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医药生产与消费大省。数据显示,广东省“两品一械”(含药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获证生产、经营企业约25万家,位居全国第一;“两品一械”生产、流通总值超过万亿,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在一系列综合改革措施下,广东省医药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向从有到优蜕变。
5月10-11日,在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带队下,2023年“媒体走基层”活动来到广东广州,先后到访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科普馆、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一幅敢为人先、全力奋进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斑马鱼实验检测化妆品功效。(本报记者 齐欣 摄)
人人争做改革者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深入实施药品监管综合改革为抓手,聚焦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全力打造药品安全治理示范区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断推动广东省药品监管能力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综合改革的驱动下,广东省全体药监干部积极参与药品监管改革创新,人人争做改革者。”
近年来,广东省药品监管系统围绕“保安全、拓服务、强支撑、创示范、推共治、促发展”六个方面,着眼身边事、手中活,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共谋划实施157个改革创新项目,不少项目落地生根、成效突出。
其中,促进大湾区药械监管创新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适用“港澳药械通”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目录,截至2023年4月17日,共批准指定医疗机构19家,审批临床急需使用药品医疗器械36个,惠及2237人次,压缩首次申请审批时限由35个工作日至20个工作日;支持国家药监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建设,包括共建工作程序明确大湾区内药品上市后变更有关共性问题,协作开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快大湾区创新药械注册上市;推动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医药产业,优化港澳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机制,将审批总时限由法定235日压缩至115日,已发出港澳10个品种的药品注册证书,支持“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简称“制剂中心”)“粤港澳中医药政策与技术研究中心”及产品公共注册服务平台等建设,加快中医药产品创新孵化及海外注册。
目前,制剂中心已获得“益气甘露颗粒”“坤健益宫颗粒”等2个产品备案文号,中医药产品及技术创新孵化不断加快。服务平台协助内地10个中成药在莫桑比克完成注册,9个中成药通过巴西上市备案;推动港澳药品、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注册人)在大湾区内地9市生产药械实施方案顺利落地,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出台《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创新项目奖补力度,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环境;中山市中山港口岸首批药品顺利通关,累计进口药品205批,货值约8700万元,实现获批允许进口品种(包括非首次化学药、中药、首次和非首次中药材等11个品种)全覆盖。
线上线下融合监管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猛,视频直播、跨境电商、私域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迭代,药械网售已经形成第四终端,加大跟踪监测以及违法证据固定技术投入,提升监管针对性和靶向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监管已迫在眉睫。
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卢忠介绍,“围绕服务监管中心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所自承建药械网售监测平台以来,已实现对国内1.8万余家网站(包含网店)的日常监测,平均每月监测近750万产品页,共向监管部门推送5828条药械疑似违法违规线索,查实率达90%以上。配合疫情防控和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药械网售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网售违法违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障人民网购药械安全。监测显示,药品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新业态持续规范,其中医疗器械网售页面违法违规率从2018年的3.2%下降至2022年的1.6%。”
卢忠表示,“南方所将积极发挥网络监测技术支撑作用。加大网络信息与交易监测平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深挖违法违规线索,力争多办大案要案。探索构建行刑衔接处置工作机制,推动监测线索及时处置反馈;与各大电商平台构建共治机制,推进网络监测关口前移,探索建立网络销售风险管理联盟。主动开展业态研究和药械网售相关政策研究工作,为药监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编辑:封翠芸
首发于《医药经济报》总第44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