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市体育中心大型临时接种点,有一群身着迷彩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来自 “港城老兵”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军装已脱,军魂不变,他们走进疫苗接种点,为人们答疑、填表、引导。从6月3日起,他们每天从早上7点半,坚守到晚上7点,最晚的一天,晚上9点多才结束工作。
他们只希望自己,“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绵薄之力”。
年龄:下至20岁,上至80岁
6月8日下午5时许,一个穿着花衬衫的中年男子向咨询服务点走来:“靓仔,你这有没有捡到一张身份证?”中年男子说出身份证上的名字,说丢证的是他老婆,志愿者伍翊涛追问:“生日是哪一天?”
这是独属于“00后”的追问方式。伍翊涛今年21岁,去年12月退伍,曾是东部战区一名海军航空兵。
由于协助领队进行管理工作,每天他都是最早到、最晚走的一个,明明是队伍里最年轻的后辈,却成了经验丰富的 “老手”。
“港城老兵”志愿服务队,有来自全市各个年龄段的退役军人,当中最小的21岁,最大的80多岁。志愿者根据时间安排,灵活排班。
37岁的周聪是湖南常德人,当过16年兵,2018年从南海舰队退役,如今是湛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名工作人员。他说,自己一直保持着当兵那天的心态,人民优先部队优先。
孙鸿雁是河北人,是一名服役29年的南海舰队退役老兵,今年54岁。“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兵,身上总有一种责任感,错过这次志愿服务,就终生遗憾了。”
初衷:“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周聪是最早加入“港城老兵”的志愿者之一。
这次当志愿者,他要同时兼顾好单位的工作,每天总是两头奔波,来回跑两三趟。
在接种点,周聪主要在外场帮助填表和引导。“我们根据各人的情况分配任务跟岗位,一般年轻一些的负责外场,年轻人都愿意往比较艰苦的地方去。”不仅嘴上要不停地说,手上也停不下来,周聪已经数不清自己每天要接待多少人。
体育中心已具有完备的指引,周聪却笑着说道:“有一个‘活的东西’在这,比一个物体要强很多。其实志愿者风险比较大,当志愿者是要有勇气的。”
183厘米高的个子,长时间猫着腰,一天下来总免不了腰酸背痛。湛江的天气闷热无比,周聪打趣道,再多当几天志愿者,一定能够减肥。
“人都是讲感情的,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对待敌人,我们是铁血的;对待人民,我们是温柔的。”周聪说。
责任:“加我微信,给你发视频”
伍翊涛主要负责失物招领处和咨询服务点的工作,每天都有好几百个人向他咨询。
“怎么在网上预约接种?”
“请问农垦医院去哪里排队?”
“我回家了不会操作怎么办?”
市民咨询的问题几乎大同小异。于是伍翊涛手抄了一份疫苗接种指引放在咨询处。
为让市民在家也能预约,他还特意制作了教学视频,只要市民有需要,他便添加微信好友,发送视频给他们。
接种点遗失的物品也会交由伍翊涛保管。他的兜里常揣着几张身份证、几串钥匙,没人认领的时候他就带回家,第二天再带过来。连续奋战了好几天,不停地说话,他的声音变得有些许沙哑。“现在晚上睡觉,一闭眼就能睡着。”
“看到老兵们退役这么久了还过来,觉得很棒。”伍翊涛对前辈们很敬佩,说开学前自己有空都会在这边。今年9月,他将成为一名大学生。
守护:“想为他们唱一首《为了谁》”
在体育中心A区附属医院,一名身材挺拔、声音洪亮,举着绿色圆牌,负责接种者分流的志愿者,正是孙鸿雁。
人们进入体育中心后,总是习惯性走向眼前的接种点排队,忽略远处人少的接种点。“大家刚进来都懵,我刚进来的时候也很懵。”于是,孙鸿雁便来回引导他们往人少的地方走。
每天除了午休几乎都站着,尽管身体上有些累,但孙鸿雁心里还是挺高兴:“能够为抗疫作出一分贡献,是个人的荣幸。”
看到抱着小孩的妇女,孙鸿雁会和接种护士、排队者商榷让她们优先。市民们总是表示理解,这让他感到很暖心。遇到残障人士,孙鸿雁会一路护送他们直到场馆外。
6月8日下午4时许,分流了几波人之后,孙鸿雁突然回头笑道:“一天就这样来回跑,还挺好玩儿。”
一天,孙鸿雁趁着午休,抓拍了一组医护人员就地休息的照片:“其实医护人员才是最累的。”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守护,让他觉得“很感动,真的很感动”。
孙鸿雁还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如果用一首歌来表达他的心声,他说现在最想唱的,就是《为了谁》。
(记者/林露 通讯员/于岩岩)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