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市鹤山雅图仕职业技校,退役士兵麦坚锐正忙着将一堆模拟电路实验器材组成电源。跟他同期的130多名同学,都是退役军人。“退役后,我换过几份工作。这次希望可以学一些新技能,拓展未来的就业渠道。”他说。
“退役后会有一段迷茫期,那种感受我很理解。”广州耐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说,部队的环境简单而纯粹,回到社会很想继续为社会作贡献,但没有技术很难。
从社会到军营,热血青年转变为军人,完成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入伍;退役之后,从军营再到社会,退役士兵还要经历第二次“入伍”。“退役军人回归社会需要提升技能,他们也需要帮扶,才能少走弯路尽快融入社会,并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和作用。”退役军人万金说道。
广东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就是退役军人的“娘家人”。近日,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活动举行,记者跟随采风团奔赴广州、江门、茂名等地,记录退役军人回归社会之后面临的困惑、难题,以及广东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退役军人提供的适应性培训、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困难帮扶等相关服务。
江门市鹤山市组织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
从军人“过渡”为社会人
“刚回来落差很大,对社会环境不适应。”回想起19年前刚从部队退役回来时候的感受,刘勇记忆犹新。2001年,刘勇到新疆武警某部服役。两年军旅生涯使他获益良多,还获得了“优秀士兵”表彰。2003年退役后,回归社会,刘勇却有点“水土不服”。
“由于缺少专业技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在工作上,刘勇的“一腔热血”逐渐遇冷,生活上也有点不太适应。在部队,刘勇习惯战友们之间的互帮互助。退役后,他也会很热心地帮别人做事,“但好像做什么,都有点热情过头”。
从海防部队退役的禹铎也有这样的困惑。服役的5年里,禹铎分别荣立个人三等功、集体三等功各一次,三次被评选为“优秀士兵”,“‘保家卫国’四个字已经被刻进了骨子。”禹铎说,退役后他还想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但择业那段时间挺痛苦。
一次偶然的机会,禹铎参与了一次消防救援,他又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新方向。在消防行业摸爬滚打16年后,禹铎已成长为广州六瑞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民用事业部总经理。
“退役军人有很多优点,吃苦耐劳、纪律性强,掌握技术后很容易成长为企业骨干。”退役军人、蓝鸽集团副总裁万金说,他所在的企业很多骨干都是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敢啃硬骨头,我们专门把退役军人骨干编成一个研发小组,进行相关产品的技术攻关。”
而经过技能学习,刘勇与工业机器人结缘,并和合作伙伴一起创办了广州耐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扎根智能装备领域,解决用工岗位600余人。“我还把部队班长的管理经验‘搬’到企业中,最多时一个人管理100多人的团队。”
目前,刘勇的企业所在的广州民营科技园,已集聚了22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企业,吸纳退役军人达240多人,解决就业人数逾8000人。
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
让退役军人有尊严地工作
“刘勇们”完成职业蜕变的背后,是广东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有力帮扶。
在广州,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把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聚力开展政策创制行动、学历教育提升行动、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就业创业扶持行动、典型培育宣传行动等“五项行动”,不断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
以职业技能培训行动为例,广州推动开展适应性培训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和新生代产业工人培训、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训等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江门,鹤山雅图仕职业技校新一期的退役军人技术技能培训已经开始。退役军人李俊辉正在师傅的指导下,做一盘正宗的广东传统名菜——糖醋咕噜肉。“我很珍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这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李俊辉说,“有了一技之长,退役军人可以更有尊严工作”。
“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和退役军人的就业意向,我们本期培训设置了电子电工、粤菜师傅、叉车、电子商务等四个班级,共133名退役军人报名参加。” 广东省江门鹤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 ,通过培训可以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有效提升退役军人技能水平,增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心。“截至目前,已培训5期,共237名退役军人,其中有226人实现就业,21人成功创业(注:部分就业者同时实现创业)。”
