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参事文史动态 > 室馆要闻

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在珠海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指示精神,10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联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在珠海科技学院举办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珠海科技学院承办,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协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杜传贵,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鸣分别代表主承办方致辞。省文史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省文史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航先后主持主题发言。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羊城晚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央视网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黄纪波,省文史馆馆员和特约研究员张宇航、马建钊、黄淼章、罗斯宁、王增丰、万仁辉、郑佩瑗、宋俊华、孙霄及省内外专家张伯瑜、陈忠烈、谭展鹏、赵伟斌、蓝韶清、黄海妍、黄晓丽、李朝旭、庞玥、董帅等百余人参加座谈会。

图片1.png

近年来,广东在加强岭南非遗活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量实践,引导古老的非遗走向当代民众、融入社会生活,岭南非遗频频在线上线下火爆“出圈”。大量非遗民俗、非遗美食、非遗技艺刷新着人们对岭南文化内涵的认知。省文史馆进一步发挥馆员、特约研究员专业优势,通过著书立说、咨政建言及专题调研、专业指导等方式,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地方文化建设、老字号企业传承发展、广州非遗地铁站建设、非遗项目申报及非遗传承人申报等领域不断发展。

如何进一步增强非遗传承的群众文化影响力,在育人育心上见成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表示,广东培育和发展了数不胜数、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研究,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更需要凝聚各位专家的智慧力量,共同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式,进一步传承、创新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非遗的时代活力。

《羊城晚报》作为一份深植岭南、享誉全国的文化大报,一直致力于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和传承创新鼓与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杜传贵在致辞中介绍,《羊城晚报》今年重点推出非遗主题融媒体系列报道,联动社会力量举办非遗主题文化活动,反响热烈,通过国际网站及海外传播矩阵广泛传播,不断扩大岭南非遗的国际影响力。

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广东高校也在积极探索。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鸣指出,此次座谈会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关研究领域的学术高度、文化广度和传承深度相结合,产生新的学术碰撞,取得新的学术成果。珠海科技学院师生们在理论研讨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深受教育,并积极发挥着高校的重要作用,为非遗保护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座谈会进入主题发言,张宇航、张伯瑜、黄淼章、黄晓丽、宋俊华、何狄强、何平、陈忠烈、秦敏、曹妍、黄海妍、李朝旭、陈婉乔、蓝韶清等14位专家先后上台发言,围绕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一、源于群众 服务生活

主题一:探讨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间的关系。主题发言专家分别从民间文学、婚俗、传统中医疗法、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多种非遗项目出发,探讨它们与群众文化生活的关系,认为这些非遗项目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来源于群众,也将继续服务于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张宇航(省文史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的民间文学资源丰富、数量庞大,如《六祖传说》《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等民间文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教化作用。民间文学要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走传承创新的路子。建议文化旅游部门可以牵头,汇集教育、自然资源、文化艺术团体、文化传媒等多方力量,系统普查、深入挖掘当地民间文学资源,加大民间文学代表性项目的采集整理和申报工作力度。同时鼓励传承人及文学、文艺工作者选择民间文学题材,大胆创新,努力创作适合现时各年龄段群众口味的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

陈忠烈(广州市文史馆馆员、省社科院研究员):婚俗高度浓缩了群众的部分民俗活动。“斗门水上婚俗中的‘上头’仪式隐藏了一组颇有价值的文化密码,即远古中原的男子成年礼俗——‘冠礼’。”中原文化传至岭南后,冠礼作为一种礼俗通行于广东民间,但这一礼俗不仅在岭南被风土化,程式还大大简化,把“冠”“婚”二礼合并起来一起办,即在成婚的同时举行冠礼,这便是岭南地区所谓的“冠婚大礼”。现在广府地区的传统婚礼上还不时听到“上头”之说,就是远古冠礼在广府民间的遗存。珠海民俗受西江流域历史文化影响,斗门水上婚俗中“上头”等仪式的“源”来自古代中原文明的正脉。

秦敏(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岭南飞针疗法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主要传承基地,并建立了传承工作室。如何让岭南飞针从好看到好用、有效、好推广?在大量临床治疗的实践基础上,岭南飞针还应注重临床与科研的联系,加大科学化研究力度,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更好融合,为岭南飞针疗法传承提供更坚实的医学循证依据和原创性、创新性及发展可能性。近年来,岭南飞针团队改良了临床应用并对其在科研领域进行创新、发展。此外,岭南飞针团队通过一系列努力,让技术走进社区、惠及百姓,不断推动岭南飞针创新与发展。例如与三甲医院及基层医院合作,将岭南飞针疗法发扬光大。团队还形成人才梯队,定期开展教学培训、公益讲座、院外义诊、校园推广、多媒体传播、省内外合作交流等活动,以此促进群众对岭南飞针疗法的理解。

