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教育资讯 > 战线联播 > 高校动态

双百行动 高校担当⑬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秉持“国际化+帮扶”理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时间:2024-07-13 11:22:17 资料来源:“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南方+
【打印】
分享到: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2023年8月,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双百行动”,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东省教育厅推出“双百行动 高校担当”栏目,聚焦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智力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百千万工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敬请垂注。


  2024年春天,一场合作办学签约揭牌仪式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下称“广外”)正式托管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7月1日,广外教育集团管理团队到任乳源,将通过多样的文化活动全面育人,为当地基础教育带来“新活力”,帮助县中的孩子迎接“新未来”。

  这是“双百行动”开展以来,广东高校首个正式落地的县中托管项目。“双百行动”中,广外始终谋在先、干在前,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优势,赋能乳源基础教育、特色产业以及城乡规划建设发展,并运用学校外语特色,积极对外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创新开展结对共建,真正实现了与乳源的双向奔赴。”广外党委书记石佑启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科技支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四大职能,优化驻县服务队伍、推广特色产业项目、赋能乡村建设规划、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为广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广外智慧与力量。

  选派优质教育团队常驻乳源

  南方+:服务“百千万工程”,广外秉持着什么样的工作思路?

  石佑启:“双百行动”中,广外作为牵头单位,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一同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结对共建。

  作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广外致力于将帮扶点打造成为对外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的窗口,以及高校师生服务社会、锤炼本领的基地。

  广外全力全面对接乳源需求,2023年8月,我们同乳源签订了“双百行动”协议;2023年12月,学校党委专门制定印发《推进“双百行动”三年工作方案》。秉持“乳源所需、广外所能”原则,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部门全员参与,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乳源科技创新、特色产业、基础教育等发展,确保帮扶工作出真绩、见实效。

  南方+:学校具体是如何做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石佑启:我们围绕七大重点任务,制定了19个目标项目,搭平台、建机制、出清单、强队伍,取得了一定成绩。

  聚焦基础教育帮扶,今年3月20日,广外乳源实验学校项目正式启动,成为“双百行动”中全省高校首个签约的县中托管项目。广外有优质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将于2024年秋季开学前选派校长专家团队3人、学科骨干10余人常驻乳源,同时推动乳源瑶族自治县东湖小学、幼儿园托管项目洽谈,并组织语言类学院和乳源各个中学对接,为当地学生开展线上英语一对一辅导等。我们致力打造办好“三所学校”的合作样板,全面提升乳源瑶乡基础教育水平。

  在强化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方面,广外投资50万元并引进企业运营,为乳源建设“桉改药”中草药示范基地,目前已种植600亩道地药材“猴耳环”,将在12年承包期内为镇村带来600万元稳定收益。同时,我们开展乳桂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引入农业开发公司资源,试种100亩“太空稻”,为周边农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

  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学校还建立了“广外‘双百行动’助农展销中心”,并挂牌“乳源‘湾区之窗’”,高校、校友、地方、企业形成合力,打造集宣传、文化推广、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助农展销窗口。

  在城乡规划建设服务方面,我校围绕“一红一绿”两张名片,为草田坪新村3条街绘制近2千平方米墙绘景观,并深入挖掘红七军红色故事,申请专项经费对红七军抢渡武江遗址进行修缮和布展。目前已在武江杨溪东岸河段新建了“红七军抢渡武江渡口”纪念碑等,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元素。

图片

广外团队为乳源草田坪新村绘制近2千平方米墙绘景观

  此外,我校结合外语院校生源特点,将留学生“请进来”,打造“感知中国”留学生品牌项目,组织在粤国际留学生多次深入乳源乡村,参观当地特色民居、领略风土人情、了解乳源产业发展等,对外讲好“和美乳源”乡村振兴故事。同时,助力民族文化“走出去”,开展瑶族非遗文化推介行动,支持大学师生团队与当地经营主体联合,通过电商直播、多语种短视频带货等方式,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推介瑶绣等非遗文化和农特产品,带动乳源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和瑶族群众经济增收。


  党建引领+智力帮扶

  形成长效机制

  南方+:“双百行动”中,如何真正让结对共建工作成果形成长效机制?

