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省发展改革委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省内形成的系列做法,供各地推进相关工作参考借鉴。
典型做法之八:惠东县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 近年来,惠东县锚定“山水林田湖海联动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山海之城”目标定位,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57个县中稳居第2,入选2023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城乡发展差距、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2022年惠东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27,优于广东省、惠州市平均水平。 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创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形成“县域主中心―县域副中心―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大岭撤镇设街道后并入县城,形成“一城两街道一区”县城格局。完善稔山县域副中心功能,与县城构建“双城一体”城市发展格局。对接广惠经济走廊和深惠汕经济走廊,依托“丰”字交通南北轴线惠东支线、深汕交通廊道串联空港经济区―稔平半岛、大亚湾―稔山―深汕合作区等重大战略平台,打造新兴产业发展轴,串联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带、能源与海洋产业发展带,规划沿江、临海、山区三大产业片区,构建“一轴两带三区”产业空间格局。 二、坚持以大平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激活产城融合发展新动能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园区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提速”和“产业链提质增效”四大行动,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高标准建设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组团惠东片区、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四大产业平台,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打造符合产业生态要求的升级版园区,促进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不断做大做强工业发展基本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猛攻新能源、新材料、传统制鞋业“两新一老”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强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入园进企服务,着力突破房屋征拆、项目报批、用地用林用海、资金、砂石等问题,为项目创造“无障碍”施工环境,宇新、领创环保、普赛达动力电池材料等国内技术领先、占有率高的企业相继落户,太平岭核电、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惠州LNG接收站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各大产业项目和平台在惠东拔地而起,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惠东县工业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近两年分别年均增长47.5%、12%。 三、坚持打造美丽宜居现代都市,绘就产城融合新画卷 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形成人、产业、城市互促共融的有机整体。 提升人口吸引力,全面取消落户条件,实现“稳定居住、就业入户”,发放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827人248.1万元,为各类人才提供40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打造人才安居“强磁场”。 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以“公园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投入资金约1.16亿元,建设25个街头公园(绿地、市民活动广场),增加公园绿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成1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2座临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了“一镇一设施”的目标,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4%。 完善生活配套,完善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占道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体系,完成6426个县城停车泊位智慧化升级改造;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十四五”以来新增基础教育学位9435个,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成立惠东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卫生站)以及部分民营医院纳入医共体,有效整合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县域内就诊率达93.2%。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纵深推动“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打造一体化的市场准入环境和监管环境。
相关附件:
东莞市以“三闭环”治水模式开展碧水攻坚战: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七 深圳市建立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六 深圳市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五 韶关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四 东莞市大力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三 新兴县聚焦教育基础设施补短板 全面提升县域教育水平: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十 佛冈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十一 龙门县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十三 海丰县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典型做法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