曹妍(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讲师):传统音乐得以传承的关键在于它有适合其音乐文化生存的人文生态空间。“疗愈音乐会”作为传统音乐在当代传承方式上的一次尝试,传统音乐在疗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可将疗愈音乐会发展为传统音乐的新舞台,开拓其空间呈现方式。传统音乐在新的呈现空间中,有利于获得主动的聆听者,从而推广传统音乐中的优秀作品。立足当代人的实际需求,通过音乐疗愈活动探索传统音乐呈现的新空间,既是需求所致,也将是当代人集体智慧的一次闪光。

黄海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潮汕地区有着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其中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潮剧和神诞活动之间联系密切,它们与生俱来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它们“活着”并回到日常生活当中,是潮汕非遗保护的核心所在。充分保护非遗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与生俱来的“生活化”和“生产性”,应该成为当下非遗保护的共识。要尽力恢复、重建这些非遗项目的生活化特性。可以让一代代的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师通过参与庙宇里、神诞活动中的工艺制作和学习,让工艺得以代代相传。在神诞活动及日常生活中,要让这些工艺师被看见。此外,生产性保护是一种带有生产性质的保护手段。它源自日常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带来生产的需求。保护是传承、利用和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需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做好非遗的生活化保护和生产性保护。让非遗保护回到现实生活中。

二、多手段传播 焕发新活力

主题二:探讨非遗的传播。非遗的传播除了常见的大众媒体、手工艺作品等载体外,如今更是借助旅游景区、影视作品和口述史记录等多样化载体,走得更远,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各领域专家也纷纷注意到,有了传播才会有更好的传承。

黄淼章(省文史馆馆员、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原馆长):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四海神庙中目前唯一完整保存的海神庙,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广州的历史见证。今年3月在南海神庙举行的“波罗诞”,为民众带来一场岭南民俗文化盛宴。这一珠三角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响力的千年庙会,今年共吸引近22万人次打卡。但南海神庙除庙会期间人气旺外,平时的游客并不多。因此,建议南海神庙进行全面规划,着力将“波罗诞”建成岭南最具特色和人气的品牌庙会,增加古庙的文化气息,提升南海神庙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同时,建议进一步扩大宣传,用文化来提升南海神庙新形象,让收藏在南海神庙里的文物、古碑刻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将南海神庙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海上丝路、庙会文化、休闲观光、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大湾区文化旅游品牌。

何平(珠海科技学院终身教授、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口述史可以使史学研究的视角更加多元和开放,从而增加研究的个性特点;可以增加人文精神,更加关注细节;可以使研究更真实。口述史的叙述可以是活灵活现、充满生命力的。口述史的基础工作——口述记录,其核心是学者应全程参与访谈和录制工作。口述记录以及写作访谈录的视野应该更为开阔,从关注个人历史信息到关注大文化环境转向。口述记录内容还应包括非遗传承人的记忆故事、情感的引导以及绝活技术等。口述访谈及访谈录写作,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工作。从文化的角度看,访谈录不仅完成了传承内容,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文化影响,因此具备了非遗传承与传播两方面的意义。

陈婉乔(北京电影学院在读博士、牛津大学视觉与博物馆人类学硕士):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产保护的热潮在电影作品中日益凸显。一批具有遗产元素的电影相继涌现,从《百鸟朝凤》《爱在廊桥》《老腔》,到商业电影《影》《妖猫传》《刺杀小说家》,都彰显了东方遗产美学的气派与特色。“中国遗产电影不仅服务于文化遗产的活化推广,对于建立中国电影学派,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助力中国电影及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具有启发作用。”如今,具有遗产美学的电影作品日益受到重视,东方遗产电影的雏形逐渐建立起来,这对传统艺术的资源活化以及遗产产业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遗产电影作为文化表达的工具之一,在传承优秀文化、唤起民族认同,深化文化输出上也有其传播价值。

