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民政要闻

佛山市禅城区、东莞市获评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2022-03-21 09:48:53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阅读次数:3833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东省民政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关键、群众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增强能力,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方式创新,完善社区治理模式,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宣传展示进展成效,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共同打造幸福美好家园。

  近日,民政部公布27个案例为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其中,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大数据·微服务’构建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和东莞市“以‘民生大莞家’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档升级”获评典型案例。

  佛山市禅城区:“大数据·微服务”

  构建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 

  禅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广东省佛山市中心城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133万,下辖3个街道、1个镇,现有94个城市社区、53个行政村。2019年3月,禅城区被确定为新一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围绕“强化基层党建、创新信息互动、激活多元参与、优化服务水平、构建情感社区”五个目标,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微服务平台,形成“党建引领、社区主导、社工参与、情感治理、数据赋能”五大机制,构建起以“大数据、微服务”为主要特色的社区治理和服务综合体系。

  建成“微服务综合体系”三级平台

  实现服务、资源精准匹配

佛山市禅城区居民体验政务“无感服务”.jpg

 佛山市禅城区居民体验政务数据服务一体机

  区级层面打造微服务“云平台”。对接禅城区大数据中心、“共享小屋”小程序以及民生服务系统,形成了动态更新的 “社区需求图”与“社区资源图”。通过“需求图”掌握服务辖区详细人口构成,通过“资源图”显示正在运作的社工服务项目,对社区服务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汇总、统计、分析并形成决策支持,从而确定最优的社区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为民生需求与社区服务资源提供更精准匹配。

  街道层面建设微服务中心。形成较为成熟的“微服务中心”网络,实现了“线上服务点单+线下枢纽配送”的社会服务模式。线上,居民可通过社会服务信息化平台查询了解服务内容、直接下单、评价监督,让服务“触手可及”。线下,微服务中心体系可链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等服务资源,提供日间托管、就近用餐送餐等具体服务。

  社区层面推进“共享小屋”项目。全流程搭建“四范畴、两平台”的社区生活共同体。一方面,推进“议事、活动、技能、物品”四个共享范畴,将社区的公共空间、闲置资源和居民的个人技能、空余时间整合起来,激活“沉睡”资源。另一方面,线上、线下互融互通,线上开发“共享小屋”微信小程序,将居民群众“需求清单”和党员“服务清单”精准对接,让共享行为简化为“掌上动作”;线下打造“一屋一特色”的“共享小屋”物理空间,存放可共享的物品,每月定期举办主题小区活动。

  形成“微服务综合体系”五大机制

  实现管理、帮扶高效对接

  佛山市禅城区举办社工资源对接会.jpg

  佛山市禅城区举办社工资源对接会

  党建引领,统筹服务方向,打造“心连心”社区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把支部建在小区”工作,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和党员在物业小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利用“共享小屋”小程序发布弱势群体“微心愿”,实现党组织和党员成功结对帮扶。

  社区主导,整合治理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进一步推进“家禅城议事厅”智慧化建设,建立健全“以块为主,条块并行”的社区联动服务模式。疫情防控期间,禅城区各村(居)创新推出“大网格”内划分“小网格”、“楼长+三人小组(社区工作者、民警、社区医生)”等周密防控模式,充分调动社区党员、楼长、下沉工作队等力量。

  社工参与,激活社会组织,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依托禅城区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组织实践基地、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孵化网络,大批兼具队伍规模与服务质量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成为社区服务专业化的生力军,催生了“和乐村居”“长者饭堂”“社会服务创投大赛”等服务品牌,形成了良性的社区服务生态圈。

  情感治理,营造温度社区,加强居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创新推广优秀社区工作法,形成了“一社区一品牌”的特色社区建设路径,激发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大力推进“乐善村社互助基金”项目,以社区为单元,在区慈善会捐赠善款并冠名设立互助基金,区慈善会根据捐赠金额进行1:2比例配套,从需求出发着力帮扶社区有突出困难的群体。

  数据赋能,助力服务智能化,推动现代信息化社区服务创新。利用“一门式”横向覆盖自然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类事项,不断积累形成真实准确、实时更新的数据库。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和匿名性等特点,解决社区服务过程中个人真实身份的认证问题,有效避免了重复证明和弄虚作假。

  “大数据·微服务”

  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成效显著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微服务中心向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居民介绍微服务中心线上服务系统.jpg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微服务中心向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居民介绍微服务中心线上服务系统

  提升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区、街道、社区三级微服务平台对接7个服务系统,对接数据超28万条,所有数据均向街道、社区开放,进一步打破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数据壁垒。街道微服务中心引入近250家社区服务提供方,2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每年链接社区资源超过200项,充分激活和调动了社区的各类服务资源。截止2021年底,街道微服务中心服务领域涉及25大类、208项,完成服务10844个,累计服务超450万人次;“共享小屋”小程序注册人数超23.8万人,小区党员参与超4.5万人,共发布微心愿1259个,党员群众成功对接帮扶1125个,通过小程序开展线上投票表决109项,解决加装电梯等历史遗留问题32个,受益人数超14万人次;线下搭建共享小屋共160个,累计举办共享活动9400多场次。

  提高社区服务的精准度。通过微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信息化平台,及时掌握社区居民需求动态,运用大数据查找各类社区服务资源,保障社区服务供需精准匹配。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有效避免了社区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基层数据重复采集、资源重复投入等问题。如祖庙街道微服务中心通过街道长者群体分布热力图,统筹分析各区域长者服务项目覆盖密度,为街道新建长者饭堂的选址提供科学参考,提高了社区服务的人力、财力、物力投放精准度。

