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南方+:绣郎王新元:当退伍老兵拿起绣花针

时间:2022-03-16 09:01 来源:南方+客户端
【字体 :

  第一次见到王新元时,他正向学生们展示广绣的传统技法“劈丝”。只见他用大拇指和食指捻起一根蓝色蚕丝线,两指轻拨,小指指甲一勾,本就很细的丝线被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一动作后,丝线很快就细到肉眼难以分辨的程度。直至得到想要的粗细度后,王新元这才停下手来,穿针引线,在面前的布料上穿针施绣。

  看着眼前这个舞针弄线的“绣郎”,你很难相信,他曾是一名部队战士,还曾获“优秀新兵”荣誉。但王新元说,正是部队两年的锻炼,让他受益终生。“多少次我觉得很苦很难无法坚持下去时,都会想到部队教给我‘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

  退伍老兵学刺绣

  1979年元旦,王新元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因为是元旦出生,所以取名“新元”。

  王家是一个裁缝世家,所以王新元从小就跟着家里人穿针引线。12岁那年,外嫁某刺绣世家的表姑回家探亲,随身织物上的精细刺绣让他惊叹不已,原来针线下,还有这样华丽的世界。

  “那时候我就清楚地知道,我喜欢刺绣。”

讲解具体技艺。

讲解具体技艺。

王新元为虎年创作的刺绣作品。

王新元为虎年创作的刺绣作品。

  可一个男人刺绣,哪怕到现在都很容易被人评头论足,“拿针的那一刻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会有许多异样的眼光看我。”在学校里,王新元饱受同学嘲笑,为了证明自己,高中还未毕业,他就报名参军,投身部队。

  当被问到理想的去向时,他果断地回答:“去最苦的地方。”就这样,他被分派到祖国大西北,成为了一名侦察兵。

  军旅生活充实辛苦,艰苦的训练逐渐褪去他身上的稚气,也塑造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新兵第一年,他就被评为优秀新兵,第二年,他又成功入党。

  带着闯一闯的决心,退伍后,他来到了广州,在某家公司当上了保安,并很快成长为保安队长、保安主管。

  一次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在陈家祠看到粤绣名家吴玉珍的广绣作品。“她绣的不是传统的荔枝木棉,而是山水、人物肖像。这个让我很震撼,心灵触动很大。”从那时起,王新元心中埋藏已久的刺绣梦,又醒了过来,他决定跟着梁国兴、吴玉珍夫妇好好学习广绣。

  为了学习刺绣,他毅然辞去了保安主管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其中。

  传承非遗技艺

  辞去了工作,王新元全靠积蓄生活。为了省钱,他常常一天只吃一两顿饭,其他时候就坐在绣架前练习,“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肚子饿得不行了,才发现天都黑了。”而长期废寝忘食的练习,也让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痛找上了他。

  他坦言,自己曾很多次想到放弃,可在部队里磨炼出的毅力让他一再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刺绣技术越来越高。2010年,王新元正式开始创业,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至今已经开了七家门店和一家刺绣研究所,在广州、佛山顺德、清远、扬州都有专门的刺绣生产基地,拥有上百名绣娘、十多名设计师。

  此外,王新元还大胆将广绣与科技、游戏、汽车、文创等领域开展跨界合作,在他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一系列带有广绣艺术元素的耳环、台灯、首饰盒、领带、扇子、抱枕等,将广绣艺术带入到百姓的生活中,真正让广绣艺术能被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甚至“消费得起”。

指导学员学习。

指导学员学习。

  在生意越做越红火的同时,他也不忘传承广绣这门非遗技艺。

  “传统艺术要有市场,要能带来经济效益,这也是对于广绣传统人的一种保护和支持。”王新元说。广绣发展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如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欢广绣,让广绣文化继续在这一代人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这是王新元一直思考和探索的方向,也是他作为广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

  “我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苑小学、朝天小学、西关培正小学已经持续进行了多年的公益授课活动,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学校教一堂课。”

  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流传千年的广绣技艺不再沉寂。

  (记者/汪棹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