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东莞台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鼓励中小台资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积极试点开展台湾居民来往大陆便利化改革……广东将落实多重举措,支持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
10月2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解读《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下称《东莞方案》)的具体举措。“《东莞方案》的出台实施,有利于加快建设两岸共同产业、共同市场、共同家园,为台胞台企分享更多大陆发展机遇和成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说。
产业合作▷▷
逾660家在粤台企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东莞方案》明确提出4个目标定位:打造两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两岸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两岸人文交流的新枢纽、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朱伟介绍,广东将聚焦产业、市场、民生三大关键领域,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其中,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具体举措包括支持东莞台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支持台资企业充分利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政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申报认定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对东莞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同时,广东还将通过支持台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台资企业加大线上销售力度、推动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创新等具体举措,携手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发布会上,省台办副主任方涛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累计引进台资企业3.3万多家,合同利用台资93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710多亿美元。上半年,粤台贸易额达2810多亿元人民币,台湾从广东获得贸易顺差1970多亿元人民币。
目前,已有17家台企在大陆资本市场上市,660多家台企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东莞台企276家,近3年增长38%;近40家台企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0多家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介绍了近年来支持台资企业创新发展的举措。一方面,支持台资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帮助其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另一方面,支持台湾专家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组织台湾企业管理服务团队,如为肇庆市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近160项提质增效服务,改善总效益超过2000万元。
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何兵表示,东莞已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聚焦推动四个支柱产业集群以及五个新兴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同时,出台针对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集群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园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在莞落户投资。
民心相通▷▷
共建两岸交流合作美好家园
广东与台湾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商贸相融。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介绍,台胞在莞可按规定参加东莞市社保、购买商品住房,台籍学生可以按规定享受户籍学生同等义务教育待遇。同时,广大台胞就学就医更便利。其中,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累计招收台商子弟超过4万人次,台心医院已成为社保定点医院。
下一步,广东还将支持东莞携手共建两岸交流合作美好家园。
青年人才是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新生力量。“东莞一直致力于推动台湾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在莞创新创业,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吕成蹊说,东莞全面实施系列人才政策,给予重点行业领域特色人才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和35万元生活补助,给予技能领军人才最高600万元购房补贴和30万元生活补贴。
2015年成立的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是国台办授牌的首批十三个基地之一。截至2023年6月,基地已有212个台湾项目落户,成功举办超过330场两岸青年就业创业交流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表示,东莞应创新探索粤台人才引育新模式,打造完善的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才到东莞学习、创业,推动高新科技和文创等产业发展。
为加深交流、拉近民心,东莞接下来还将创新两岸各界广泛交往的方式方法,构建莞台轮流展演合作机制,打造公共文化活动标杆性项目。
朱伟表示,打造两岸社会人文交流的新枢纽,关键在于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携手台胞台企共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实施更多人文融合项目,打造更多青少年交流品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城市环境,为台胞在东莞创新创业和就业就读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我们将积极承办国家级两岸交流合作项目,推动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提质升级,主动邀请台湾地区知名企业、行业公会来莞参观旅游,推动两地经贸深度交流。”吕成蹊说。
在营造安居乐业优良环境方面,东莞将积极试点开展台湾居民来往大陆便利化改革,探索实行与台湾地区人员往来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同时,深入推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互联网领域服务事项全流程便利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