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农农函〔2020〕569号
马隆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推动深远海养殖,促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提案》(第20200698号)收悉。经综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财政厅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深远海养殖发展现状。
作为水产大省,我省是国内最先实施深远海养殖的省份之一,养殖空间范围不断拓展,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深远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展深水网箱,从政策、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推动我省深水网箱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初步形成了适合我省海域条件的深水网箱制造、配套装备和养殖技术体系。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我省深水网箱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养殖规模较大。我省现有深水网箱2163个、智能化养殖平台2个,有效养殖水体达80多万立方米,年产优质鱼3万多吨,年产值达12亿元。二是建立了深水养殖技术体系。培育壮大了金鲳、军曹鱼、石斑鱼、真鲷等近20个以深水网箱养殖为主的优质海水鱼品种,形成了科技研发、鱼苗繁育、健康养殖以及优化市场和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发展格局,促进了我省现代渔业发展。三是推动了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在阳江、湛江、惠州等地投入2.5亿元财政资金,建设3个深水网箱养殖优势产业园区,撬动社会资金5.7亿元。同时,带动了近岸海湾传统网箱改造升级,推动近岸养殖向深远海发展。四是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深水网箱养殖吸纳了渔民从事深水网箱养殖或入股经营,渔民除了作为养殖技术工人获得固定收入外,还可获得网箱养殖利润分红。
二、我省深远海养殖发展面临问题。
(一)深水网箱养殖投入大、风险高。以目前我省使用较多的HDPE深水网箱为例,省级资金以往支持建设12个深水网箱,支持网箱箱体经费105万元,但一年养殖生产需投入480万元,一般群众难以承担。同时,深水网箱养殖离岸较远,易受海洋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风险高。
(二)技术支撑薄弱、管理难度大。目前我省深水网箱抗风能力普遍不超过12级,受强台风影响,我省深水网箱已由最多时的2660个,减少到目前的2163个。同时,与深水网箱养殖配套的自动控制技术和相关装备尚不完善,智能养殖平台支撑技术还不成熟,尚未达到批量生产和普及推广的水平。
(三)“两证”难以取得,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高。基层主管部门和政府对水域滩涂养殖证、海域使用证两者的关系问题理解不到位,基层政府普遍不愿意为深水网箱用海颁发水域滩涂养殖证,造成深水网箱养殖推广难度加在。同时,我省开放式用海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畸高,比山东、浙江、福建等兄弟省份高出20-30倍,养殖户难以承受。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做好顶层设计,给予政策支持。
组织对我省沿海及海岛周边海域进行调查,科学评估、规划适宜深远海养殖的海域,确立深水网箱、智能养殖平台等的发展区域、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级深水网箱养殖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和省级涉农专项资金支持,大力推动深远海养殖向纵深发展。积极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好水域滩涂养殖证、海域使用权证两者的关系,推动深远海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有关问题。
(二)大胆开拓创新,开展试验示范。
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开展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渔场)试验示范建设。在实施财政资金支持普通深水网箱养殖的同时,大胆开始创新,勇于发展智能化养殖平台(渔场)、海洋牧场、“休闲旅游+网箱养殖”、“风电+网箱养殖”等新型养殖模式和深远海养殖新业态,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
(三)凝聚攻关合力,加大技术研发。
联合科技、海洋、工信等部门,集中力量支持深水网箱和智能养殖平台研发。推动水产科研院所发挥养殖技术研发优势、海工企业发挥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和资金优势、养殖企业发挥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市场流通优势,三者融合,优势互补,推动深水网箱和智能养殖平台抗风浪、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尽快取得突破。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6月23日
(联系人及电话:骆军宁 020-3728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