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是中山市坦洲镇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七天,也是00后中山退役女兵陈梓莹到达抗疫一线进行志愿服务的第七天。下午1时许,她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坦洲镇中澳新城小区核酸检测点,熟练地穿好防护服、戴上医用隔离防护面罩、口罩、手套等,维持现场秩序、协助市民登记粤康码、葵花码等工作。
记者采访获悉,包括陈梓莹在内,其一家四口人连日来均奋战在坦洲镇防疫一线,参与志愿服务。父亲陈元湖是坦洲镇武装部干事、母亲汪朝是十四村小学教师、年仅10岁的弟弟小宇是一名小学生。“面对疫情,我们理应挺身而出,跟医护工作者相比,我们的付出算不了什么。”汪朝说。
陈元湖一家四口。
父女并肩战“疫”情
若有战,召必回。对陈元湖、陈梓莹父女俩来说,此言不虚。这一对父女兵在战“疫”最前线,不仅是勇敢的战士,更是亲密的战友,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佳拍档”。
2002年出生的陈梓莹是惠州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同为退役军人的父亲陈元湖是她的榜样,父亲还曾是一名英勇的消防战士,现为坦洲镇武装部干事,有30年的党龄。
疫情发生后,陈元湖主动请缨,负责坦洲流动调配工作。尽管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承担与密切接触者近距离接触的高风险工作,但陈元湖从未退缩。正如他的微信签名所说“我永远是一个兵”,这也是他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最坚定的誓言。
陈元湖在抗疫一线。
在陈元湖的影响下,女儿陈梓莹于2021年3月通过层层筛选前往部队服役。同年12月,她在部队训练时两腿膝盖不慎损伤,不得不提前退伍,陈梓莹对此感到非常遗憾。疫情发生后,陈梓莹第一时间联系到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最初以退役军人的身份从事志愿工作,后又跟随坦洲镇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奔赴中澳新城进行志愿服务。陈梓莹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召集初中、高中同学等纷纷加入志愿团队,共筑抗疫防护墙。
每天最长站立达十小时的工作强度,对曾受过伤的双腿也是不小的折磨,陈梓莹每晚工作结束后都要对双腿进行按摩。“会痛会累,但看到那么多人奔赴一线,我也绝不会袖手旁观。”陈梓莹表示,在志愿服务中,看到无论何种身份、年龄的志愿者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应对疫情,自己十分感动。“有一位老人家,因腿脚不便就安排他通过绿色通道快速检测。第二天,老人家专程找到我们表示感谢,还敬了军礼,这让我最为感动。”
汪朝在抗疫一线。
一家四口齐上阵
汪朝是坦洲镇十四村小学一名语文老师。她也是从1月13日起就响应号召,根据学校调配,来到“十四村”核酸检测点从事志愿服务。7天以来,她每天到岗负责维护秩序,协助居民扫码。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小宇在后方做一些物资整理等简单工作。
小宇虽年仅十岁,但自疫情发生后,也主动申请成为一名后方志愿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负责物资整理等简单工作。小小年纪却从不抱怨,还和母亲汪朝说:“能帮助别人感觉很快乐!”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