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馆员风采 > 著书立说

馆员田丰:《哲学、文化与时代》 坚持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

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是邓小平同志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这个思想不仅融贯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部分,而且体现在我党新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深入阐发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将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和自觉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主义是历史选择和价值选择的统一

人类社会进步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价值的选择。唯物史观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运动发展决定的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同时,它又指出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社会发展是由有目的有意志有激情的人的不同动机的活动形成的合力所推动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看作是历史的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因此,在唯物史观那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与人的需要是统一的,历史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人的受动性和主动性是有机统一的。邓小平同志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个观点,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凡是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正确地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同时反映主体的内在需要和利益,为主体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能力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价值的选择。唯物史观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必要,不仅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已容纳不了在其自身内部发展起来的巨大的生产力,它必然要被更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而且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的异化,造成了广大劳动者被奴役被压迫的悲惨境况,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沦丧。社会主义就是要使人重新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他们自身的主人。在唯物史观创立者那里,资本主义不仅受到冷静的历史批判,而且受到愤怒的价值批判。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由于唯物史观的创始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拨去笼罩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用抽象的人性阐释历史的唯心史观的迷雾,因而他们更着重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邓小平同志则在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四人帮”对马克思主义的阉割和扭曲阐发社会主义对人民的价值,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说:“四人帮”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更要重视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这两大任务。他说:“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富裕不一定是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一定要以人民富裕为目标,合格的社会主义,应是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价值的选择。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标志着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解放,但并没有结束这个过程。当已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不利于人的积极性发挥的时候,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就成为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在1980年就明确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但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改革越深入,社会主义的多重价值目标越不能偏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针是正确的,因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同样,改革开放之所以不可逆转,改革开放的政策之所以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在于改革开放把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兼顾起来,适应了强国富民的历史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