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南方+:“若你还在,一定要看看这盛世中华”|广东志愿军老兵忆抗美援朝战斗岁月

时间:2021-10-25 09:58 来源:南方+客户端
【字体 :

  “我们有架飞机油箱被击穿着火,塔台指挥飞行员跳伞他不跳。他死死咬住美机尾巴,直到把它击落。他跳机的时候人成了火球,摔成重伤。”回忆这段惨烈空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三师第七团三大队机务兵麦永辉语带哽咽。

  天上战火纷飞,地下是零下三四十度极寒中的生死较量。现居深圳的志愿军老兵董桂义亲历了残酷的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中,不少战士为了在发起进攻前不暴露目标,潜伏在雪地里纹丝不动,最终以战斗姿态化作挺立的冰雕。

  时光荏苒。回忆当年战斗岁月,老兵们仍心潮澎湃:“身后就是祖国,绝不能让战火烧到国内!”最终,经过两年零9个月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近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志愿军老兵,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

  冒死运输:

  唯一亮光时刻,是敌机枪炮射来之时

  一见面,91岁的志愿军老兵肖开颤颤巍巍起身,从房间衣柜深处拿出一沓珍藏70多年的“宝贝”。一张保存完好的“革命军人证明书”上,记录了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志愿军汽车驾驶员的身份。

91岁的志愿军老兵肖开

91岁的志愿军老兵肖开

  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打的就是后勤”。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后勤保障跟不上,志愿军作战攻势一般只能坚持7天。后来,美军看准志愿军“礼拜攻势”的弱点,在志愿军攻势接近尾声时再行反击。

  在现居梅州的90岁老兵、志愿军后勤四分部卫生员李作民记忆中,最初因时间仓促,前方棉衣、粮食和弹药等物资供应不上,给前线作战带来很大困难。曾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的洪学智在总结入朝前期后勤工作时讲到,当时“部队普遍反映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无子弹打,三怕负伤后抬不下来。”

  志愿军运输主要靠汽车。战争打响后,会开车的肖开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

  为了给前方输送物资,肖开和战友们常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前进。他告诉记者,由于美军拥有绝对制空权,运输队白天基本不上路,到晚上才出动。

  夜晚,并非绝对安全。“美国的飞机白天钻山沟、晚上找灯光,不放过一台车。”肖开说,为了隐蔽行军,他们夜间开车时基本不开车灯。漆黑山路上,唯一有亮光的时刻,就是敌机枪炮射来之时。

肖开向记者展示当年和战友的合照

肖开向记者展示当年和战友的合照

  洪学智回忆录记载,志愿军入朝时共有运输车1300多辆,第一个星期就损失了217辆(约六分之一),其中82.5%是被敌机击毁的。

  而且,由于当时志愿军汽车驾驶员普遍缺乏夜间关灯行驶技术,加上朝鲜山路崎岖狭窄,时有弹坑、路障,撞车、翻车、堵车等情况不时发生。

  朝鲜冬季漫长、气候严寒,山路结冰是行车的另一道难题。聊到此处,肖开弯身比画,一边说:“我们会用防滑链把车轮紧紧绑住,再慢慢往前挪。但还是会发生连人带车掉进悬崖的事故……”

  为了胜利,前进!回忆起在深山密林中顶着美军狂轰滥炸运送物资的战斗岁月,肖开不自觉抬高了声调,说:“当时年轻,不怕死!”

  激战云天:

  空中“拼刺刀”粉碎美军“绞杀战”

  “我们的飞行员,顶着美军飞机的扫射强行起飞。很多老飞行员都干不了的事,我们飞了才几十个小时的新飞行员就敢干!”对于志愿军空军入朝参战时的场景,麦永辉至今记忆犹新。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三师第七团三大队机务兵麦永辉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三师第七团三大队机务兵麦永辉

