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好做法⑭ | 河源打出组合拳,大力推动绿美生态建设

  今年以来,河源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策部署,有效统筹各方力量打出“组合拳”,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六大行动,奋力掀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热潮,努力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河源样板。

  截至8月中旬,河源市完成林分优化面积37.17万亩,占任务的120%,完成量排名全省第1;完成新造林抚育19.36万亩,占任务的98%,完成量排名全省第1;森林抚育21.73万亩,占任务的87%,完成量排名全省3。

  党委政府高位推动落实。一是着眼“早部署”。河源市委、河源市政府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紧紧抓住生态建设发展重大历史机遇,迅速通过各类学习会、培训班部署绿美河源生态建设。1月30日,在省、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后,河源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率队第一站到市林业局调研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着眼“勤督促”。为倒逼各县(区)抢时间、赶进度、抓质量,自5月开始,河源市连续7周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召开工作调度会,同时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派出督查组,督促县(区)比学赶超、奋勇争先,较好地推动河源市于6月15日提前完成林分优化任务,完成任务量排名全省第1。三是着眼“深调研”。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开展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大调研”活动。派出多个调研组到福建龙岩、三明,浙江丽水等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地区调研学习,并由市领导牵头开展绿美课题调研,为河源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智囊服务。

  人大政协主动监督指导。一是精心组织建言献策。各级人大政协积极参政议政,主动围绕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提交了的人大代表议案6份、政协委员提案8份,为深入推进绿美河源建设提供了质量高、内容实、分量重的意见建议。二是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河源市政协制定《市领导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的分工》,并由河源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关于加快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提案》,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落地见效。同时,结合国家、省政协等上级部门到河源调研的契机,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林业、财政等部门关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汇报,督促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三是专题开展现地督查。7月份,河源市人大召开2023年代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专题视察活动动员会,组织70多名全国、省及市人大代表分成六个小组,采用“听、看、思、议”等方式,对河源市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情况进行集中视察,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好办法、好建议。

  政法系统全力保驾护航。一是建立“林长+检察长”机制。为发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河源市林业办与河源市检察院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机制,大力推进林业领域“两法衔接”工作。同时,将生态损害公益诉讼案件赔偿资金用于九里湖示范点造林绿化工作,共同探索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新模式,实现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二是建立“林长+警长”机制。为形成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合力,河源市林长办与河源市公安局建立“林长+警长”机制,明确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动协作、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深化机制效能,还组建了林业干部职工、公益组织人员为班底的“森林义警”队伍,全力协助公安机关提升河源森林资源保护“打、防、管、控、治”能力。三是建立“林长+森林法官”机制。河源市林长办与河源中院建立“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并在省内首创“森林法官”工作室机制,率先实现“森林法官”工作室全覆盖市属国有林场。7月份,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法官”工作室首场巡回审判敲响广东“第一槌”,较好地达到了“审理一案,引导一片”目的。

  社会公众积极添砖加瓦。一是全民发动。发出《2023年义务植树倡议书》,借助6.30契机,发布《河源市2023年“6.30”助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捐赠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理、捐资捐物等多样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参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截至目前,今年河源市共组织约5.98万人参加468场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约26.94万株,折合面积约4445.33亩,建设主题林8片、义务植树基地6个。二是乡贤带动。依托河源在香港的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印发《开展“同饮一江水 共建绿美林”活动(2023-2027年)方案》,联合香港河源社团总会及各县区分会在全市五县两区同步启动“同饮一江水 共建绿美林”活动,号召香港河源社团总会成员等香港同胞通过认捐方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附件: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