三、在“出圈热”中保持冷思考

主题三:探讨非遗“出圈”问题。如今非遗“出圈”已成趋势,生活中处处可见非遗身影,短视频平台的展示传播,更加速非遗形态及其传承传播生态的变化。既然属于遗产,无论是传播、传承还是创新,非遗的发展固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尤其在连续“出圈”的今天,更需要一些“冷思考”。不少专家从各非遗项目中看到了一些现存问题,他们纷纷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二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非遗音乐有助于人们找到“乡愁”,这是非遗音乐的价值所在。但目前,非遗音乐距离现实生活较为遥远,真正能欣赏非遗音乐的人不多,学习非遗的年轻人较少,非遗传承遭遇瓶颈。非遗音乐整体不适合现在的生活,抽取部分放入新的文化语境中后,成为了一种孤立之物。那么,在当今社会语境下,非遗音乐如何传承?建议非遗音乐可以朝着职业化发展,以此促进非遗音乐的可持续传承;加强非遗的利用,使非遗音乐成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

宋俊华(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今年春节,普宁英歌舞借助抖音等互联网短视频直播走红了大江南北,网民点击率不断创新高,成为近两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圈”的突出典型。非遗“出圈”对其保护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也意味着非遗在实践、意义和话语权上面临表演化、碎片化、让渡化等问题。例如,英歌舞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作为传统节日民俗巡游的一部分而存在,因各地民俗不同而有不同流派,但在通过新媒体“出圈”时则只表现为一种单纯的舞蹈,演出人数和时间都大大精简了,民俗内涵也大大减弱了,仅仅成为“圈外”消费者猎奇或心理补偿的一种娱乐对象。建议加大对非遗“出圈”的舆论引导,利用“出圈”加大非遗传承消费群体培养,推动非遗自身研究和创新发展。

李朝旭(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武术非遗进校园”如今已逐渐普及。通过武术教学,强调“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既能促进身体健康,也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体现武术课程的育人功能。新时代武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先机,但在学校武术课开设方面,还存在对武术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武德武礼教育等问题,武术活动在校园内的常规活动中也存在缺位。要想更好地开展、普及武术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有必要。要让学生从单一地学、练动作,到积极主动地了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了解所学的每种拳术风格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不辱使命、积极向上、意志坚毅、永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

蓝韶清(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对我国传统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有关传统医药的研究论文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在整个非遗领域的研究中占比较低。在传统医药领域,各学者及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建议学者和机构间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尤其是不同地区的作者和机构应多加沟通,分享彼此优秀经验,更好服务传统医药非遗系统性保护。此外,从研究的热点来看,传统医药非遗最初重视申报,后来大多关注对传统医药非遗的概念及保护的探讨,再逐渐将活态传承、传统医药的教育作为研究热点,传统医药非遗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在传统医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保护和传承工作方向更加明确,传统医药非遗的发展将得到多方面保障。

四、岭南龙狮享誉英国:中华优秀非遗走向世界的生动实例

何狄强(佛山市龙狮运动协会副监事长、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岭南龙狮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自诞生至今,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随着华人的脚步传播至世界各地。2003年,一众“广东醒狮”传承人远赴英国梅德韦市向当地华裔和英国适龄儿童传授舞龙舞狮技艺,拓宽了岭南龙狮文化走向世界的大门。东西方对龙形象的认知冲突让龙狮运动在英国推广初期一度“遇冷”,但精彩的舞龙舞狮技艺凭借其内涵精神、历史底蕴以及灵巧高超的技术,逐渐被更多海外华人华侨及当地民众所喜爱。传播者们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和合共生、主张和而不同的优秀品质,以当地人民能接受、易认同的方式消弭两地文化隔阂,为中国龙狮文化的海外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月22日,岭南龙狮文化亮相伦敦华埠新春庆典,吸引了超过70万民众围观喝彩。这是国家非遗项目外交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成功经验,也是用响亮的中国故事强化国际传播、树立文化自信自强的经典案例。

五、东莞非遗走进校园:厚植家国情怀、接续地方文脉的积极探索

黄晓丽(东莞市文化馆馆长):“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东莞普及非遗传承的重要品牌活动。截至目前,东莞市已有167个非遗项目、超4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传承传播活动,走进330多所学校,开展普及性公益活动超400多场,受益师生超100万人次。十年来,该活动将具有东莞本土特色的非遗图文展览、活态展演、非遗课堂、非遗墟市等内容以“学校点单”的形式送进校园,同时也推动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市非遗展示厅和教育营地,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逐步探索出了非遗进校园的“东莞模式”。2021年,在“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中,“东莞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从全国800多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个优秀实践案例之一。非遗进校园对青少年增进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起到重要作用。非遗进校园是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家园意识、接续东莞文脉、弘扬城市精神、促进文化融合、实现共生共荣的有效路径,是必须久久为功也必将利在千秋的教育工程、文化工程。

