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行,周末不行,上午不行……选择在一个节日的下午接受采访,钟汉清显然动了一番心思:除了急诊,这个时间前来看病的村民比较少。
在广东省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乡村医生钟汉清的心中,5326位村民的分量,显然比这次采访重得多。
然而,日子“精挑细选”,采访仍被打断——72岁的村民志清老人心脏病突发!
挂断电话,背起药箱,抓起氧气袋,撑开雨伞,钟汉清一头扎进雨幕中。
实际上,从接到电话开始,钟汉清的手就一直没停下:从几个药瓶中倒出药粒,均等分开,用纸包好……
在这个他工作了36年的小山村,钟汉清对每条路、每户人家、每个患者都了如指掌。他迈开步子,脚步匆匆,尽管道路泥泞,尽管已是61岁,他还是想全力跑在时间前面。
谁承想,离开这个小山村,曾是钟汉清儿时最大的梦想。只是,在如愿参军离开数年后,他还是选择了回来,并深深地扎下根来。
把钟汉清“留”在小山村的,是那份挂念村民看病难的深深“乡愁”,是那颗惟愿“悬壶济父老”的医者仁心。
一沓烧掉的欠账单
“乡里乡亲的,要是家里过得去,谁会欠钱不还”
“多数老人不识字,看不懂药品说明……”钟汉清给全村每个人都建了健康档案,其中包括18位重症精神病患者,305个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这些档案一份放在柜子里,一份存在他心中。谁家老人心脏不好,谁家孩子容易积食,他心里一清二楚。一接到电话,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志清老人一家是钟汉清格外关注的对象。老人心脏不好,老伴有残疾,儿子智力有障碍,儿媳是聋哑人,一家人靠低保过日子,清苦拮据。
钟汉清赶到志清老人家中时,老人正蜷缩在小床上,呼吸已经很困难。钟汉清立刻取出硝酸甘油塞到老人舌下,打开血压仪给老人测量:“血压真高!”
钟汉清取出药物帮老人服下,轻拍老人细瘦的胳臂,动作娴熟地一针穿进,血液回流,拨动开关,药液就滴滴答答流了下来。
一袋药液还没输完,志清老人已经坐起来有说有笑了。他记不清这是钟汉清第几次让他“起死回生”:“我们家给钟医生添了太多麻烦了。孙子一出生就得了吸入性肺炎,儿媳妇感冒又感染大叶肺炎。整整10天,钟医生天天来家里,大人小孩一块治,可他临走时我们一分钱也给不出来,家里穷啊。他说,有钱没钱,看病为先,救命最要紧。后来我家日子好些了,去还欠账,他早把全村人的欠账单一把火烧了。他说怕大伙儿有思想负担,乡里乡亲的,要是家里过得去,谁会欠钱不还?”
“看情况,钟医生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在一旁问道。
“钟医生是用自己的积蓄补上的那些欠账,五六万块呢!他从不让病人花冤枉钱,开药都拣最便宜最实用的。5年前,国家才开始给乡村医生补助,那时1年也就1万块吧。前几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奖金5000块,他一分没留,全捐给了县里的无偿献血奖励基金。”
一个停顿的脚步
“不少村民有病只能拖着,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绝症”
被大山大河环抱的黄龙村曾是省级贫困村。1977年恢复高考后,钟汉清报考广州医学院,因6分之差失之交臂。因为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无法负担他复读的费用,钟汉清只能回到村里,种地务农。可那颗年轻驿动的心,早已飞向外面的世界。
1979年,19岁的钟汉清没有放过当兵的机会。在原福州军区某师师直特务连,结束新训的钟汉清在师医院招考卫生员的考试中一举夺魁,留在师医院做了卫生员,之后又被选送到上级医院进修。这个年轻的士兵憧憬着穿一辈子军装,当一辈子军医。但1984年百万大裁军的命令让他的期望戛然而止。
退役回乡,机会仍然垂青业有所成的钟汉清,县城一家卫生院院长登门请他去当医生。舒适的环境,稳定的收入,有前景的平台……想到全家人可以过上好日子,钟汉清喜出望外,心中像村边湍流不息的五华河,流淌着欢快的歌。
一个突发事件,让钟汉清迈向县城的脚步停顿了。年仅42岁的村民曾焕兴突发疾病,村民用担架抬着他过了河跑到汽车站。等到他们满头大汗冲进县医院,曾焕兴已经停止了呼吸。
曾焕兴是看着钟汉清长大的。他当兵那天,曾焕兴还和乡亲们一起,把他送到了村口。
“最怕夏天雨季,洪水一来,竹排根本不能渡河。”
