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移动版 无障碍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南方+:再见亲人的烈士“存折”|深读

时间:2021-04-07 07:56 来源:南方+客户端
【字体 :


  4月5日,清明节翌日。

  从福建厦门到广东梅州,二百七十多公里,52岁的肖海开着车一路没有停歇,直到抵达梅江区金山街道。

  穿过官井头街,走进老房子萧屋“进士第”,他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这是他的祖籍地,也是他的亲人——烈士萧迅的出生地。

  在场的干群、志愿者、记者们,为之动容,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烈士萧迅的亲人,终于找到了!

  4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起“为烈士寻亲”活动,公布了100位烈士信息,其中,烈士萧迅为广东梅县官井头(现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金山街道办)人。

  “一定要为烈士找到亲人!”一场从官方到民间的寻亲行动,快速在梅州苏区展开。媒体广泛发布信息,市民积极提供线索,警方从族谱入手找到关键线索,借助大数据,最终在4月4日早上8时,“锁定”烈士萧迅侄孙肖海。当天上午11时多,梅县警方赶到厦门,现场进行信息核对,成功找到烈士后人、中学教师肖海。

烈士萧迅的烈士证。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烈士萧迅的烈士证。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连日来,警方还奔赴广州,寻找到烈士萧迅的侄女肖元英。听到叔叔的相关信息,年过八旬的肖元英取出悉心保存的烈士证,用手轻轻抚摸。

  从发布信息到成功为烈士寻亲,仅仅花了48小时。南方日报记者全程采访,记录为烈士寻亲的台前幕后。

2021年4月7日南方日报A10版。

2021年4月7日南方日报A10版。

  接力

  “帮烈士寻亲,是每个梅州人必须去做的事”

  四月梅州,英雄花开。梅州苏区,是一片红色土地,是一座崇尚英雄的城市。

  清明时节,祭奠英烈,是缅怀、是追思、更是传承。梅州各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纷纷开展清明祭扫纪念活动。梅州叶剑英纪念园、大埔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梅江长沙革命烈士纪念园等纪念园人头攒动,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追思英雄。

  “当年,他们为了我们牺牲,现在,请为他们做一件事。”

  “愿烈士早日找到亲人,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

  4月2日,一篇文章在梅州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

  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为烈士寻亲”活动,联合媒体公布100位烈士寻亲信息,向全社会征集线索,帮烈士寻找亲人。其中,烈士萧迅为广东梅县人。

  萧迅出生于1918年,原名萧承荫,广东梅县人。1938年10月北上陕北参加八路军,任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通讯教员、参谋长、师部参谋长等职。1946年7月牺牲,时年仅28岁。现安葬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但一直没有亲人祭扫。

萧迅烈士出生的房间。受访者供图

萧迅烈士出生的房间。受访者供图

  作为红色苏区,梅州具有崇尚英雄的良好传统。据统计,一百年来,梅州这片红色热土涌现了无数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共产党人,产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精神。据不完全统计,自辛亥革命至今,被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梅州籍将军共有540多人。

  消息一出,牵动了梅州人民的心,引发社会关注热潮。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烈士寻亲活动,要求各级各部门全力查找烈士萧迅的后人。梅州市公安部门、媒体、志愿者、市民全城接力,开展了一场跨越岁月与山海的寻亲。

  “转发!@梅州人 请帮烈士萧迅(萧承荫)寻亲”,4月2日晚上8时左右,梅江区副区长林勇军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寻找烈士萧迅亲人的文章。

  “帮烈士寻亲,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应做之事,也是每个梅州人必须去做的事。”林勇军说,他一从100位烈士名单中发现了梅县籍烈士萧迅,就迅速通过社交平台呼吁转发及扩散。