  带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举办了3届公益社会服务节及“和乐村居”社区服务大赛,带动大批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联动参与社区治理。2019年以来,累计培育孵化志愿服务队伍62支、志愿者人数约2500人,累计服务时数超42万小时,累计服务居民超45万人次。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和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市、区近2.1万名在职党员到全区94个社区报到,全区接收在职党员300人以上的社区22个、600人以上的社区8个,共开展9470多场活动,党员累计参与超6.6万人次。

  东莞市:“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

着力构建服务型、响应型政府乡镇(街道)服务管理

  东莞市是全国5个不设县(区)直辖镇(街道)的地级市之一,下辖3个园区、32个镇(街道)和596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046.6万人,2021年地方GDP10855.35亿元。近十年来,东莞市抢抓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地方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继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荣获全国第一批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典型经验后,东莞市继续再接再厉,围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化”的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目标任务,创新性推出“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处理、反馈快速响应机制,着力构建“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的响应型、服务型政府。

  用心打造乡镇一级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品牌项目

  有困难需求,微心愿助实愿.jpg

  有困难需求,微心愿助实愿

 2021年7月 凤岗镇油甘埔村根据青少年实际需要,通过“民生大莞家”项目申请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jpg

  2021年7月 凤岗镇油甘埔村根据青少年实际需要,通过“民生大莞家”项目申请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

  两个小微“聚民情”。将现行政策可办理的事项和现行政策不可办理或办理后仍不能满足群众诉求的事项,全部纳入“民生大莞家”服务范围,具体分为“民生微实事”和“民生微心愿”两大类,包括面向公众利益、群体利益的便民工程项目和公益服务项目,也包括着眼于个人和家庭诉求的临时生活、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住房等救助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涵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堵塞民生保障领域漏洞。

  多方渠道“听民声”。“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整合10多个原本分散独立的民生诉求收集渠道,对接17个部门的42项民生保障政策,群众可通过“莞家政务”、“12345”政府服务热线、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智网工程”网格员日常巡查、城乡社区协商会议等等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反映诉求,进一步提升乡镇政府听民声、解民意的能力。

  共商共议“汇民智”。如涉及群体利益的“民生微实事”项目诉求,按照协商于民、问计于民的原则,采取社区党群联席会议、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网络协商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社区协商,引导不同群体共同商定项目办理方式,实现由“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的转变。

  三个莞家“纾民困”。设定“莞家速递”“莞家直达”“莞家驿站”三种办理方式,以短、平、快措施快速回应群众诉求。其中,“莞家速递”主要针对急难型项目,通过直接资助方式予以快速解决;“莞家直达”主要针对涉及金额较大、需要社会力量参与的项目,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社会爱心力量进行对接,将社会关爱直接送达至受助对象手上。“莞家驿站”主要利用基层现有的服务站点提供志愿服务。通过创新项目办理方式,既提高了服务效率,又拓展了社会力量参与,对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社合力“办民事”。2020年以来,东莞市级财政会同市慈善会连续2年、每年投入1.26亿元,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1:1或1:0.5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专项用于“民生大莞家”项目办理。同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发动社会资金捐助,建立起集财政资金、慈善资金、社会资金等多方投入的“民生大莞家”资金保障机制,为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全程监督“解民惑”。为进一步提升“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办理效率,配套搭建起“民生大莞家”信息管理系统,对每一宗民生诉求实行全流程的线上跟踪督办和信息公开,对民生诉求项目做到第一时间摸底调研、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措施、第一时间反馈处理结果,切实做到内外监督相结合、全程公开“解民惑”。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民生事业发展格局

 微心愿帮扶图.jpg 

  微心愿帮扶图

  爱心企业通过“民生大莞家”进行捐赠帮扶困难群众.jpg

  爱心企业通过“民生大莞家”进行捐赠帮扶困难群众

  政策外民生诉求办理从“无”到“有”。“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对现行民生保障政策进行有效补充,其服务内容的广泛性、服务对象的普惠性和服务方式的多样性,能有效防止潜在困难群体返贫致贫,建立起更广泛、更深层、更有效的民生兜底保障网,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更好地分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民生诉求收集渠道从“分”到“合”。“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充分整合现有民生诉求收集渠道,并进一步拓展其他渠道,通过“多口收集,一口办理”的模式,减少了信息流转时间,消除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避免了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对于转变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提升群众对乡镇政府服务的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生诉求办理时效从“慢”到“快”。“民生大莞家”对各类民生诉求办理过程进行流程再造,明确了各类民生诉求的办理标准、流程、时限等,其中,便民工程项目6个月内完工,个人急难事帮扶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有效提升乡镇政府的服务效能,实现了群众诉求的快速响应。

  民生诉求办理效果从“好”到“优”。在以往的民生诉求办理中,镇级政府由于缺乏现有政策和资金支持,往往存在民生诉求无法办理的情况,致使部分群众的“小急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民生大莞家”推出后,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认领的方式,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精准对接“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让社会力量成为乡镇政府为民服务的强大助力,构建起充满活力的民生事业发展格局。

  据悉,自2020年4月启动以来,全市累计收集“民生微实事”1500余宗,收集办理“民生微心愿”16580宗,同时建立起763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热心市民加入的市、镇两级“民生大莞家”爱心资源库,1200余宗“民生微心愿”通过社会力量得到解决。2021年9月,该项目以决赛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获评广东省市直机关第八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奖,2021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第八届“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实践省市共建项目、东莞市十大优秀改革项目、“平安杯”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等。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