  石佑启:要坚持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广外建立“党建引领、校负总责、基层落实、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书记校长亲自抓,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推动34个基层党委带领基层党支部每年2次常态化下乡开展主题党日、慰问走访,并选派教师党员驻县驻村,组织校友企业数十人次为乳源农文旅项目建设“把脉问诊”。

  实施人才支撑,以智力帮扶带动乡村聚才。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组织“云山党员先锋班”等党员师生骨干、大学生志愿者300余人次,通过暑期“三下乡”等深入乳源乡镇开展普法宣传、基层治理调研、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此外,捐资8万元改善当地小学图书室,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捐赠价值近10万元的图书,并协助县人才驿站引进专业人才18名。

图片

广外学生向乳源当地村民进行宣讲

  讲好乳源故事,打造瑶乡对外窗口。聚焦瑶族文化,广外大学生整理当地刺绣样本、建立刺绣纹样IP库,用中俄韩英日5国语言制作短视频,推广国家级非遗瑶绣。我们还在广州举办了“乳源邂逅湾区之夜”暨乳源瑶族文化节,开展农产品展销、民俗文化体验打卡,对外讲好乳源故事,也吸引更多人主动投身乳源乡村振兴。

  南方+:广外如何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推动师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石佑启:我们依托学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决策咨询研究、建设规划研究。目前已选派师生队伍50余人次开展乡村变迁研究,累计驻点时间超过4个月,形成决策咨询报告4份、建筑规划研究报告2份。

  此外,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基层实践。在乳源当地,我们挂牌了广外多语言志愿服务中心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县域创新基地等。自“双百行动”开展以来,已选派280余名学生组成的25支队伍赴乳源开展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同时,我们将乡村振兴实践与学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参与“挑战杯”科技学术竞赛等,取得了良好成效。“瑶篮”“‘芋’后春笋”等大学生团队先后获得全国、全省荣誉。

  南方+:接下来有哪些部署谋划?

  石佑启:广外始终将“双百行动”作为学校“一把手”工程,发挥“四个优势”,把助力“百千万工程”、服务“和美乳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调动各方资源,推进“桉改药”、慢漂流等农文旅项目,助力当地招商引资,为乳源产业拓展配套延伸增添新动能。图片

  乳桂现代农业示范园里,无人机喷洒农药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围绕县中托管,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更多帮扶,尤其是结合广外多语种外语学科资源,提升乳源中小学生外语能力水平。

  发挥人才培养优势,通过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一系列大学生志愿活动,推动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

  发挥国际传播优势,秉持“国际化+帮扶”理念,面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的发展故事,并以多语种对外传播乳源乡村全面振兴故事。

【案例】

托管县中

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注入活力

  今年3月20日,广外乳源实验学校正式签约,成为“双百行动”中高校首个县中托管项目。

  广外基础教育办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省内各地合作举办了20多所高品质、国际化的基础教育学校,为广东地方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鉴于广外丰富的办学经验,2023年,乳源主动提出让广外派出管理团队,对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进行委托管理。双方经多次考察沟通后,达成一致。

  广外乳源实验学校是广外在粤北地区合作的第一所公办学校,不仅是校地双方教育合作的有益探索,也是落实“双百行动”的重要举措。

  校方表示,5月,学校已选派了3名优秀管理人员到乳源进行前期对接,7月1日正式到任。接下来,广外教育集团将以对口帮扶为纽带,派遣教育专家团队对学校进行教学教研指导,为学生提供基础教育阶段优质的双语教学,并促进当地教师团队培育和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外乳源实验学校特色的优质名校之路,帮助民族地区破解基础教育发展难题。

【案例】

组织在粤留学生

“沉浸式”体验瑶乡文化

  2023年9月,“在粤国际学生感知中国湾区行”活动在乳源开展。舞台上,广外的国际学生们娓娓道来乳源发展故事,传播生动的中国乡村振兴之声。

  “我觉得中国的乡村振兴既有方法论指导,又能实际地帮助到农村。”一名留学生表示,回国后会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朋友们,希望大家都能看到中国农村的发展经验。

图片

  广外组织来自16国的34位留学生参加“在粤国际学生感知中国湾区行”活动,让外国留学生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为了让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广外积极打造“感知中国”留学生品牌项目。“双百行动”开展后,学校多次组织在粤国际留学生到乳源体验民俗文化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果,并开展多场主题活动,为留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中国、传播乳源瑶族文化提供平台。

  前往乳源体验瑶绣后,来自巴基斯坦的沙克尔就感慨,自己在瑶绣中看到了中国瑶族文化和巴基斯坦文化的融通之处。

  “在我家乡的服饰、装饰上,也有很多类似瑶绣的图样。我会把此行的收获写成文章,向巴基斯坦人民介绍中国乳源。”他说。

  目前,沙克尔正在广外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未来他打算与乳源非遗文创孵化基地合作,将瑶绣文创产品销往巴基斯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