座谈会分为上午的主题发言和下午的分议题讨论。在下午的分议题座谈会上,来自文史、非遗、工艺美术、文保、教育等领域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非遗传承中的创新问题”“非遗源流的考证·保护·传承”“非遗传承中的群众文化影响”“非遗传承中受众群体的需求导向及社区作用”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共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出谋献策。

议题一:何平作为学术召集人,专家学者们围绕“非遗传承中的创新问题”“非遗源流的考证·保护·传承”等主题展开讨论。

一、做好在当代新语境下的非遗传播传承

关于非遗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播发展、创新创造、非遗产业化、非遗口述记录工作等重点话题,座谈会专家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发展经验展开了讨论。

石湾陶艺历史悠久,石湾瓦更有甲天下之说。省文馆馆员王增丰围绕石湾陶艺在城市升级大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省文馆馆员马建钊剖析了佛山咏春、新会陈皮、忠信花灯、龙舟竞渡等多个非遗案例后,指出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根植于非遗与文化、与环境、与人之间的链网关系,建立超越遗产对象的整体保护体系。而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固守传统,遗产与当代人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共同认可的价值紧密相连;佛山禅城区博物馆罗丹聚焦佛山粤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通过数字技术集聚、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人才、平台、金融等各环节的资源要素,提出构建和发展具有特色文化品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条策略;阳江市文化馆戴倩芳从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该项技艺正确发展的重要性,并根据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建议加强对该项技艺的档案建设、人才培养,完善市场产业链,同时给予相应的保障措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孙霄致力于对非遗传统舞蹈沙头角鱼灯舞的比较研究,他针对传统舞蹈鱼灯舞普遍存在的“传承失忆”现象,提出通过开展对相同类型鱼灯舞跨界比较研究,寻找文化差异,取长补短,唤醒遗失的“文化记忆”。

二、多领域交融的“非遗+”互促共生

非遗的发展不能偏居一隅,应主动寻找发展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互相推动的可能。

珠海科技学院高姝发现,中国非遗在综艺节目中已展现出了新的活力。非遗与综艺节目之间的共存共荣,为文化传承与现代娱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在综艺节目中呈现非遗,不仅能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活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的事业中;省文史馆馆员万仁辉认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事业刻不容缓。文物鉴藏领域所涉及的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得到关注与发掘;黄啸侠拳会黄健波指出,黄啸侠拳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佛山彩灯传承人黄敏言在发言中深度探讨了佛山秋色特艺灯的工艺创新方向和市场发展机会,为新时代下该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珠海科技学院柴佳站在跨学科视域以语言与音乐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探讨汉语的语言元素在中国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中的运用和创新;珠海科技学院黄彦琪呼吁关注短视频时代的非遗传承问题;珠海科技学院姜力研究了时代背景下主流歌曲审美与非遗音乐的传承问题,指出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音乐作品,方能引起大众思想的共鸣,得到大众的喜爱。

三、非遗进校园促进教学多元化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让学生近距离认识非遗、体验非遗,感受非遗的魅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推动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木鱼歌市级表性传承人黄佩仪从2003年开始,就在进行将木鱼歌带进课堂教学的尝试,目前已经成功地开发和利用了本土木鱼歌音乐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表示,醒狮艺术进入学校,重点在两个关键词:“美”和“乐”。要非常注重具有美感的课堂打造与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如今广州开展醒狮进校园的学校已有186所,涵盖从大学至幼儿园各个阶段;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刘娟介绍,作为一种从传统建筑屋顶上走下来的艺术形式,灰塑的传承模式一直在不断创新;客家香花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释道雅在发言中对客家香花舞蹈的价值、危机与发展建议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四、非遗产业化推动乡村发展振兴

推动非遗在乡村产业化发展可以让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乡村生产生活,推动乡村物质精神全方位发展,进一步构建良性乡村生态,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与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战略塑形铸魂。

潮州非遗保护中心梁燕以“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潮州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她表示,建设乡村非遗工坊,教授村民非遗技艺,以艺致富,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策;韶关八泉书院邓颐文也指出,在当今乡村振兴大业中,织锦制作完全可以成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在翁源乃至岭南地区广泛传播起来,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产业,从而让客家织锦的传承“活”起来。