  “主要是我们没有制空权,敌机轰炸破坏使后勤遭到严重损失。”洪学智在回忆录中提到,美军轰炸是造成志愿军后勤保障极度困难的重要因素。

  志愿军空军参战,一大任务便是粉碎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发动的“绞杀战”。

  “头顶炮声震天,跑道一片火海。”讲到空战激烈处,麦永辉不自觉弯腰低头、双腿并拢,模拟志愿军飞行员作战姿态:“飞机贴着地面强行起飞,在起飞过程中,边收起落架,边投副油箱,边瞄准开炮。此时飞机离地不超过3米。”

  时钟拨回1950年。当时正在广州詹天佑高级工业学校学习的麦永辉,听闻朝鲜战争爆发,毅然报名参军。在航校苦训1年后,他被分配到志愿军空军第三师第七团三大队,成为一名机务兵。

  保障我方战机安全起降,是麦永辉和战友的主要任务。连夜抢修飞机,是他们的工作日常。“我们的飞机靠进口,打一架就少一架,所以受伤的飞机要千方百计把它修好,修好了第二天拉出去继续参加战斗。”

  飞机进气道狭窄,麦永辉只能穿衬衣衬裤钻进去抢修。冬天气温零下二三十度,他的身体与钢铁直接接触,不到10分钟就冻僵了。等到飞机修好,战友们只能用绳子绑着麦永辉的脚,慢慢把他拉出来。

  机场、跑道,是美机的重点轰炸目标。

麦永辉向记者展示他获得的勋章

麦永辉向记者展示他获得的勋章

  “他们超低空扫射正在起飞和准备起飞的战斗机。”麦永辉回忆,志愿军飞行员往往刚起飞就进入战斗状态,地勤人员在确保飞机顺利起飞后也要马上撤离。“有时跑开不到10秒,跑道就会被扫射,炸出一个个洞。”

  在保卫鸭绿江大桥战斗中,为掩护我方战机升空作战,志愿军在跑道两旁每隔30-50米放置一台机关炮,专打美军低空偷袭。

  为了胜利,升空!面对美军很多参加过二战、拥有上千飞行小时的飞行员,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发挥“空中拼刺刀”精神,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鸭绿江至清川江之间面积约16800平方公里的空域,被美军飞行员称为“米格走廊”。美国远东空军轰炸机司令部下令:一切没有护航的飞机,不得进入“米格走廊”。

  比拼血性:

  为了保卫新中国舍生忘死

  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他哀叹:“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缺少飞机、坦克、粮草的志愿军何以能胜?

  翻开麦永辉一篇回忆录,他这样写道:“当时尽管我们飞行技术不高,但采用的是抵近射击战术,让敌人们不能有活着的机会。美军觉得我们就是不怕死,头对头冲过来的事,我们都干。”

  身后就是祖国。志愿军知道为谁而战,故能在异国他乡的战场舍生忘死。

  “我生于乱世,对新旧社会有对比,对国内外也有对比。到最后发现,还是跟着共产党走好,从此当了兵。”麦永辉说,他生于“九一八事变”当天,全家为避战乱曾逃往越南,日军侵越后逃回广东。目睹山河破碎,他深知有国才有家。

  麦永辉至今记得,当年坐船回国时,有老弱妇孺爬不上登船的软梯,失足坠海而死。他还遇到一群外国兵泼酒捉弄甲板上的中国人。“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受这样的屈辱?”自那时起,振兴中华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肖开向记者展示他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肖开向记者展示他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生于1930年的肖开也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当抗美援朝号角吹响,身在佛山的他主动报名入伍。“我不怕死,这种时候就是要上!”

  无数人作出同样选择:为了保卫新中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战争中,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牺牲。

  烈士功绩彪炳千秋,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我参与了当年这场战争,是亲历者也是见证人。我有责任将战友在战斗中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传承下去。”在麦永辉看来,英雄的事迹应该永远为后代铭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是时代的榜样。”

  几十年来,李作民一直在家中摆放着他悉心保存的功勋章和奖状。追忆往昔,老人谆谆嘱托:“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后代要牢记历史、建设祖国……”

  肖开欣慰地看到,家中两位晚辈先后参军,继续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

  “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这是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志愿军战士的朴素心愿。71年过去,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盛世中华,如您所愿!

  (记者/祁雷 陈伊纯 摄影/梁钜聪 剪辑/罗斌豪)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