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布重要文章《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年中经济观察)》,生动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全面、辩证、长远分析经济形势,充分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文章中提到,在广东中山,“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招聘现场火热。读计算机专业的肖滢舟,成功应聘深圳一家光电企业管培生,“一起找到工作的还有200多名同学。”
这是广东大力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从就业这一重要民生入手,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0.46万人
据了解,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大力弘扬务实作风,坚持一切工作都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以“小切口”实现“大变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研究制订广东优化调整稳就业16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全省提供政策性岗位34.6万个,集中分片举办大型招聘活动,强化“1131”实名制就业服务。全面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开发育儿妇女弹性工作岗位。加快建设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功能齐全、基层能用、内外贯通、群众好用”目标。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0.46万人,同比上升3.8%,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在提高社保层次和水平方面,省人社部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参保结构更加平衡、合理。推动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和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推进个人养老金先行实施,开户数超452.8万户,居全国前列。启用粤澳社保“一窗通”横琴专窗,在香港开设7个广东社保服务点。编制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总体规划、应用目录清单。截至6月底,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1.59亿人次,比上年底增长0.7%,基金累计结余约1.72万亿元。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瞄准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构建集招生、培训、评价、就业、提升于一体的“产教评”技能培训生态链,选出63个链主企业,带动3170家生态企业、432所院校参与,预计新增学徒岗位10.31万个,推动解决企业用工之困、院校就业之困、青年技能之困。试点开展大湾区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
与此同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不断推进源头治理欠薪。出台“广东治欠20条”,围绕工资支付“有钱发”“发得准”“谁监管”等关键环节,压实政府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上半年,全省为16.8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16.96亿元,欠薪案件同比下降26.59%,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达5845家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敏琪在介绍广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目前,广东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达5845家,从业人员15万人,营收2945亿“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率达13.7%,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建有广州、深圳2家国家级产业园,佛山、东莞等10家省级产业园,4家市级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超60万平方米,年营收超800亿元,税收超27亿元。
据悉,广东人力资源服务业业态涵盖派遣、外包、管理咨询、软件服务、薪酬、测评、人才寻访、培训、就业创业指导等,传统业态有序增长,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国有、民营、中外合资、港澳独资等企业同台竞技,其中民企占比超90%。
此外,诚信示范机制基本建立,公共信息监管平台高效运行,跨境服务逐步推广,近3年累计为1.1亿人次劳动者和1700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服务。
杜敏琪透露,广东将赋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到2025年培育30家以上龙头企业,形成30家“专精特新”企业。高水平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园,构建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产业园体系。
此外,还将积极引入全球行业领先的国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落户广东,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来”“走出去”。
与此同时,建立省、市、县一体联动的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执法监管服务体系,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加强信用监管和示范引领,不断扩大行业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