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2023年广东两会专题 > 媒体关注

16位委员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倾心为民发声尽责 以实体经济为本 坚持制造业当家

时间 : 2023-01-16 10:45:59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产业发展,从营商环境优化到乡村振兴,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到增进民生福祉……1月13日上午,16位广东省政协委员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围绕国计民生问题建言支招,展现出倾心为民发声尽责的时代风采。

  关键词 大湾区建设

  加快粤港澳三地法治领域“软联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委员们不约而同的关注焦点。

  省政协委员、广州黑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震霄认为,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需要加快粤港澳三地法治领域“软联通”。他建议,通过政策协调、法律规范,引进更多高端企业和人才。“大量‘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将面临一系列就业、就学、医疗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粤港澳三地法律规则衔接,以法定形式进行疏导、指引,帮助人才更好落地。”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建设人文湾区成为大家的共同期盼。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认为,要整合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借助科技力量提供充足优良的文化产品,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他建议强化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政策支持力度。“比如,政府成立数字文创引导基金,鼓励支持社会主体和企业加大对数字装备研发、文化内容创作的投资力度,提升数字文化内容供给。”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林俊敏建议,进一步完善大湾区文化产业人才信息库,绘制人才图谱,建立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完善配套专项政策,强化支持保障,吸引全球文化人才来粤发展。同时,加强大湾区人才资源协同配合,推动头部创作者不断涌现。

  省政协委员、新世界中国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少媚说,港澳政协委员了解内地情况,熟悉大湾区相关政策和建设进度情况,应发挥“粘合剂”作用,增进社会共识,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努力形成完整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如何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通过强链、补链、建链,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尤为重要。”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俞祝良建议,要继续在高端芯片制造、共性支撑软件研发等方面下大力气,努力形成完整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集聚,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大产业,大作为。省政协委员、深圳万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东建议,对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行“一群一策”“一链一策”,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整体做大做强全产业链集群。“建议深入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试验研究、产业化项目的创新投入,鼓励建设各类创新载体,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及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要引导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唱主角’。”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小红建议,政府要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深化企业牵头承担省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业主制”模式,综合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在产业发展必争领域“补短板、锻长板”。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监管模式

  广东是全国重点侨乡和侨务资源大省。省政协委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磊建议,创新惠侨聚侨政策,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海外侨商华商对接各地项目提供高效服务,引导华侨华人更好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省政协委员、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凡建议,完善粤港澳三地主要商会常态化合作机制,积极为民企参与大湾区建设搭建优质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政策的稳定性、连贯性,逐步从招商型政策向培育型政策转变,促进三地政策有效衔接。

  如何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省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林奎建议,设立信用风险管理数据库,破解信息壁垒;发挥深圳数据交易所平台支撑作用,培育普惠金融数据服务产品;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监管模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大普惠金融科技投入,赋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引导高等院校专业人才“柔性下乡”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省政协委员,揭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崔建军认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关键在引才、用才、育才。他建议,广东要加强人才服务平台设施建设,搭建乡村人才市场,为乡村人才供需双方提供更好对接平台。

  “乡村治理重点在于培养高素质基层治理队伍。要引导激励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乡贤等力量深入参与乡村治理。”崔建军建议,组建乡村治理发展顾问团,引导高等院校、金融部门等单位专业人才“柔性下乡”,成为县、镇、村发展的“智囊团”。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省政协委员、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方芳来自台盟广东省委员会。她建议,大力引进台湾优秀乡创团队和专业人才,参与大陆乡村发展规划与建设,打造两岸乡创合作系列品牌。同时,加强两岸农业合作组织和人才的交流,推动两岸农民共同开发农产品,共创品牌、共享收益。

  关键词 绿美广东

  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等林业特色产业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不少委员在发言中提到了对绿美广东建设的思考。

  “要持续抓好绿美广东‘六大行动’攻坚。”省政协委员,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建议,要重点对低效林进行林分改造和森林抚育;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和丹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和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一批示范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山地公园、郊野公园;重点提升高速、铁路、国道和省道等两旁的绿化品质。

  如何让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陈俊光建议,要注重发挥绿美广东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中药材、花卉苗木等林业特色产业,协同推进农民增收、群众增富、乡村增绿。同时,加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储备力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让保护生态环境者得到更多回报。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医科主任秦鉴呼吁,持续加大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力度,摸清广东种质资源“家底”,全方位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编目工作,加强珍贵、稀有、濒危和特有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工作。

  作为一名中医药专家,秦鉴非常关注南药发展。他建议,加快推进重点南药产业园建设,扩展肇庆德庆、云浮罗定等中药材保育基地,开展对何首乌、土沉香、巴戟天等重要南药植物的补充调查、监测和研究,深度挖掘南药资源,做大做优南药产业。

  关键词 民生福祉

  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医疗事业关乎民生,相关话题一直备受关注。省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大科主任丁邦晗建议,设立省级120中心,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指导各地市加强院前急救工作,为抢救生命赢得黄金时间。

  近年来,“急救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我省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如何提升其使用效率?丁邦晗建议,要加强全省AED的配置规划,分阶段、有计划分批配置,同时推进已安装的AED联网进入“AED导航”小程序,更好地造福民众。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省政协委员、深圳技术大学副校长梁永生认为,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术创新能力强、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为此,他建议改变传统工程人才培养重“专业能力”、轻“实践能力、协同能力”的培养模式,依托企业资源创造社会化、情境化、动态化的拟真育人培养环境,真正实现“工程问题源自生产、培养方案联合定制、育人资源企业反哺、优秀人才定向输送”的工程人才培养闭环模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