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执法帮扶 普惠性帮扶 体检式帮扶
为帮助企业把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关,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同时有效应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东莞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通过用好“非现场指导+零距离把脉”组合拳,不断探索扩大普惠性帮扶,不断增强问题预警和守法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环境逐步向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1年,全市环境违法案件罚款金额同比下降6.83%、五类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9.13%,环境信访案件实现3年连续下降,总数同比下降11.85%。
一、修订完善管理指南,提供一站式指导
针对企业环境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人员流动性大、“政策入企”滞后,企业并非主观故意违法等普遍存在的问题,2020年7月,东莞市编制了《东莞市企业环境规范化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法律法规与内部规章、环境管理档案、环保许可管理、污染防治管理、突发环境管理事件管理、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信息公开及其他要求等八大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实用性指引,获得了企业广泛好评。2021年,针对旧版指南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对《指南》进行修订,并制作成册派发企业,引导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进一步常态化、持续化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2年2月下旬,东莞市疫情多点爆发、形势严峻复杂,全市生态环境志愿者通过派发《指南》,指导企业规范做好复工复产后的环保管理工作。在下沉园区、厂区核酸驻点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志愿者向企业相关负责人发放疫情管控指引及规范化环境管理指南,要求企业利用停产时期,细致认真研读《指南》,对照规范化要求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并阻止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自觉守法经营。
二、创新运用线上宣教,发展普惠性帮扶
东莞市抓住线上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可反复查阅的优势,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腾讯会议软件等,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线上传播工作。一是自制系列短片“专业避坑”。针对企业从创办到发展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污染防治相关问题,自制《环保备忘录》10集普法宣传短片,生动直观高效,为企业提供“避坑”指引。二是剖析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为进一步强化环保普法教育,发挥警示效应,2021年共在省厅、市局平台通报典型案例44宗,2022年初总结发布企业常见10种环境违法行为并附相关案例及解析,让企业深入了解环境违法的后果,从而敬而远之。三是开展精准培训“正中靶心”。结合当下与企业关联性较强的法律法规,邀请专家或执法骨干开展线上“环保大讲堂”或专题业务培训,让企业第一时间掌握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政策变化,减少非主观环境违法的几率。四是建立微信群“指尖普法”。建立普法微信群,实时分享最新环保法律规章条文,在重要节点编写“接地气”普法讯息,让企业手指一动就能学法。
三、下沉现场环保体检,实现精准化问诊
东莞市始终秉承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主动靠前服务,以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提高企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助推。一是专家学者深入企业指导帮扶。组织省、市两级生态环境部门技术帮扶团队深入一线,对重点监管企业、重大建设项目、重复信访案件等开展“全面排查+精准服务”帮扶行动,悉心为企业“把脉问诊寻良方”,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二是业务骨干现场开展环保体检。在企业复工复产等重要节点,市、镇两级执法部门主动对接,组织专项检查小组对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开展开展环保体检式执法检查,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危险废物仓储、环境风险隐患和应急管理等一一排查,指出存在问题,了解环保方面存在的疑问和困难,督促指导整改到位。三是抗疫志愿者同步履行“环保医生”职责。疫情期间,医废督导组对医疗卫生机构、核酸采集点、集中隔离点、医废处置中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涉疫单位或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现场检查,确保医废和废水安全、及时、高效、无害化处置;核酸采样协助组驻点园区、厂区期间,同步开展企业污染防治相关问题答疑及现场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发现涉疫单位及部分企业存在排污证过期、未申请排水许可证、废水排放口未按标准化建设、零散废水有泄漏风险、医废未及时转运等问题,均已督促指导相关机构、企业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