肖海与萧迅同屋人肖雄汉合影。杨美云 摄

肖海与萧迅同屋人肖雄汉合影。杨美云 摄

  “整个清明节假期,我们报社集中骨干力量发动寻找烈士萧迅的亲人,现在找到了,也总算是告慰了烈士。”梅州日报社总编辑黄山松说,从4月2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布信息,掌上梅州、梅州电视台以及南方+等省级媒体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广泛发布信息,形成传播合力,很好地调动了全市寻找烈士亲人的力量。

  “在清明节这个节点,帮助烈士找到亲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为烈士寻亲的过程就是学习烈士精神的过程,参与此次寻找对我来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教育。”梅县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此次寻找烈士亲属工作中排查族谱的负责人肖焕良说。

  寻亲

  48小时人海追踪寻得烈士侄孙

  4月2日,上午10:56分,人民日报官微发布帮100位烈士寻亲的消息。随即,媒体广泛发布此消息。

  4月4日,上午11时许,梅县警方奔赴近300公里,在厦门找到肖海。

  48小时内,为烈士萧迅寻亲的行动,昼夜不停。

  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烈士的亲人,梅州市公安局梅县区分局成立由治安刑侦、辖区各派出所组成的工作组,多路出击,搜集一切有效线索。

  工作组成员肖焕良了解了萧迅烈士相关情况后,想到烈士萧迅跟自己的伯公肖向荣(原名萧木元)中将是同期在延安工作,便迅速与肖氏宗亲会会长联系,拿到了肖氏族谱,打了20多通电话向参与编制族谱的宗亲询问相关信息,一页又一页翻阅族谱查找比对。

  从4月3日下午至深夜,肖焕良最终从密密麻麻的多本分支族谱里,在《梅城官井头分支族谱》查找到了第二十三世有一名叫“萧承荫”的同名同姓人,“当时非常高兴,感觉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民警查阅族谱寻找烈士后人线索。张劲夫 摄

民警查阅族谱寻找烈士后人线索。张劲夫 摄

  但族谱上显示,萧承荫有一儿一女,萧迅烈士20岁参加抗战,28岁牺牲,从这一情况来看,这一般不大可能。与此同时,族谱上显示,萧承荫还有一个兄弟萧承蔚,工作组大胆猜测:“这会不会是编制族谱的人将兄弟的子女情况搞错了呢?”

  根据族谱显示,萧承荫、萧承蔚的孙辈有一名叫萧(肖)海的人,工作组决定从“萧(肖)海”这个关键点着手突破。

  沿着这一关键线索,工作组借助公安大数据系统,对全国3000多名叫“萧(肖)海”的人通宵达旦逐一核查。

  4月4日8时,在“茫茫人海”中,民警终于找到了一名现居福建省厦门市、原籍为广东梅州的“肖海”,其年龄也与萧迅烈士的后人相符。这一信息的重合加大了寻亲成功的可能性。梅县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民警蔡许玉立即与身在厦门的肖海取得联系。

  最终,经过信息的核实,现居厦门的肖海,正是警方寻找的萧迅烈士侄孙,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此前工作组的推断——族谱上显示的萧承荫(萧迅)的儿孙,实际是其兄长萧承蔚的儿孙。

民警赴厦门向肖海(右二)了解烈士萧迅生前故事。吴陈婧 摄

民警赴厦门向肖海(右二)了解烈士萧迅生前故事。吴陈婧 摄

  随即,工作组迅速驱车直奔厦门。11时多,工作组民警与肖海见面,现场核对信息,并向其了解了萧迅烈士生前的故事。

  “当年,叔公留下一封信就离家了,立志要去延安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上学抗日。”肖海说,其爷爷奶奶当时也计划去延安,但因日本飞机轰炸,所以被迫坐船前往印度尼西亚。直至上世纪60年代,父亲和姑姑一同回国,才获悉叔公萧迅早年牺牲的消息。

  后来,肖海的父亲定居厦门,于1969年生下肖海。

  归根

  “希望去墓前向叔叔讲述今日祖国之繁荣与强大”

