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种树好时节。3月下旬,在一个莺飞草长、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驱车百余公里,前往兴宁市的北部山区罗浮镇采访。罗浮镇是兴宁乃至梅州的一个林业重镇,听一路陪同的兴宁市林业局曾庆雄局长和罗浮镇党委书记刘导文介绍说,罗浮镇现已建有杉树、松树、毛竹、油茶、阔叶林五个5万亩林木基地,活立木蓄积量达60万立方,成为大山里林农奔康致富、实打实的“绿色银行”。
林农自觉:“要我种”变“我要种”
罗浮镇距兴宁市区58公里,在东江河上游的东部,处粤赣两省三县(寻乌、龙川、兴宁)交界,呈“边、远、散”三大特色,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南北长约30公里,全镇总面积273.4平方公里,约占兴宁市面积的七分之一,其中85%是宜林山地。
上午10时许,我们抵达罗浮圩镇,没顾得上小憩,再驱车20多公里直奔小佑村。沿途但见山顶茂密阔叶林;山腰大片油茶经济林;村道两旁或村民房前屋后是香樟、桂花、罗汉松等园林绿化树(如图)。车上的曾局长笑着说,更壮观的在前面!这是上佑村,为村址所在地,这里山地与其他另外4个自然村比稍显贫瘠,所以因地制宜种植的多是高山油茶;罗浮种油茶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第一次油茶现场会就在罗浮召开,2004年又在这里召开梅州市的油茶工作现场会,至2011年9月全国第四次油茶现场会在梅州召开前,罗浮已建有5万亩油茶基地,目前是“油茶专业镇”,成为当地的重要绿色产业。
几多峰回路转,一路暗柳明花。路两边的山嶂越发高大雄奇,车窗前突兀地看到大片大片的杉树林,树叶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绿油油的暗光,成排成行占据整座大山,煞是壮观。“我们在这里停一下,你们参观参观。”在前面引路的镇委书记刘导文招呼我们下车,作为整天坐在办公室 “磨文字”的记者,顿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
巧的是,这时刚好遇到骑着摩托车准备往附近水电站上班的渡田河村民刁维祥,记者赶忙邀他下来聊聊。不待记者发问,他就滔滔不绝介绍说,他家种有杉树约200亩8000株,大多是三、四年前种下的,每株树施点尿素肥就疯长,10多年即可成材出售。当记者问经济效益如何时,刁维祥面露喜色答道,该村土质好,这几年发现种杉树最划算,树苗以前是镇林业站免费提供,现在也不过每株0.5元,据测算年利润是2元/每株;最省事的是杉树种下后只需头几年管护一下,此后直到出售都无需投入劳力和资金。反观种果树,受罗浮高寒气候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效益一直不高。所以对种树过去是“要我种”,现在是“我要种”,整个小佑村今年开春后就种下近7万株杉树,现在基本上都种满了,目前蓄木积量价值达10—20万元的家庭该村有不少。
干部引导:“要经济”更“要生态”
小佑村委委员刘日初对记者说,小佑村有上佑、小寨、南树坪、大排塘、渡田河5个自然村,人口虽不过2000,但面积27平方公里,和澳门的陆地面积差不多大,历来就有种杉树的传统。 而更重要的是,过去村民对树木的经济依赖性高,油盐钱和供小孩上学都指望上山砍树,所以在罗浮过去流行一句“斧头一响,当过县长”这样的俗语。发生变化是这十几年,随着农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尤其是在镇村干部和林业部门的引导下,村民对青山索取少了,种树勤了,都能认识到种树就是造“绿色银行”,例如去年村民刘淦环家里有人生了大病,把13年前种下的杉树出手20亩,获利16万多元,卖树钱成了救命钱。
对于如何“要经济”更“要生态”这一命题,曾庆雄局长和刘导文书记皆有同感。他们指出,林农从自身利益角度看林业经济可以理解,但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从更高的高度看。现在留守村庄的中老年劳力,在子女打工减轻经济负担后,反哺林业的观念正在加强。兴宁北部山区地广人少,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干湿分明,具有相当充足的热、水、光能资源,适宜各种植物生长,发展林业大有可为,尤其是今年省里研究部署开展新一轮 “十年绿化广东”工作,坚持以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着力打造绿色低碳惠民产业,在“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三项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兴宁要有所突破。
模式新探:户办+联办+投资办
罗浮地处东江上游,26万亩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在该镇,因此维护生态、保护东江水质的任务相当艰巨。曾胜镇长表示,除了要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积极引导林农依靠山林、依靠林业、依靠生态发家致富以外,在目前集体林场逐步退出后,还面临着一个“怎么办林业”的问题。该镇近年来通过实践和探索,走出了一个“户办、联户办、集约山地投资办”林业经管新模式:通过户办提高了林农追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通过联户办既解决了林权纠纷,降低了管护成本,还在防火、防盗、防砍等方面优势明显;通过集约山地投资办,既吸引了镇域外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又集聚了规模效应。他举例说,浮西村的大径里,经引进惠州某园林公司种植园林绿化树,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上下畲村通过乡贤引来广州老板开发疏残林,种植“泰丰一号”金银花,面积从300亩扩大到600亩;勤光、新南等村通过单户连片、合理利用残次林补种,目前已实现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的混交林全覆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