议题二:张宇航作为学术召集人,专家学者们纷纷就“非遗传承中的群众文化影响”“非遗传承中受众群体的需求导向及社区作用”等主题展开讨论。

一、如何更好传承非遗?“无痕”融入教育

在传承文化遗产上,专家学者十分关注文化遗产与教育的结合。

通草画市级非遗传承人苏昕介绍,非遗通草画是我国近代外销画的一种,19世纪兴起于广东广府地区,被誉为“岭南明信片”“广府手信”;珠海科技学院曹艺川认为,由于非遗的融入,丰富了学前教学内容,美育也为非遗教学提供了思路,为非遗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途径。美育应从中华文化源起,从教育启蒙阶段抓起;珠海科技学院魏茜称,当今时代的群众歌咏活动已从“学堂乐歌”时期的众人齐唱上升为一门文化类目云集的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陈锦莹认为,广府地方的音乐在发展进程中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省非遗中心李劭侹以民间文学的教化功能为例,认为非遗资源与小学德育教育的融合能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升华爱国情怀。

二、如何“活化”非遗?走到群众中去

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同样备受专家学者关注。

省文史馆馆员罗斯宁称,广州老年群众文艺活动,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结合现代生活的需求与时代的变迁,对“非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创新。建议继续加强对非遗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加大对非遗的创新力度,将非遗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省文史馆馆员郑佩瑗认为,粤剧成为岭南文化的杰出典型,在于它雅俗兼具,常变常新。粤剧也带来启示:大众性与革新性是岭南文化建设必须传承的精髓;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展鹏直言,广绣的前人曾经在历史上为中华文化的形成、探索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甚至关系到首批大宗贸易的形成与经贸管理经验。对这些文化与历史的认识与了解,足以激励今天的广绣从业人员发奋图强,继往开来;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李国泰在会议现场介绍了客家香花的历史与现状,在他看来,以客家香花为例的非遗文化可以与生活实际结合,转化为多种产品;佛山禅城区文化馆叶莉指出,借助市民参与度高、延续性强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数字化、文艺精品创作、巡游巡展、舞台展示、跨界融合等手段可以助推非遗保护工作。

三、如何让非遗离群众更近?非遗在社区

不同于以往“非遗进社区”主要由政府或其他外部力量主导的非遗保护策略,“非遗在社区”则更指向一种以社区内生力量为主导、自下而上、强调社区自身主体性的非遗保护方式。

省非遗中心杨立称,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不仅影响非遗保护成效,更制约各地社区文化和区域文化建设成效。所以,推进包含“非遗在社区”在内的系统性保护工作,全面认识非遗对社区文化与区域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价值深远;广州大学庞玥看来,推动大学生参与“非遗在社区”活动,不仅能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扬,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也能加强人们对非遗的了解,展现非遗教学、思政教育、公益实践和文化传承的多重价值。

四、在哪里看见非遗?在城市,也在乡村

非遗的生存空间在繁华闹市,也在美丽乡村。广东非遗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影响不仅停留在广东,更辐射到大湾区和海外。专家学者针对非遗在现代生活的不同场景空间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积极展开讨论。

广州市文化馆董帅介绍,广州市依托广州塔开启了非遗宣传展示与城市地标由商业运营转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探索。这类“非遗+城市地标”的模式,具有独特的空间性和地域文化属性,有助于破解当前城市公共文化治理道路上的困境;省非遗中心李杏娜以佛山彩灯为例,认为非遗保护与传播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韶关市文化馆许玲分析了非遗工坊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帮助更多非遗项目建成非遗工坊,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肇庆市非遗中心邓正恒对肇庆裹蒸助推文旅融合提出建议,将裹蒸与肇庆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场景融合,将裹蒸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工序环节融入研学设计中,使学生全方位体验本地特色,产生认同感,促进肇庆裹蒸焕发新生。

座谈会最后,张春雷馆员用精练概括的短句表达了他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建议:“各位专家的文章在未来会指导非遗工作的具体实践,希望大家保持积极性,论文改进叙述性、多点梳理性、提高学术性。”

图片2.png

至今已举办三届的“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从学术高度探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保护与利用,引起广泛的关注,已逐渐成为省内外专家学者碰撞思想火花、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推动文化遗产“双创”的重要平台。室(馆)将利用文史馆员建议的“直通车”优势,将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梳理汇总,吸纳入文史馆员建议,呈报有关部门供决策咨询,以进一步焕发广东非遗的时代活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