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农农函〔2020〕466号
孙省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给小渔船螺旋桨加装防护罩,保护中华白海豚》(第20200582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自然资源厅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情况
(一)设立白海豚保护区强化专业保护。广东省海域的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湛江雷州湾以东海域、江门海域和汕头海域,其中以珠江口种群数量最大。我省已在珠江口、江门、雷州半岛、汕头海域设立了数个以中华白海豚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其中,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面积460平方公里;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3年,面积107平方公里。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在中华白海豚救护、资源监测、巡航监管、科研合作、科普宣教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强化了白海豚保护、监管监测能力,提升了广大群众对白海豚保护的意识,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取得较显著的成效。近年来,珠江口、江门保护区通过PhotoID技术累计识别中华白海豚数量达2600多头。
(二)加强白海豚保护研究。近年来,我省渔业等部门与中山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汕头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白海豚种群生态学、遗传学和病理解剖学、白海豚饵食鱼类重金属污染、白海豚声学等课题研究。同时,组织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威胁因素、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资源监测等专项调查,逐步积累了我省中华白海豚调查研究资料,为保护白海豚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三)积极开展白海豚救护行动。长期以来,我省对白海豚救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遇险白海豚救助工作,对白海豚搁浅、受伤、误入内河等情况,做到发现一起救助一起,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救助。如今年5月,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全力救援了一头搁浅的白海豚,救援时间长达7个小时,白海豚最终平安回归大海,救援情况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救护行动的开展对救助白海豚个体发挥了有效作用,也在社会宣传上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强粤港白海豚保护交流与合作。从1995年开始,我省渔业主管部门在粤港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下,与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建立了密切交流合作关系,将白海豚保护列为长期合作事项,通过每年召开一次粤港白海豚保护专题会议,加强了共同保护力度。
二、中华白海豚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渔业资源影响白海豚的生存和发展。河口区为重要的海洋生态区,具有营养盐充足、生物种类多、资源丰富特点。鱼类是中华白海豚的食物来源,渔业资源的变动直接影响中华白海豚分布和种群变动。目前珠江口渔业资源处于衰退形势,伶仃洋的渔业资源种类主要为中上层鱼类,优质底层鱼类资源量已大为减少,若继续下降将威胁白海豚种群的生存。
(二)经济社会活动与保护矛盾较突出。珠江口是海洋开发利用最活跃的区域,大规模的沿岸填海和航道港池开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鱼类等生物的繁殖索饵场所,排污等造成的水环境恶化威胁着生物资源的繁衍,捕捞过度更造成渔业资源量下降,密集的船舶航行、各种施工作业和其他人类活动直接地干扰了白海豚的正常生活,形成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
三、对建议的回应
(一)关于“对白海豚出没海域附近捕捞的渔船加装钢丝网螺旋桨防护罩”的建议。一是渔船改装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二十六条“制造、更新改造、购置、进口的从事捕捞作业的船舶必须经渔业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下水作业。”等规定,对渔船加装钢丝网防护罩涉及渔船改装,可能会影响到水流、渔船的稳性等安全性能,需要通过渔业船舶检验部门的检验。此外,加装螺旋桨防护罩会降低船速,导致渔民捕捞活动受到影响,大部分渔民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收入少,渔民接受或认可存在一定难度。二是督促指导地方主管部门落实保护管理措施。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也是我省近岸河口水域的旗舰物种,加强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有利于维持河口水域的生态平衡,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相关保护规划和措施,并将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纳入预算。”、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草原、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下一步,将加强协调指导湛江市等地方主管部门,拟对白海豚活动密集的地方划定一定海域,已经加装防护罩的小型船舶才能进入到该区域。
(二)关于“在白海豚出没密集的海域禁止渔船捕捞活动,禁止渔民丢弃渔网”的建议。一是严格落实休禁渔制度。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与渔业资源,实施海洋与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农业农村部有关通知要求,我省已连续多年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和珠江禁渔制度,在休禁渔期间,依法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规偷捕行为,有效保护了我省海洋和内陆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今年五一期间,湛江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报道了休渔期硇洲岛近岸海域中华白海豚聚群的现象,表明湛江地区海岸生态系统保持良好,尤其经过多年休渔,海洋渔业资源丰富,适合白海豚栖息繁殖,所以白海豚集群活动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我省历来高度重视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工作,2018年我省珠海长隆作为“全国首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分会场开展了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也是国内首届专门以中华白海豚命名的宣传日活动。去年10月,我厅在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举办了“2019年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开展了减塑行动倡议仪式、海洋科普课等活动,普及海洋生态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同时我省各地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月活动,在港口码头、学校、社区、景区等现场展出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向渔民、游客、学生等发放宣传单张,宣传讲解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此外,我省还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今年1月6日至7日,我厅联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在惠州市召开粤港海洋资源护理专题小组第二十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2020年粤港海洋资源护理专题小组重点合作方案》。其中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方面,将加强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保育工作,进一步做好粤港中华白海豚生境保护、科普宣教、科学研究等工作。三是建立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强与保护区等管理部门的联合执法,强化日常巡航巡查和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渔船渔具执法管理,严禁非法捕捞以及丢弃渔网渔具等行为,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渔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鼓励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到保护白海豚的行动中来,共同为白海豚创造美丽的海洋家园。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6月1日
(联系人及电话:钟艳 020-3728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