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
来源:发布时间: 2006-06-29 00:00:00
'广东省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   一、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依据和必要性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企业信息化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化,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用信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要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商作为支撑,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化的任务。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加入WTO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企业管理系统(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平均可以使企业库存下降30%—50%、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提前期缩短50%、停工待料减少60%、制造成本减低12%、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MRPII应用已非常普遍,普及率已达到70—80%,世界500强中,已有8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ERP系统。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八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逐步扩大,本世纪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到研制和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机应用发展到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并与国际互联网联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的设计水平,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质量,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营销现代化,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据调查统计,目前我省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中,已普遍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有30%以上企业使用了CAD/CIMS系统,50%以上的企业已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有35%以上企业使用了MRPII/ERP系统,有13%企业应用了供应链管理(SCM),23%企业应用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15%以上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40%以上企业建立了企业的网站;固定资产亿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大约只有4.3%的企业使用了OA和MIS系统,约有1%的企业应用了CAD/CIMS技术,约有0.7%的企业使用了MRPII/ERP系统,1%的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约有2.1%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   虽然我省的企业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突出问题表现在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偏低,技术人才缺乏,重硬轻软,对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据调查统计,全省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其信息化技术类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值约只有0.5%,信息化技术人员占员工的比例只有0.5%,软件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低于30%;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造成有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盲目上马,工程质量无法保证。总的来说,我省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全省工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和扶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改组,提升企业的设计、研制、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   3、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紧密相结合。   4、企业信息化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5、企业信息化应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   6、坚持“先进适用,讲求实效”原则。   (三)规划目标   通过推动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中,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到2005年,全省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如下目标:   1、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省属资产经营公司及授权经营企业集团到200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和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指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的覆盖率为100%;企业的主要产品全面实现CAD,部分实现CAPP/CAM;100%建立企业网站,多数企业能应用电子商务进行原材料或零配件的采购以及产品的销售。   2、其它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体信息化指标   ——企业基本建立了信息化职能机构和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   ——财务管理应用率达到100%;   ——营销管理(CRM或SCM)的应用率为50%;   ——比较完善的MIS/MRPII/ERP系统的覆盖率达到70%;   ——建立企业网站的比率达到80%;   ——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电器机械行业CAD应用率达到70%;   ——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70%;   ——有一批推广应用CIMS、柔性制造技术(FMS)、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技术和应用电子商务的示范性企业。   3、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信息化总体目标:   ——珠江三角洲专业行业集中的地、市(县)和部分镇,要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率达到100%;   ——MRPII/ERP系统的应用率达到10%以上;   ——建立企业网站的比例达到20%。   4、25家省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普遍应用ERP系统,电子商务开展率100%;大型流通商贸企业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管理信息化达70%以上,建立网站比率70%以上,具备电子商务能力企业要建立专业化流通电子商务平台。   5、创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化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和服务。   6、培育、建立起一批基本能适应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咨询、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服务企业队伍。   四、实施重点   (一)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重点   企业信息化内容广泛,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实施的重点都会不同,2005年前,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   1、企业管理信息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实施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要和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   2、企业研制和生产信息化   利用CAD、CAE、CAPP、CAM、FMS和数控技术等,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企业研制、生产信息化要和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真正推进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行业实施重点   实行分类指导的办法,在全省工商领域主要的十二个产业中抓好企业信息化,重点任务是:   1、电子信息产业   (1)积极推进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工作,这些企业要起示范作用,起点要高、推广面要大,效果要好;   (2)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3)集中力量攻克集成电路与软件等核心技术,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广州IC中心”和广州、珠海、深圳3个软件园以及做强、做大、做精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骨干企业;   (4)集中力量突破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新型电子元件和光电子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制造出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与服务;   (5)建立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企业和产品数据库、产品和技术配套信息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珠江三角洲率先构建和完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合作的区内产业配套体系。   2、电器机械业   (1)应用CAD、CAM等技术,提高设计、生产加工能力,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提高产品的标准性和一致性;   (2)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开发和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提高产品的功能层次和数字化、智能化程度;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4)建立电器机械产品制造协作网,提高产品设计、加工、配套能力,在行业中推广FMS、CIMS技术;   (5)以电器机械设备网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务。   