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树名木① | 广东新发现古树名木6077株,将“一树一档”补办“身份证”

  2022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被纳入广东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年初广东再次部署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并于8月完成补充调查工作。

  为做好古树名木宣传工作,持续擦亮南粤“绿色”名片,本网开设《南粤古树名木》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全省及各地市古树名木保护举措及成效,展现古树名木的英姿神韵和魅力风采。本期先来了解广东省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及保护工作情况吧!

  在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有一处“奇怪”的房子。一棵“1200岁”榕树的枝杆深入房子的阳台,贴墙而生,树冠如同一把大伞遮住了半个屋顶。屋内,主人们平静地生活;屋外,古树静静伫立。原来,这户村民的宅基地正在就在这棵榕树边,当年建房时为了不影响古树,对房子进行了专门地设计。

  这个“人树和谐共生”的画面,正是广东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个缩影。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高标准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等行动。2022年,古树名木保护被列为广东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今年初,广东再次部署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截至8月底已完成1606个镇补充调查工作,完成率100%,新发现古树6077株。根据省林业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省现有古树名木81796株,古树群917个。

  一树一档,古树名木有了“身份证”

  麻榨镇中心村的大榕树旁边,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穿行而过。岸边的另外几棵榕树与千年古榕遥相呼应,榕树下的长凳上,常有三三两两的村民纳凉聊天。夏日午后,他们还会躺在榕树下打个盹,等到气温没那么高了再去干活。

  不远处,是一个篮球场,平时村里的年青人和小孩子常在此打篮球。“当时篮球场的边上建房子时,地下就挖到了榕树根。那里周围都没有榕树,所以可以确定是这棵榕树的根从篮球场的地下穿过,伸到了球场的另一边。当时也对榕根的树根进行了避让。”村民介绍。

  “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我们必须要好好爱惜,”村民说,父辈会教育他们好好保护这棵榕树,他们也会教育下一代。代代传承,村里对古树就有了敬畏和珍重之心。

  这棵榕树是一棵有故事的古树,见证了千年的风云变幻,也见证了近代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古榕树下,有一块由龙门县政府所立石碑,上书“鳌溪禾輋,老榕树下——王作尧开仓帐济农民遗址”。说的就是当年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率领部队挺进麻榨鳌溪地区,在老榕树下攻破敌人粮仓,接济农民的历史故事。

  榕树上,还挂着一个印着二维码的小铁牌,写着“惠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牌”。手机一扫,就出现了它的身份信息:地址、科、属、拉丁名、类型、树高、平均冠幅、树龄、土壤名称等,包括这株古树的历史也有详细介绍。

  这个小铁牌,就是古树的“身份证”。有了“身份证”,古树的各项信息就可以被追踪到。

  早在2017年,广东就开始给全省古树名木办理“身份证”,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平台,建立了全省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人们只要拿起手机扫一扫,就能知悉这些古树的“前世今生”。

  今年初,广东再次部署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将上一轮没有办“身份证”的古树名木纳入系统。省林业局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地正在加快完成此轮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档案更新工作,全面摸清古树名木资源分布情况,健全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推动实现省、市、县对古树名木动态化监控。届时,将有更多的古树挂上“身份证”,进入关注和保护的视野范围内。

  制度先行,不让古树名木轻易“让路”

  “这些古树名木之所以珍贵,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消失,就不会再有了。”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焕华与树打了一辈子交道。作为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专家,他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古树名木都是标志性的和区域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如果古树消失了,可能很多东西都跟着消失了。”

  然而,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古树名木保护和城市建设之前的矛盾,每个城市都可能遇到。如何化解矛盾,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用法律和制度来对古树名木保护“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

  近期,广东出台了多个规定,来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例如,近期印发的《广东省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避让古树名木,非政策规定特殊情况不得迁移古树名木。涉及树木迁移、砍伐的情况,必须充分征求专家、公众的意见,依法从严审批、从严监管,对未经审批的迁移、砍伐行为从严处罚。

  目前,广州、佛山、韶关、惠州等 14 个市也已颁布了地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或规定。当城市建设与古树名木保护发生冲突时,也有制度可依。不会让古树名木轻易为城市建设“让位”。

  据了解,惠州现有古树名木10866株,古树群144个,是广东古树名木数量最多的地市。也是全省最早建立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完成古树名木普查建档的地市。目前,该市已有上万株古树名木有了“身份证”。通过《惠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惠州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

  惠州鹅岭立交桥的两次改造都为一棵百年古榕让路的案例,在当地市民中早已传为佳话。这棵古榕树原本生长在一座效外的庙门前,上世纪七十年代,庙被拆除了,建起了汽车站职工食堂。但拆庙时,庙前的古榕树被保留下来,人们在树下摆摊、理发、乘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惠州开建鹅岭立交桥,发现这株古榕树影响了道路通行,十分不便,一度提出要将这树挪走,不过几经讨论,这株承载了城市记忆的古树还是被留下来了,原址未动。2020年,惠州改造鹅岭立交,仍然通过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调整,未移动古树,实现了古树与城市道路“和谐共处”。

  省林业局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说,目前,省林业部门正在积极协调省法制部门,将古树名木管理保护的有关制度列入《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修改),强化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

  不过,目前国家和广东尚没有专门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根据《森林法》和《省城市绿化条例》相关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由住建主管部门管理,城市规划区外的古树名木由林业部门管理。有专家指出,由于没有明确统一管理,保护规定也较为笼统、简单,导致一些地方对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不全面,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

  落实责任,明确古树名木管护主体

  据了解,在实地工作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存在破坏古树名木及其周围生长环境等问题,在古树上乱刻乱划、栓绳挂物、堆放物品的现象较为普遍。也有个别地方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运用不规范,存在围栏太小造成古树树根透气不足。

  “古树名木的保护,离不开经费和人员,”黄焕华认为,各地都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做。“人有管理和没人管理,情况差很远。比如,一棵古树出现了问题,即使当地没有技术力量来支撑,但管护人员可以关注到它,把照片上传系统,专家们可以看到它,快速找到问题,提出抢救方案。但如果无人管护,问题就无法解决。”

  “另外,我们也希望各地林业部门建立起定期巡查的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辖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巡护,发现和上报问题,”黄焕华说,广东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和专业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城市,但对于一些技术性强、当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及时上报。

  据了解,古树名木管护责任的落实,也将是下一步广东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接下来,广东将明确古树名木管护主体,并由相关职能部门与之签订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

  同时,还将开展全省重点保护古树名木健康诊断和监测。通过建立的古树名木健康诊断和监测量化指标体系,对古树名木进行健康诊断和监测,了解古树名木健康状况,明确危害古树名木健康的因子,为古树名木的进一步抢救复壮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全省已选择20个古树复壮技术示范点,对重要古树名木中的衰弱株与濒危株开展抢救复壮。另外,还将重点对全省828株一级古树名木进行视频监控和保护,全面强化对重要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附件: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