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省民政系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动全省民政系统党员、干部以及“双百工程”社工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开展全面入户核查,摸清底数、查清情况、说清政策,并对重病、重残人员以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老党员等实施结对帮扶。截至5月,共入户核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24.9万户,帮助解决政策性问题96个,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解决困难群众问题5502个,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特殊困难群众3.6万人次。
联动援助 八旬老人住新房
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武东村80岁的特困老人区伯没有想到,自家门窗残破、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在区民政局走访了解需求后,随即进行改造,住了半辈子的旧房变成宽敞明亮的新居,还安装了一系列适老化设施。“这真是与时俱进,共奔小康啊。”
区伯未婚独居,有腰椎不适的老毛病,日常生活需亲属照顾并给予经济支持。目前,他每月享受1491元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以及31元的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街道还安排社工定期上门,为其提供照料护理以及巡视探访、精神慰藉、居家清洁等服务,使区伯同时获得“物质+服务”两类救助。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杨镇财与区伯结成对子。在探访慰问中,杨镇财发现区伯居所门窗残破、阴冷潮湿,没有厕所,厨房里无灶具,存在安全隐患。为帮助区伯改善居住环境,江海区民政局将其居所改造纳入“共建一个家”贫困家庭旧房改造第三期项目和市“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市、区、街、村“四级慈善”联动援助机制以及民政补助,筹集到3.5万余元改造资金,对其居所进行改造,并添置了厨具等日常用品。还在屋旁加建了厕所,装上了坐便器、洗手盆、电热水器。通过链接整合资源,还在室内安装了红外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睡眠监测带、紧急呼叫器等智能适老化设备。
民生民心民政 结对暖心帮扶
广州市番禺区77岁的孤寡老人梁惠燕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是低保对象。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番禺区开展结对帮扶机制,与梁惠燕老人结对的帮扶小组得知其情况后,利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微心愿平台,发动社会资源,联系爱心企业,为她送去自助轮椅,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为进一步推动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走深走实,番禺区发挥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优势,联动镇(街)、村(居)及社会力量,发动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开展以“民生、民心、民政,结对、暖心、帮扶”为主题的志愿结对帮扶特殊困难群众“两心”工程,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
番禺区民政局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镇(街)+党员干部入户帮扶”双重帮扶机制,利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引导民政系统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作为结对帮扶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进行资金资助、物资捐赠、任务发布、服务承接。通过“社会救助+党员+志愿者”模式,为全区低保低收入人员、特困人员、留守老年人、独居孤寡老人、困境儿童、贫困重度残疾人六类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四个一”帮扶,即每半年至少一次上门探访、每年至少一次送温暖、每年实现一个“微心愿”、定期一次服务成效反馈交流。
线上,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发布结对帮扶活动,对接志愿服务资源;线下,党员志愿者走访慰问帮扶对象,收集帮扶对象服务需求,番禺区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群志愿服务体系,精准链接服务需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截至目前,全区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登记注册志愿者4046人,登记村(居)志愿服务队伍225支。
详细了解需求 强化兜底保障
东莞市民政局在稳步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创新救助形式做大做强“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的同时,组织各园区、镇(街)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详细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进一步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水平。
连续多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1年1月1日起,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0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分别同步提高至每人每月1760元、1650元。今年1-3月,共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181.18万元。同时,及时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将临时救助范围从户籍居民逐步拓宽至常住人口,扩大临时救助覆盖面,构建“急难型”救助和“支出型”救助相结合的临时救助制度。
通过积极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形成更广泛、更深层、更有效的民生兜底保障网。2020、2021连续两年,市级层面分别安排专项资金1.26亿元,用于“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办理。据统计,自“民生大莞家”项目开展以来,东莞市共建成575个“莞家驿站”,355个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及热心市民参加的爱心资源库。收集办理“民生微实事”745件、“民生微心愿”4951宗,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
肩并肩联合行动 心连心共谋发展
佛山市禅城区以“党建+社会救助”的模式,全面发动党员干部力量,通过肩并肩联合行动、手牵手结对帮扶、面对面走访慰问、心连心共谋发展,主动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众。
按照“包干-结对-兜底”的帮扶原则,禅城区层层发动力量,先由区直机关党组织包干结对帮扶2户、镇(街)驻点团队结对帮扶2户,剩余帮扶对象由各村(社区)党组织发动在本村(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村(社区)热心党员群众兜底结对,发动全区约2000名党员对1500多名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了三级党员100%结对帮扶。
确定结对帮扶对象后,党员干部入户探访原则上每两个月至少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探访,及时跟进处理、解决问题。通过入户探访,及时掌握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确保他们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能及时找到人处理,并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为行动不便的88岁老人送去轮椅,为90多岁的高龄老人送去喜欢吃的面饼和麦片;帮低保对象解决就业问题,为行动不便的林叔筹款购买助行器……一件件小事实事,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面临的难题。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