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小档案:
邹炳泉,1947年生,南海大沥人,中共党员,2000年退休。1964年入伍,1970年退伍。他曾深入越南一线,援越抗美,获两国政府颁发中越友谊纪念章,并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大阅兵,被评为“五好战士”三次、“特等射手”一次。
退休后,他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与党员志愿者打造“爱心农场”,进行义卖或赠给困难群体,还在夏令营中担任红色文化导师,向青少年讲述红色军旅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挺直的腰板、宽厚的肩膀、粗大的手掌,刚一见面就知道,眼前这位75 岁的老人是个硬汉。然而,回忆起昔日的烽火岁月,脱下军装多年的邹炳泉,眼里还是泛起了泪光。
1964 年,邹炳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6 年军旅生涯中,他出色完成战斗任务,并作为空军方阵的一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 周年大阅兵。
“退役是‘阵地’转移,在部队当兵保家卫国,到地方也要活出精彩人生。”如今,邹炳泉成了社区的“热心肠”,除了与党员志愿者打造“爱心农场”,帮助有需要的人,还在夏令营中担任红色文化导师,向青少年讲述红色军旅故事。
一腔热血卫家国
入选大阅兵受阅团
1964 年 12 月,年仅 17 岁的邹炳泉受雷锋精神的影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报国。在部队期间,他服役于某空军高炮二师,任警卫战士。
1967 年,作为党员,邹炳泉主动深入越南一线,为国英勇出战。在作战的八个月里,他每天面对敌机的轰炸,炮弹从身边擦过的场景也时有发生。“当时,作战条件很艰苦,6月时越南的气温直逼 40℃,我们驻扎在深山野岭中,蛇虫鼠蚁遍地都是,一不小心就被咬得满身包。”
每当回忆起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邹炳泉总是热泪盈眶,感慨良多,“我们时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因表现英勇,他还获两国政府颁发的中越友谊纪念章。
1969 年,被调防到天津的邹炳泉收到了一个特大的喜讯——他入选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 周年大阅兵受阅团,成为空军方阵的一员。当时,师部只有两位士兵被选上,他是其中一位。
在特训期间,每天除了一日三餐,汇报总结,其余时间邹炳泉都在马不停蹄地抓紧列队训练,汗水湿透衣衫,脚底磨出了水泡。他至今仍清晰记得走正步的要领——每步 75cm,抬腿时候脚离地面 20cm。
10 月 1 日,邹炳泉在天安门前展示了军人的风采。“我还记得,在天安门广场前我们正步走了138步。”每当提起参加受阅经历,邹炳泉都难掩心中的激动与自豪,“一次受阅,
一生光荣!”他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被评为“五好战士”三次、“特等射手”一次,获口头嘉奖一次。
不遗余力献爱心
加入义工队一做23年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是邹炳泉的职责;脱了军装,志愿服务成了他的寄托。他在学习雷锋精神的路上,永不止步,“只要大家需要,我就会一直在,服务社会的精神始终在传承。”
退休后,邹炳泉始终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加入了社区义工队伍,一做就是 23 年。他经常活跃于沥雄社区、沥苑社区,帮助社区开展晚会、布置场地,社区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邹伯,大楼里又出现了卫生死角”“邹伯,有住户闹矛盾,快来‘救救火’”……大沥镇的“七一空间”,是邹炳泉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平时除了来“七一空间”读书看报、组织老同志活动,他也会和社工一起到社区走访调研,将收集到的问题反映给驻在“七一空间”的党代表工作室。在他居住的大沥城北片区,“有事揾邹伯”,甚至成为街坊邻里遇到问题时的一大“法宝”。
通过参加“七一空间”党员志愿者培训,邹炳泉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他与其他党员志愿者一起在“七一空间”天台打造了一个“爱心农场”,把种出来的蔬果进行义卖或赠送给社区困难群体。“我们只是尽自己的能力,为群众做一些普通的小事。”邹炳泉说。
如今,不少社区、学校“循声”找到邹炳泉,请他为党员、青少年做红色宣讲,他都义不容辞地答应了。2021 年 8 月,他应邀在大沥镇青少年爱国拥军教育夏令营中担任红色文化导师,教唱军歌,将珍贵的军旅旧物展示给青少年,并分享其背后的红色军旅故事。
“当过兵,一辈子都不后悔!”邹炳泉感慨道,“经历过战火纷飞,方知和平的珍贵,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好好珍惜先辈的革命成果,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只要我还有力气,就会一直讲下去。”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