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汕尾市把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摆在“百千万工程”的突出位置,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以“党建引领”和“社会力量”为“双引擎”,强化改革创新,集成推进,着力破解要素保障难、价值实现难等瓶颈问题,推动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打开新局面,走出绿美生态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汕尾路径。目前,汕尾市完成林分优化11.34万亩,种植苗木413万株;完成新造林抚育11.27万亩;县镇村绿化植树176万株;新增公路绿化提升117公里,累计完成公路绿化提升289公里;2023年以来发动党员干部、企业乡贤、群众等社会力量捐资累计2.81亿元。
坚持高位推动,奏响绿美实干“主旋律”
汕尾市党政主要领导统筹部署、牵头研究、一线推动,带动“四套班子”逐县挂点、逐镇督导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和市县镇村四级包保机制,市第一林长、林长签发2024年第1号、第2号林长令,在全省率先出台《汕尾市绿美汕尾生态建设考核细则(试行)》,攻坚推动林长制和绿美生态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同时,建立实施“林长+检察长”“林长+森林法官”“林长+警长”等工作机制,推动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在森林资源监管、涉林违法案件查处等重点难点领域加强协作。
创新五个机制,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汕尾市率先出台《绿美汕尾集成式改革“1方案+1计划+3清单”》,用活用好绿美汕尾集成式改革关键一招,着力破解绿美生态建设“钱从哪来”“苗从哪来”“树种哪里”“怎么种树”“如何管护”等体制机制问题,打好汕尾“组合拳”。创新规划引领机制。绘就1+6+56+863张“绿美地图”,市委书记亲自授课,指导全市上下“种好树”,创新举办绿美技能竞赛,打造绿美工匠。创新苗木保障机制。全市36个苗圃场实行“一基地多良种”生产模式,储备培育74个品种超1千万株苗木。以县为单位,建立“跨区域统筹调拨+五定苗木供应”机制,移植国有林场1.4万株“好苗”下山培育。创新社会参与机制。聚焦破解“钱从哪来”问题,汕尾市坚持党政带动、乡贤推动、行业联动、群众发动,抢抓“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机遇,建立绿美生态建设需求库和企业帮扶名录项目库,多方聚力引活水,社会力量捐资2.81亿元,其中,陆丰市一位杰出乡贤就出资1500万元支持甲子镇所需苗木。创新开展“十个万”主题植树活动,发动1695个单位、企业自发参与植树造林,营造主题林144片。创新绿美管护机制。积极探索基层绿美治理新路径,组建市、县、镇三级“绿美轻骑兵”队伍共63支1427人。全市863个村(社区)把植绿护绿写进“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管养。创新数字赋能机制。建成首家“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科普中心和云展厅,创新打造系统集成的“百千万工程—绿美汕尾生态建设”信息综合平台,开发应用“爱汕尾我助绿”公益小程序,依托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乡村振兴馆—汕尾馆,创设“绿美专区”,搭建“苗木交易+金融贷款”政府采购服务网上平台。
落实三个聚焦,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汕尾市以“三件套”为抓手,围绕县镇村绿化美化和人居环境改善,精心打造一批绿美示范点和示范带。聚焦绿美县城,以6个绿美广东示范点为基础,以点带面、连片成带,优化提升打造绿美城市客厅。以水系整治为契机拆违还绿,打造生态型公园丽江公园4万平方米,环品清湖绿廊碧带39公里,螺河滨水步道12公里,绿美碧带3.8公里,榕江源小流域整治8.5公里。聚焦美丽圩镇,以“五道两旁”“大山大脉”为重点,打造“绿美廊道”135个、“百街百景”112条、“绿美庭院”1908个、绿美口袋公园51个。聚焦和美乡村,以“四边五旁”为重点,打造“绿美生态小公园”801个、绿美标杆示范村24个、绿美典型示范村60个。
“借绿生金”,激活绿美富民产业
汕尾市努力推动“叶子”变“票子”,坚持市场化联合经营,在全市各地探索“股票树”“股票林”等改革,引导群众盘活绿资产,“借绿生金”让森林草木变“绿色银行”。去年,汕尾市以陆河县为试点,完成碳普惠项目交易,共有37个村集中参与实现收益732万元,平均每个村集体增收19.8万元,惠及村民1.15万人。今年,陆河县东坑镇等7个镇37个村林业碳普惠项目,又新增申报了核证减排量省级PHCER核证备案。海丰县创新推行“股票树”模式,激活绿美富民产业培育。陆河县大力发展奇楠沉香产业,年总产值超4500万元。全市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25.1亿元,创历史新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