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行合一的精神
“为生民立命”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如果说,“为天地立心”,昭示天地宇宙的运行规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为生民立命”,就是向人们昭示人生之道,为人们提供一个做人的准则和价值目标,以“为天地立心”的学问,实现“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做到“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这种精神就是后来王阳明概括的“知行合一”精神。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尤其应当重“行”,既要“为天地立心”,同时也要“为生民立命”,二者是一体的。
“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必然导向“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张载说:天人不须强分,《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别则是荡薄乎云尔。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耳。(《张载集》第232页)天人既为一体,就不必过于区分二者间的界限,而是要循天道,尽人事,在求知、修己的过程中积极践行,得天而不遗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从而成为圣人。
张载一生践行“为生民立命”的理想,始终保持着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国古代圣贤所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完美体现,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史书记载,当年回复张载“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勉励其钻研《中庸》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就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关怀社会、关注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知行合一”,对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做出新的阐释,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深入阐发其历史必然和丰富内涵,又要从经济文化处交等多层面推进这一伟大理想和目标。
经济全球化由科技革命、资本、市场所驱动,极大地促进世界范围贸易往来和资源的整合,各国各民族的依存度日益增强,地球村成为现实。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正在重塑,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全球整合发展的同时又造成利益的分化和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国家民粹主义泛起,反全球化暗流涌动,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的实现决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不断从思想和行动的结合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合上勇于担当,善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