设提供怎样的助力?

  冯文滔: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澳门在促进经济贸易、科技提升和文化交流,帮助内地企业从澳门走向葡语国家和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促进数据要素安全可信地互联互通、加快地区间深度融合,目前我们已取得国家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的运营牌照和超级节点的承接建设;创新应用“澳优码”,提供一码溯源、质量保障、数字营销等多重服务,助力澳门打造中葡数字贸易新高地。

  黎少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下称“生产力局”)于1967年成立。近十年间,生产力局已协助业界在大湾区推动超1200个智能化项目,其中约七成项目在内地落地,这些项目涵盖电子、珠宝、食品、纺织、玩具、生命健康、家电、建筑、钟表、印刷、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在“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下,将资助在港设立的智能生产线累计总数由2022年约30条增至2027年超过130条。生产力局正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主力军。

  我们将全力给予有意在香港设立智能生产线的企业一条龙技术支持,让传统工业通过创新科技实现升级转型,还将推广“内地政府对企业补助+生产力局技术服务”的模式。比如,我们在白云区设立生产力局(广州)新型工业化技术工作站,助力食品、生命健康科技、化妆品及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开展新型工业化;还与中山市科学技术局携手推进“香港科创+中山制造”“香港青年+中山创业”“香港人才+中山生活”的深度合作。

  陈细明:粤港澳三地可建立清晰、有利于行业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跨境业务运营和数字服务的提供。包括推动建设离岸数据中心,加强粤港澳三地物流系统合作;人才及资金流通亦是推动粤港澳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元素,推动香港专业资格到内地执业受认可,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化。

  专业服务机构可强化法律、财税、市场分析和商业策略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帮助企业适应不同市场的规例和文化,使业务扩展和合作更畅通。粤港两地的专业服务机构也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研究进一步在检测认证、研发设计、会展等新兴行业的联通。

  数码港2020年被科学技术部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我们积极与大湾区内领先的科技园及培育中心合作,与10多家驻大湾区的伙伴及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初创企业进入内地市场;此外还加强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大湾区重点城市联系,助力大湾区企业利用数码港“走出去”抓全球机遇。

  李咏诗:近年来,我们持续为大湾区融合发挥企业力量。2014年,支付宝正式进入香港;今年亚运,Alipay+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支持了7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直接用10种本地钱包在中国境内扫码支付,大大方便了境外友人在中国旅游和生活。

  目前,港澳居民可以分别使用AlipayHK港版支付宝和Mpay澳门钱包在内地支付,让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居民可以用本地的“支付宝”钱包,实现“一个APP三地通”,畅享数字生活。

  不仅是支付通,AlipayHK港版支付宝为“港人北上”提供打车、购买高铁票和在线通关申报等服务;在广东省政数局指导下,粤港内地三地“支付宝”钱包即将同步上线“湾事通”服务,为三地居民提供近百项服务。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配合三地政府推动数字湾区建设,从消费通到全面生活通、服务通,让三地居民更好感受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生活。

  张立钧:普华永道作为国际专业机构,积极承担起粤港澳“超级联系人”的角色。首先,借助遍及152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网络,为中国数字经济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供合规出海咨询、交易服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等各项服务。同时,我们还服务数字化企业境外融资上市。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普华永道服务香港上市公司267家,美国上市中资企业65家,助力中国企业用好国际资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