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
省农业农村厅是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职责如下:
1.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组织起草农业农村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指导农业综合执法。参与农业农村经济与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2.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和农耕文化建设工作落实。指导监督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3.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牵头负责农村综合改革有关工作。负责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4.统筹全省扶贫开发、省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老区建设工作。牵头起草扶贫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老区建设的法规、规章草案,拟订相关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考核评估,指导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
5.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工作。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建议,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6.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负责远洋渔业管理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
7.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8.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9.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拟订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地方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
10.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负责全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11.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省级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按规定权限审批农业投资项目,负责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
12.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13.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14.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承办政府间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境内外农业交流合作,参与执行有关农业援外项目。
15.完成省委、省政府以及中央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16.职能转变。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相关生产资料、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对行业内交叉重复以及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农业投资项目的统筹整合,最大限度缩小项目审批范围,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升支农政策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年度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
2019年,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投入力度和工作强度,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深化改革创新、强力攻坚克难,有效克服GDP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等多重不利影响,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抓好精准脱贫、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农业供给侧改革、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业创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化基础保障、加强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八项工作任务。重点开展的工作如下:
1.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近200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5万个,累计帮助34.2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保障”总体实现。2277个贫困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贫困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6元,贫困村“后队变前队”目标基本实现。持续高位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全省向桂川黔滇协作地区拨付财政援助资金50.93亿元、选派351名党政干部和4278名专业技术人才,转移帮助43.3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2.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发展,建设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4个,扶持1000个村、100个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新增创建1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推动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增效,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新增94、229、180家,总数达到1009、1778、28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超1.22万亿元,创建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84个省级示范镇(点)和50个省级农业公园,休闲农业、展会经济、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势头强劲。
3.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拓展化肥农药负增长、废弃农作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成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2.4%,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4.7%;推动水产绿色养殖,加大渔业资源养护,创建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71家,新增建设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8个国家级、46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16个,认定名牌农产品1520个,打造了一批广东农业“金字招牌”。
4.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高位推动、示范带动、全民发动,强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村“厕所革命”,优先在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沿旅游景区、沿城市郊区打造一批精品村示范带,珠三角地区优先开展“五美”专项行动,全力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全省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集中供水、保洁员配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率分别达98.11%、95.85%、99.72%、99.86%,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7%,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省定贫困村基本建成示范村、样板村,涌现出了一批美丽乡村及精品线路。
5.扎实推进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实现突破性进展,岭南农业重点实验室挂牌建设,打造了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孵化与创新“围点搭环”模式。新增2项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创建我国首个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DNA库、资源鉴评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新增选育推广优质绿色农作物新品种127个。先行构建5G智慧农业试验区,建立数字农业特派员机制,益农信息社覆盖80%以上行政村,“农技宝”用户覆盖率达98.3%。
6.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基本完成,在91个县区启动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奖补试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如期完成,超过3万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改革任务,确认成员身份1581万人。在841个行政村启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指导梅州市等“四市一区”开展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支持清远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试验区,连樟村及周边地区实现了“一年一变化”目标。
7.持续强化基础保障支撑。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363.12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60.6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超过120万亩,大棚房清理整治全面完成。主要农作物和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62%、73.1%,更新改造渔船1726艘。成立首个省级金融支农联盟,50多家单位参与“政银保担基企”助力乡村振兴,农业保险新增9个地方特色险种,总数达40个。认定新型职业农民4.5万多人,创建6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培育了一批“双创”优秀带头人。扎实开展农业、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圆满完成南海护渔维权专项行动,全力做好港澳流动渔民服务,没有发生重特大农资质量安全事故和农业生产安全事故。
8.全面加强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完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等10个专项组,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健全政策体系,推动部省签署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作框架协议,出台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的实施方案,制定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用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新闻宣传机制,打造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和乡村振兴大擂台,积极运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等权威发声,做到周周有声势、月月有高潮、处处有报道。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19年我厅部门整体支出的总目标:一是确保我厅机关日常办公正常运转,确保我厅人员工资(离休费)及规定的津补贴发放;二是确保全厅圆满完成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以及法定工作职能。组织协调做好全省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达到预期脱贫目标,协调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增长,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
(四)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9年,我厅整体支出情况良好。一是各项支出指标反映良好。2019年1-12月预算执行进度为98.13%,年度财政资金结转结余率为5.01%,政府采购执行率为86.71%;二是资金管理情况良好。部门资金管理、费用支出、会计核算符合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转移支付下达符合法定程序及时间,预决算信息公开及时、透明。2019年,我厅财政拨款支出357,957.05万元,其中:(1)按支出性质分类:基本支出40,625.86占11.35%,项目支出317,331.19占88.65%。项目支出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省财政安排市县实施的50个2019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补助资金250,000万元通过我厅转拨并列入我厅年度决算。(2)按经济分类:工资福利支出30,694.73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10,874.6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9,532.86万元,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1865.64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4,989.14万元。
二、绩效自评情况
(一)自评结论
我厅自评分数为97.47分,自评结论为优。
1.预算编制情况得23分。其中:预算编制得13分。我厅预算编制合理、合规,财政拨款收入预、决算差异率为0.036%,应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率超过70%;目标设置得分10分,我厅整体绩效目标设定合理、明确。
2.预算执行情况得42.62分。其中:资金管理得24.62分。我厅部门预算资金支出率、结转结余率、国库集中支付结转结余存量资金效率性、政府采购执行率得分分别是5.89、3、3、1.73,财务合规性、资金下达合法性、预决算信息公开性评分为满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情况良好,得分为满分18分。
3.预算使用效益得分31.85分。其中:经济性即公用经费控制率得2分;效率性得12.85分,效率性中的重点工作完成率、绩效目标完成率得满分,项目完成及时性得2.85分;效果性、公平性得满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群众共信访办理情况、公众服务满意度均为满分。
(二)部门整体支出目标实现程度及使用绩效
2019年,我厅整体支出目标实现程度达100%。
2019年我厅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农村经济大幅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达7,181.2亿元、4,478.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3%;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逆势增长8.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两个高于”,达18,818元,同比增长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至2.56:1。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主要涉农县全覆盖,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140亿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9%。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累计16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4%的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2277个省定贫困村基本实现“后队变前队”,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东西部扶贫协作连续3年走在全国前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全省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自然村基本完成基础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理念深入人心,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经受住国务院专项督查和中央农办乡村振兴考核的双重考验。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从试点示范向面上推开,拆旧复垦、垦造水田等用地政策取得重大突破,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县统筹资金达133亿元增长35倍。
(三)部门整体支出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2019年我厅部门整体支出使用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一是个别预算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慢,预算资金支出率为98.13%,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有待提高。二是政府采购执行率为94.28%,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三是公用经费控制率有待提高,“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大于预算安排,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需要加强。我厅将会按照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等,更加科学合理编制部门支出预算,紧抓部门预算支出进度,提早研究部署各项目的开展,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和部门支出预算执行效率,继续完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关附件:2019年度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发展类)绩效自评报告.doc
2019年度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类)绩效自评报告.doc
2019年度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精准扶贫类)绩效自评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