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情况
来源:运行监测处发布时间: 2014-11-01 07:30:00

  2014年10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0.7,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见图1);5项权重扩散指数中,生产量、新订单、原材料库存回落,雇员、配送时间指数回升(见图2)。

  图1 2011年4月-2014年10月广东省重点企业PMI趋势图

  生产指数(生产量)为51.9,较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呈平稳扩张态势,表明本月我省制造业企业生产较上月增长,但幅度放缓,主要受益于深圳、东莞、潮州、揭阳、梅州、湛江等市企业生产增加。

  新订单指数(产品订货)为52.2,比上月小幅回落1.0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回落幅度较大,但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订单基本持平,总体运行平稳。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0,较上月略回落0.8个百分点,表明本月我省制造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生产经营人员)为49.1,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是该指数近3月来首次回升,但仍位于临界线以下,表明全省制造业企业用工较上月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2,较上月略微回升0.3个百分点,表明供应商供货延误情况持续减少。

  图2 2011年4月-2014年10月广东省重点企业PMI分项指数趋势图

  表1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重点企业PMI主要分项指数值表

指数

名称

PMI

生产

指数

新订单

指数

原材料

库存指数

从业人员

指数

供应商

配送时间

指数

201410

50.7

51.9

52.2

49.0

49.1

49.2

20149

51.4

53.9

53.2

49.8

48.2

48.9

20148

51.1

53.7

52.1

49.3

48.9

48.7

20147

51.6

53.3

52.7

49.6

50.6

48.8

20146

51.6

53.7

53.1

49.9

50.0

48.8

20145

51.9

53.7

53.5

51.0

50.2

48.5

20144

51.8

53.0

52.7

52.1

51.6

48.3

20143

51.8

53.1

52.6

51.3

51.5

48.8

20142

47.4

47.5

49.3

45.5

42.5

51.0

20141

48.9

51.1

51.1

48.0

41.8

50.9

201312

51.5

55.4

54.0

49.8

45.6

48.7

201311

51.3

53.6

53.2

49.1

48.6

49.0

201310

50.8

52.0

51.7

50.9

49.0

49.7

  2014年10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7,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专家解读

  省PMI指数特约解读专家、省政府参事、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教授认为,10月份广东省PMI指数比上月微跌0.7个百分点,为50.7,这是自今年3月份以来连续第8个月居于50%的荣枯线上,但与3—9月PMI值一直在51.1%—51.9%d 区间波动不同,本月PMI滑落到51以下,表明我省制造业企业的扩张态势虽然仍在延续,但扩张幅度有所收窄。从各个分项指数看,10月份新订单指数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积压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大幅回落2.6个百分点,表明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度稍有减弱。

  陈鸿宇强调,10月份PMI的11项分指数中虽然有8项较上月下滑,但并不意味着延续8个月的扩张态势已接近拐点。从分区和分行业的数据看,珠江口西岸和粤东西北大部分城市的生产指数仍居于52.0以上,电子信息业和电气机械的生产指数也分别为52.4和52.0,支撑着全省的生产指数不致过快下滑。从近几年PMI的波动轨迹看,由于10月上旬公众假期导致开工天数减少, 10月份的PMI值通常会比上月略微下降。

  陈鸿宇认为,随着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制造业的增长因素已经发生变化,在不太可能重新采取强刺激措施的大背景下,首先必须适时调整我省制造业中近期发展目标,转为以“中高速增长”和“中高速水平”为基本目标,在维持整体中速增长的支撑下,谋求重点产业、重点平台(园区)、重点集群的相对高速增长。其次,将实现提质增效和加快迈进“中高端水平”作为广东未来工业转型升级的主线,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平台(园区)、重点集群的利润、能耗、税利等指标的考核。再次,围绕广东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目标,统筹各类宏观调控手段。努力将“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预调微调”具体化,重点化解制造业企业应用科技新成果、推进技术改造的制约瓶颈。最后,要认真判别各地的工业产业集群在新常态下实现提质增效的可能性,着力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粤东的纺织服装、玩具文具、五金制品产业带和湛江茂名重化产业带的建设,重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新格局。

  (运行监测处、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