“不少村民有病只能拖着,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绝症。”
……
听着村民们长吁短叹,钟汉清心里清楚,如果不耽搁时间,曾焕兴和那些患病村民的生命完全有可能“夺”回来。
钟汉清将收拾好的背包解开,找到村长表明想法。他把村委会一间又潮又旧的闲置仓库收拾出来,刷了墙壁,铺了地砖,带着几百块的退役安家费到县城买来药品和医疗器具。
黄龙村卫生服务站,就这样开业了。
一位“全能”的医生
“村民找你,不能什么病都推去县医院,那还要乡村医生干什么”
“吕战祥被毒蜂蜇了!”黄龙村山高林密,乡亲们上山干活,被毒蜂蜇到是常事。那一次,村民七手八脚把昏迷的吕战祥抬到卫生站时,他全身乌黑浮肿,冷汗淋漓。
吕家人哭得撕心裂肺,钟汉清镇定从容。他拿出镊子,拔出毒针,涂上药水止痛,注射肾上腺素和抗过敏药物。吕战祥慢慢苏醒过来,钟汉清给他吸上氧气,又拿出火罐将毒液一点点往外吸,吕战祥的脸色随之慢慢恢复正常。
又一日,村民钟彩华在收庄稼时,腹部不小心被农具击中,当场大肠穿孔。急送县级医院救治,医生让家属回家准备后事。回到黄龙村,家属不忍放弃,请钟汉清来看看还有没有办法。钟彩华高烧昏迷,床上呕吐物恶臭难闻。钟汉清连口罩也来不及戴,立刻吸氧、插管、洗肠……钟汉清没日没夜地抢救了2个星期后,钟彩华神奇般地痊愈了,后来又返回田间地头。村民竖起大拇指,夸钟汉清是个“神医”。
村卫生站不同于大医院,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老年病科,乡村医生哪一科的知识也不能缺。钟汉清说:“村民找你,不能什么病都推去县医院,那还要乡村医生干什么?遇到疑难杂症不能躲,要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去尽力治疗。即便治疗起来确实困难,也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送诊时间。”
乡村卫生站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全能”大夫,钟汉清认识到他在部队所学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已经不够用了。他边干边学,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白天看了一天病,晚上还要学习到半夜,夜里也睡不踏实,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出急诊。好几次,钟汉清感觉自己吃不消了。“但我是军人出身,军人哪有服输的时候?从部队到乡村卫生站,不过是换了个战场,我得把打胜仗的本事练出来。”
钟汉清赢了。1997年,他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毕业证书。可他仍不满意,从中医的望闻问切到各种按摩理疗,样样都掌握。有了这些本领,钟汉清遇到多么复杂的病例,也没有慌乱过。
一个难眠的夜晚
“咱不走了,就在黄龙村待一辈子,陪着他们”
又一次离开黄龙村的机会来了。五华县卫健局的领导邀请钟汉清去一家医院上班。
钟汉清这次真动了心。
原因有两个。一是五华河上已经架起大桥,村民去县城看病不再难。此外,这些年钟汉清忙在卫生站,甚至附近十里八乡的病人也奔着他来,他和家人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
钟汉清的内心,还藏着一份想给妻子钟娟的交代。当年,钟娟不顾家人反对,一心嫁给善良能干但家境清苦的钟汉清。转眼30年过去,钟娟不仅要照顾家中老小,还成了他的得力助手,老人上厕所要扶着,小宝宝拉了吐了要清洗……“她这一辈子太辛苦了,我想让她过几天好日子。”
一切准备妥当。可是,卫生站突然来了很多村民,有的来看病,有的来看钟汉清。看完病的村民也不愿离开,就那样直愣愣地坐着。戴大娘捧着一兜鸡蛋站在墙角,小声嘀咕说这次钟医生要是再不收下,就给他下跪。邓奶奶拿着刚从地里摘下的豆角和黄瓜,一声不吭放到厨房。72岁的钟炳祥忍不住了:“汉清啊,你这次要是去了县里,我今后再犯病,就只能……”老人满眼泪水,紧紧拉着钟汉清的手,似乎一松手他就走掉了。
那个晚上,钟汉清彻夜难眠。他翻来覆去,直到钟娟小声说:“咱不走了,就在黄龙村待一辈子,陪着他们。”
钟汉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把妻子紧紧拥在怀里……
(吕高排)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