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办理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6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9-08-15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65号代表建议由我厅主办,经综合省教育厅、省总工会意见,现答复如下:

   技能人才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广东建设制造强省、经济强省的重要人才支撑。您建议加强技能培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有关部门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扩大技能人才有效供给,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省技能人才达122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8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1.4%

   一、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一是把技能人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健全人才发展政策体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171号)、《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粤办发〔20185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840号)、《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等系列文件,明确要改革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并就技能人才培养引进、选拔评价、使用激励、成长交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我厅先后印发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厅属技工院校建设发展行动方案和计划等,明确未来三至五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技工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谋划推进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工作。目前,我省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的技能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二、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技能人才有效供给。一是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省教育厅积极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加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衔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长通道。2018年,组织63所高职院校与210所中职院校共819个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组织19所本科高校、30所高职院校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二是加快发展技工教育。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共156所,其中技师学院36所;在校生54.3万人,约占全国1/6,每年培养输送技校毕业生14.3万人,约占全国的12%,基本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供给三是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校企双制办学,从招生、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师培养、教育教学到考核评价均由校企共商完成,合力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38所技工院校与15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全面对接,10所技工院校与500家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校企联盟,86所技工院校与全省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对接合作,85家世界500强企业与我省技工院校深入对接。紧密对接现代产业链开展专业建设,投入2.3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建设13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3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四是借鉴国际经验开展合作办学。与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职教先进国家、地区合作,以开展师资培训、合作办学、课程教材开发等多形式合作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培养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三年来共派出217名教师出国(境)培训,引进200多名职教专家。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共建中德技术(中国)国际学院,东莞市技师学院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开设国际合作班,共建职业认证体系。

   三、突出高端引领,大力培育“南粤工匠”。一是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加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育内容,融入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和考核鉴定体系,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二是加强平台建设。我厅依托企业、技工院校等,大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全省共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6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5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1家,其中,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34个。省总工会开展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已在全省建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000余家,其中省级工作室200家,对认定的省级工作室每家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三是积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培养优秀高技能人才。坚持把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作为促进提高我省职业教育培训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连续4组织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累计取得771113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省获得546铜和2个优胜奖,奖牌总数占全国一半,为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作出重大贡献。四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省教育厅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建立了四级技能竞赛体系,大力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1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获奖学校数与选手数均居全国前三,参赛队伍获奖率超过90%。我厅充分借鉴世赛先进理念和模式,完善职业技能大赛机制,每年举办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等系列赛事,直接带动180万人次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创新评价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一是全面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制度。2018年,厅与省国资委、省工商联联合印发实施《关于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制度的实施方案》,创新性提出将企业首席技师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的思路,放权企业围绕生产实际自主评定首席技师,推动企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广州、惠州、东莞、江门等市均开展了市级首席技师认定工作,对市级首席技师给予享受政府津贴。二是大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贴近生产需要、贴近岗位要求、贴近职工素质提高的考核评价方式,自主设置评价标准和实施考评,创新行业、企业评价机制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并要求企业对通过自主评价的职工落实相应待遇。对自主评价效果显著的企业,鼓励地方给予资助。三是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制定出台《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方案》,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鼓励用人单位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才享受待遇,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后可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建立起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

   五、坚持技能导向,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设立“南粤技术能手奖”,每三年由省政府评选表彰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开展“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评选推荐。目前,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中,有7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75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16南粤技术能手二是积极开展“南粤工匠”宣传。2016年起,省总工会联合省委宣传部开展“南粤工匠”推荐学习活动,每年在全省遴选20名“南粤工匠”宣传代表进行广泛宣传报道,目前已选树了60名“南粤工匠”。开设“致敬新时代奋斗者”等专题专栏,组织省内主要媒体对工匠事迹进行集中采访报道;联合省教育厅开展“南粤工匠”进校园巡回宣讲活动,在职业院校师生中宣传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传承工匠精神。强化宣传引导,弘扬工匠精神。我厅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连续制作“技行天下”高技能人才电视宣传节目,节目自开播以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媒体优秀品牌栏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优秀南派纪录片好作品”称号等多个省级、国家级奖项,为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加快技能提升,助力工匠成长。20185月,省总工会在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建立广东省首家工匠学院,重点承担职工素质教育、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培养服务南粤工匠、传播工匠文化和劳模精神、促进产业工人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工人国际技术交流等职能。201810月,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首次开办“劳模工匠本科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不脱产的教学方式,对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109名劳模工匠,用两年半时间完成本科教育,搭建起产业工人教育培训立交桥,推动将终身学习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劳模工匠本科班的开办得到了人民网、工人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社会的较大关注,品牌效应也逐渐凸显。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大力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狠抓我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落实,将无技能和技能不足的群体作为培训重点,2019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0万人次以上,至2021年底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260万人次以上。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面向各类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二是加强技工院校建设。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全程共同培养人才。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各院校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依托自身优势规划专业设置,进行各具特色的专业建设。每年扶持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三是大力培养南粤工匠开展南粤首席技师培养工程,以先进制造业等产业为重点,从企业首席技师中定期组织评定一批南粤首席技师,相关待遇参照企业相应高级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执行,并对南粤首席技师所在企业给予资助。重点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企业,扶持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不断夯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

   四是健全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建立我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加大力度推动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全力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力争在世赛上取得更优异成绩。完善竞赛激励制度,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优胜奖以上的选手及专家组给予奖金奖励。发挥世界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先进标准,优化竞赛机制,组织开展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加大优秀技能人才选拔力度。

   五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生产实践体验,支持学校聘请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形成长效宣传机制,持续宣传国家关于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南粤工匠典型,讲好技能人才精益求精、勇于拼搏实现技能成才的典型故事,凸显优秀高技能人才的示范效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职业英雄,宣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支持

   联系人:张 勤,联系电话:83194109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815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