据悉,目前江门有退役军人创办企业3782家,全市挂牌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教育培训基地11个。同时,该市充分发挥高校的力量,把推动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打造为“省级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实训)示范基地”纳入“十四五”规划内容,并探索与周边地市建立技能培训合作机制。
退役军人服务站
为退役军人提供“全链条服务”
就业创业服务,只是广东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供的一项服务。
走进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军营主题的“抽纸盒”、墙上“欢迎老兵回家”的标语……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归属感不断攀升。“这里的服务很细致、贴心,有家的感觉。”正在办理优待证的退役军人刘伯说。
据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黄媛媛介绍,该站成立了党支部和永和街流动退役军人党支部,把全体退役军人凝聚到党组织中来;创新性地参照军队管理模式,将全街退役军人按照退役年份编班编连,命名为“永和街东纵传承连”。
此外,为增强退役军人自豪感尊崇感荣誉感,服务站坚持把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创新服务供给,实现退役军人“全链条”精准跟踪保障。“服务站与辖区100多家企业签订了《优先招用退役军人就业协议书》,在14家企业挂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
在江门,记者关注到该市创造性地整合基层武装部和服务站建设,通过军地合力实行“送兵—探兵—授奖—迎接”仪式和退役军人服务“全链条”工作体系。
“从入伍、服役到退役、就业、抚恤,再到优待和身后,我们一共提供七类35项‘全生命、全链接’一站式服务。”白沙街道武装部副部长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陈振贤介绍,整合之前,服务链条的前面和后面没有形成连贯性。军地合力办公后,从当兵入伍到身后都由我们部门进行对接,内部开展起来工作更加顺畅,更加方便我们为服务对象进行服务。
江门也是全国首个实现80周岁以上退役军人保险服务全覆盖的城市。“江门有许多居住在农村的抗战老兵,他们有些是孤寡老人,没有亲人照顾,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江门有7000余名80周岁以上退役军人。从2020年开始,江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为全市80周岁以上退役军人设立专属的保险项目,只要年满80周岁自动纳入保险范围。
江门市蓬江区白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奋战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一线
六月的茂名,是属于荔枝的甜蜜季节。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兵支书”吴勇光,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今年是荔枝‘小年’,我们的荔枝供不应求,目前九成以上的荔枝都已经售出。”谈起村里的各项数据,吴勇光烂熟于心。
五年前,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还是一个“落后村”,吴勇光带领党支部成员从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同时,发展以荔枝为核心的产业通过5年的发展,元坝村已形成了以荔枝产业为核心,辅之以旅游、民宿、餐饮等多元化的产业链条,荔枝产业年产值已达2.5亿元,元坝村人均纯收入能达到5.8万元。荔乡元坝村村民的生活像荔枝一样红火起来。
在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大榕村党支部书记许永柱则通过带村民种植百香果和沉香发家致富。许永柱1985年踏入军营,1988年在部队入党,1990年退役归来。许永柱说,自2009年他担任村支书以来,大榕村以党建引领动员村民成立了5间种植合作社,为大榕村70余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此外,许永柱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壮大村委集体经济收入,在大榕村办起沉香苗圃和沉香加工厂。如今的大榕村不仅是水果之乡,还是名副其实的沉香之乡。
“目前,全市共有1700多名退役军人奋战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其中300多名退役军人书记、主任‘一肩挑’。”茂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麦俊苗介绍,茂名在全省率先实施“退役军人村官培养工程”,推动退役军人投身乡振兴工作,涌现出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广泛关注、有影响力的“兵支书”和优秀退役军人。
此外,在广东各地还活跃着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身影。目前,广东全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达8459支,人员规模32.97万人,志愿服务时长超3961.5万小时,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万多场次,形成了深圳“红星”、广州“红棉”、佛山“南狮”、江门“侨都星火”、惠州“战旗”等一批区域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
江门市“侨都星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掌握一项技能,奋力拼搏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战场上,展现退役军人敢打敢拼、勇立潮头、吃苦耐劳的军人本色;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真心信任……在从军营到社会“二次入伍”的新征程上,广大的广东退役军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高尚情操。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