3、石油化工业   (1)推广实施CIMS工程和先进控制技术(APC),实现集散控制系统(DCS)或现场总线控制(FCS);   (2)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建设产品销售网络系统,推进物资采购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   4、冶金工业   (1)加快新一代基础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化成套工艺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提高行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推进矿产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3)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等业务。   5、纺织服装业   (1)推广使用纺织机械CAD/CAM和纺织专用CAD/CAM,包括服装系统、印花分色制版系统、织物组织系统、针织系统及染色配色系统,加强CAD系统的集成开发;   (2)推广实施ERP系统、工厂生产监测管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3)开发应用服装集成自动化系统、纺织新产品设计开发及创新设计系统;   (4)加快纺织信息网、服装信息化的建设,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   6、食品饮料业   (1)结合生产工艺的改造,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应用MIS/ERP等系统加强采购、库存、物料、销售等业务流程的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流程再造,合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节能增效,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3)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通过CRM、SCM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与客户的互动营销和整个物流体系的即时协作。   7、建筑材料业   (1)陶瓷:利用CAD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印刷丝网制作精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应用热工窑炉自动监测与燃烧系统优化控制技术改造工业窑炉,推广建筑陶瓷原料自动配料和产品自动分检系统,试点应用陶瓷自动喷釉系统;   (2)塑料:推广CAD、CAM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新型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3)铝型材:重点应用CAD、CAPP、CAM等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测试水平;   (4)在大型建材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和ERP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5)以建筑材料专业网为切入点,选择陶瓷、塑料、铝型材等建筑材料产品为对象,开展建筑材料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   8、汽车行业   (1)推广应用CAD/CAM技术,提高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   (2)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9、造纸行业   (1)推广实施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推广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   10、医药工业   (1)利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分析技术,提高药品,特别是中成药有效成分的分析水平,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   (3)推广应用ERP等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4)发展医药行业综合信息网,建设药品采购网,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   11、电力行业   (1)建立高效电力通信传输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力干线网络;   (2)建立火电厂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和水电站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   (3)变电站推广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4)应用大型电网开放式能量管理系统(EMS),开发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5)推广应用地下洞室和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技术。   12、流通业   (1)继续在流通企业推广以应用条型码、商品分类编码为主的数据标准化技术,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为主的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以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仓储管理自动化为主的现代配送技术;   (2)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及运营系统,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管理的信息化;   (3)以建立网络化流通运营组织结构为目标,推动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   (4)加快专业化流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五、措施   (一)统筹规划,加强领导。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并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工作,企业“一把手”要提高认识,亲自抓落实,大型企业要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聘请有企业信息化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管理者成立企业信息化专家组,对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二)结合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抓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来抓,要选择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将之列入省、市的技术创新专项。在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及省重点支持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专门设立推进企业信息化专题,支持和扶持一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改造项目。有条件的市要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集中支持重点信息化项目。   (三)重点支持一批企业信息化重点企业,形成全省企业信息化的示范点。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25户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要率先实现企业信息化;各市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中,要重点支持一批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企业实施和完善信息化工程,并及时总结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企业的先进经验,通过新闻宣传、经验上网、现场培训、交流研讨等各种形式,推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同时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企业规模和行业的不同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实现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四)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装备及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信息化产品要注意技术接口的标准化,服务要专业化。   (五)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筹集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可以结合技术改造或技术创新项目,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列入技改或技术创新项目的总投资,也可以从折旧费、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费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对重点企业信息化项目(包括信息化装备的开发与改造项目)进行导向性支持。   (六)加快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利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介机构等各种培训资源,建立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信息化急需的人才;二是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留住企业的专业人才。   (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环境。要加快全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上网工程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服务,尽可能降低企业的上网费用;完善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提高市场信用度;逐步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确保交易合同的有效性和交易内容以及有关数据的安全性;加快电子商务法规建设,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吸引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和资金,结合政府支持投资的形式,尽快建立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企业信息化投入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九)引入企业信息化工程评测和监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工程评测和监理机构,使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全过程得到有效监控,提高工程质量。   (十)加强教育,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在全省工商领域广泛宣传、普及企业信息化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形成对企业信息化积极参与的氛围和共识,促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全员教育与培训,组织企业职工对信息化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信息化素质。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