  2021年的清明节,对肖海来说注定是特别的。

  当天上午跟梅县区公安局民警见面后,他的心一直无法平静。

  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他一人驱车直奔梅州。

离开梅州之前,肖海购买了许多客家特产,准备将家乡的味道带给家人尝一尝。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离开梅州之前,肖海购买了许多客家特产,准备将家乡的味道带给家人尝一尝。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这次我主要是心急,想马上回来看看,接下来,我还会去广州接上姑姑,带上我的家人们一起回来梅州。”

  肖海的姑姑肖元英,是萧迅烈士的侄女,今年已经80多岁。

  4月6日,南方日报记者跟随梅县区民警在广州海珠区的一栋民房,见到了肖元英。

  “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与家人们一起到邯郸看一看,在叔叔的墓前祭扫,向他讲述今日祖国之繁荣与强大。”肖元英拿着叔叔的烈士证,眼神里充满了期盼。

肖元英笑言,没想到在政府的帮助下这么快就能寻回亲人,如今寻梦根圆。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肖元英笑言,没想到在政府的帮助下这么快就能寻回亲人,如今寻梦根圆。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肖元英回忆,20世纪60年代,她从印尼回国,在广州定居。80年代,因为家庭原因,肖元英的姑妈将萧迅的烈士证交由她保管。

  经历过抗战年代的肖元英深知烈士证的可贵,因此她将证件放到了银行保管,一般情况下不轻易拿出。“叔叔是家族的荣光,他是英雄,为国家奉献了自己,这份证件就是最好的证明。”肖元英说。获悉民警与媒体要过来,她提前去银行将烈士证拿出来。

  “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叔叔的事迹。”肖元英一边说,一边压平烈士证卷起来的边角。

  虽然萧迅奔赴延安抗大读书时,肖元英还很小,但是在印度尼西亚生活的日子里,她常常向母亲问起海对面的人和事。凡是有国内寄来的书信,她都希望母亲能够多讲一些,多说一些。“通过母亲的叙述,我知道了叔叔萧迅志愿去延安的事情,也知道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困难与局面。”肖元英说。

  1960年,一次巧合让肖元英的父亲得到了一张回国的船票,因为对祖国的向往,肖元英毅然决然地向父亲说出了回国的意愿。在多次恳求下,肖元英坐上了回国的船舶,也因此拉近了与叔叔萧迅的距离。

  回国后,肖元英从姑妈口中得知了自己叔叔的牺牲,知道了那位母亲常常谈起的抗战热血青年,已经将自己的热血洒向疆场,用生命守护人民。

  在肖元英看来,这位尚未谋面的叔叔,诠释了何为“义无反顾的青春”。

肖元英端起手机,拍下烈士证,分享给微信群里的家人。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肖元英端起手机,拍下烈士证,分享给微信群里的家人。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从1960年回国,到如今自己一人居住在两房一厅的民屋内,肖元英用“平凡”来形容自己的一生。然而,因为“为烈士寻亲”活动的启动,她的生活里渐渐多了一些人和事。“多了一些要听事迹的人,多了一些要讲述的事情,多了一些要与远在国外的家人分享的东西。”肖元英说。

肖元英的家族人员基本上都定居海外,平时靠微信群里发照片沟通留念。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肖元英的家族人员基本上都定居海外,平时靠微信群里发照片沟通留念。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为烈士寻亲”活动启动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许多后辈看到新闻后,在家族的微信群里向肖元英询问萧迅的各类信息,肖元英向他们一一解答。肖元英说,有许多亲戚在了解萧迅的事迹后表示,希望能够在未来回到祖国,到先辈萧迅烈士的墓前祭扫,以表哀思与敬意。

  “叔叔去世早,没有留下儿女,我们作为家族的一份子,要有责任记住他的牺牲。”肖元英说,“在我看来,我们对叔叔的态度,就是对家族历史的态度,就是对国家历史的态度,要在追思中不断维系家族的亲情纽带,让更多后人知道那段艰苦岁月。”

  (记者/韩安东 唐林珍 何苑妮 黄韬炜 视频/陈楷进)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