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的战旗,我们90后要扛起来。”截至今年3月,1991年出生的刘俊新,是惠城区桥西街道紫西岭社区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的“小队长”,志愿服务时长已经累计400多个小时了,参与118场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自发组织46场。日前,刘俊新获评广东省第八批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惠州仅两人入选。
这个性格爽朗、踏实担当的退役军人,拿下了一枚崭新的“军功章”;同时,刘俊新也通过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一拨90后加入志愿服务行列。爱心接力赛中“接棒人”传递志愿薪火,文明惠州的青年画卷“画中人”更加生动精彩。
疫情最吃紧之际成为志愿者
说起刘俊新的志愿服务“起点”,就是急难险重之际。时间回溯到2020年的大年初二,在疫情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社区基层人手少、工作多、责任重,他主动到紫西岭社区报到,要求成为一名志愿者。
“你们缺志愿者吗?我是退役军人,有困难我可以上。”刘俊新本科毕业后,曾服役于空降兵第十五军某团,是全军十大英模邱少云和黄继光所在部队,耳濡目染就是攻坚克难的作风,传承坚守的就是为民奉献的初心。
刘俊新(右一)
当时,社区所有防疫一线的志愿服务,他没有一次回绝,没有一次落下。当他了解到自己家隔壁有个90岁的空巢老人李志刚,因行动不便无法出门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敲了老人家的门,毛遂自荐要为老人开展上门服务。
“我当时开门,看到这个毛头小子手里拿了一袋面、一包青菜和一块肉,十分热情地说要给我煮碗面。我内心挺感动,也很开心。”李志刚老人也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年逾九旬性格要强,本想着自己能解决一日三餐,回绝了所有帮忙;刘俊新“不请自来”,让老人意外且惊喜。
那天中午刘俊新给李志刚做了顿面条。一碗面的功夫,李志刚和刘俊新从部队往事聊到了家长里短,成为了忘年交。灯泡不亮,刘俊新来换;营养要均衡,刘俊新帮做饭;房间积尘,刘俊新去打扫……那段时间,刘俊新用实际行动“但行好事,不问回报”,将雷锋精神践行在群众身边。
带头扩大青年志愿者“朋友圈”
“学雷锋,光靠一个刘俊新是不够的,很多青年人想做好事,但是没找到组织,我来牵头。”为此刘俊新不断联系辖区青年志愿者,组建各类微信群。
刘俊新(左一)
他的志愿服务“朋友圈”里,有了越来越多的“90后”。1999年出生的庄加豪,每次志愿服务,他最早一个来,最晚一个走;1998年的张颖,一边读书一边做志愿服务,寒暑假都来社区报到;同样是1998年的黄梓琪,在惠州做志愿服务后更起劲了,在广州、贵州都留下了他开展志愿服务的“足迹”……
“刘队带着我们一起干。做志愿者后最大的转变就是,周末从约饭到约做志愿服务,这让我们的青春多了很多亮眼的颜色。”庄加豪说,在他个人成长轨迹中,青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让他骄傲的履历。
在刘俊新的履历里,疫情防控有他、抢险救灾有他、山火救援有他,服役期间曾获“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义务兵”“优秀学兵”以及通令嘉奖3次;工作期间先后获“优秀个人”“优秀网格员”“优秀志愿者”等。
刘俊新(右一)
“我很珍惜其中‘优秀志愿者’称号,它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我做的志愿服务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把小事一件一件、一年一年做下去,跟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起做,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大事。”将志愿服务烙印在青春成长轨迹中的刘俊新说,这也是学习雷锋精神的真谛。
(文/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邱娜 李晓雪 图、视频/记者李松权)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