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90650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农农函〔2019〕1325号

王正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智慧型特色小镇的提案》(第20190650号)收悉。经综合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科技厅、文化旅游厅、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建设特色互联网智慧型小镇,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结合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程度不高等局限性,针对以政策规划为引导,设计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销售、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政务等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智能化农业、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促进农村金融及政务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对我省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意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现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扎实推进智慧型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信息下行,农产品上行,政务服务延伸到位,信息精准到户,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经济,切实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服务,意义重大。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智慧型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全省各地有关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特色小镇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带动了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关于建设智慧型特色小镇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划先行,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建设一批智慧型特色互联网小镇。一是自2015年以来,我省陆续出台了《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广东省“互联网+”小镇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出发展“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以及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举措,以“互联网+农业生产”和“互联网+农产品销售”为抓手,运用互联网新产品、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为特色小镇的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二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规划和要求,各“互联网+”小镇主管单位、创建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近三年共培育30家“互联网+”小镇。二是大力支持“互联网+”小镇发展当地互联网产业或“互联网+”特色应用,建设“产、城、人、文、旅”于一体的创新型发展平台,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二)互联网+旅游的模式设计,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一是将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推进我省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推动小镇实现产品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共同构建起一个可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圈。二是推动全省旅游特色小镇、重点旅游乡村实现移动支付终端设施全覆盖,推进建设梅州丰顺互联网旅游小镇、新会陈皮村等旅游电子商务示范镇。二是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营销水平。支持梅州市丰顺县江门市台州市、汕尾市红海湾、河源市源城区建设“互联网+旅游”小镇,积极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集旅游咨询、展示、预定、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合开展智慧乡村示范工作。自2016年原省旅游局委托中山大学编制广东省旅游特色城镇创建指引和评定办法,将“智慧旅游服务:主要游览区域WIFI信号覆盖率、旅游咨询服务系统、二维码电子导览、解说服务等”智慧旅游指标纳入创建导则建设指标中,加强对特色城镇信息化建设的指导。

  (三)“互联网+ 农业”模式设计,加大智能化农产品培育力度。一面向全省74个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生产基地开展视频监控、自动控制、传感设备、信息采集等信息化应用拓展,实现高清视频监控、水肥一体化、农产品质量、设备自动控制等动态接入。在种植、畜牧水产养殖、温室大棚、质量安全监控等大力推广应用:一是加大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畜禽养殖应用,围绕设施化畜禽养殖场生产和管理环节,通过智能传感器在线采集养殖场环境信息(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视频等),同时集成改造现有的养殖场环境控制设备、饲料投喂控制设备等,实现畜禽养殖场的智能生产与科学管理。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握养殖厂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远程控制相应设备,实现健康养殖、节能降耗的目标。二是加大物联网技术在智慧设施大棚应用,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通过模型分析,自动控制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保证温室大棚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为保证农作物种植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创造条件。同时,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发布实时监测信息、预警信息等,实现温室大棚集约化、网络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三是在智慧水产养殖应用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准确掌握水产生育进程和生长动态,对水产生长动态以及水产各生育阶段的长势长相进行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对水产养殖、养殖水池管理和防疫进行快捷高效的远程指导,提高精细养殖和养殖池管理的能力,及时发现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养殖池管理技术对策,提出水产养殖、养殖池管理意见或建议,更好地开展技术指导,促进水产养殖增产。四是运用现代信息化经营和管理手段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建设的岭南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监控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能实现物流路径优化、在途信息查询、实时温度监控和地理位置跟踪等功能,从而提高冷链物流整体效率,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及时解决流通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四)互联网+销售,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一是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与京东、淘宝等农村电商平台合作,推动更多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实现在线交易。支持茂名市信宜市、广州市黄埔区揭阳市锡场镇建设“互联网+电商”小镇,支持清远市清新区揭阳市金和镇建设“互联网+农业”小镇。二是益农信息社省级运营商大胆创新,打造广东 “粤农优品”品牌,积极探索“益农信息社+粤农优品+溯源体系”模式,通过追溯和检测认证为广东农产品赋能。目前,已对接10余个“粤农优品”单品及150余个备选单品。为农产品出村、农村电商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通过优质农产品吸引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聚拢了一大批采购商的力量,整合了珠江电视台、南方农村报、网红大咖等资源,共同擦亮“粤字号”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五)互联网+金融,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市场主体作用。一是根据我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精神,省级涉农专项资金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并按规定分类整体下达,由市县自主确定具体项目,市县在完成上级约束性任务后,可将剩余资金调剂用于其他涉农项目,赋予了市县一定的自主权。二是为支持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放款慢”“规模小”的问题,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出资成立了广东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注资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亿元,由该公司牵头成立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发起设立总规模约400亿元的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三是推动信贷产品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针对各类特色小镇中的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我省银行机构通过推出“小额信用贷”“税易贷”“创业贷”“网贷通”“连贷通”等创新信贷产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2018年,建设银行、广发银行、南粤银行等机构还积极推广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广州银行等机构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四是推动特色金融小镇,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建设洋湾岛创投小镇,规划建设创投集聚区、科技及时尚产业集聚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三个功能区;目前已经吸引了IDG资本、华农财险广东分公司等10余个风投机构、金融机构入驻,也引进了省创投协会天使投资联盟、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运营中心、广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海珠分中心等多个专业化服务平台。又如建设广州温泉财富小镇,广州温泉财富小镇正式落户从化以来已有南粤基金、商贸控股、赛富合银、方圆金控、六脉金融服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晟产投等48家企业进驻,其中成功引入了华南地区第一家家族财富管理办公室,办理工商注册的企业38家,预计资产管理规模超400亿元,同时还有达成入驻投资意向的44家,在谈企业38家,“财富小镇”金融创新成效初显。再如:广东金融高新区开展“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建设,将互联网与金融、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在众创平台、众扶平台、众筹平台等方面探索实践,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金融集聚区和辐射区,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有力推动了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六)互联网+政务模式设计,推动智慧型小镇建。按照规划及相关要求,实现信息技术设施覆盖到镇到村、信息接入到村到户、农业农村政务普惠服务。一是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建设益农信息公益服务平台。按《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稳步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振兴工程、百兆光纤进农村等三年建设重点工作,同时部署“免费免申请零跑动”百兆光纤提速计划,推动农村光纤用户免费升级。推动“互联网+”小镇高宽带网络建设,光纤接入能力达100M以上,4G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自2016年起,我省三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已惠及汕头等9个市共2444个行政村,接入能力达到100M。截止2018年,全省新增农村光纤接入用户117.7万户,累计695.4万户。全省1.97万个行政村已实现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二是我省于2018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省。按照工作要求,通过招标遴选确立了信息进村入户省级运营商,由其承担广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体运营工作。同时建成了省级益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现已基本完成信息进村入户工程20个地市40家县级运营中心及58家益农信息社示范点建设工作,在全省已选定益农信息社8220个,在全省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40%以上。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标准和”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原则,遴选村级信息员8220人。三是加强信息化资源整合,推进“一图、一库、一网、一平台”建设。按照“数字政府”改革总体部署和建设要求,初步形成农业信息服务“一图、一库、一网、一平台”的“广东模式”。“一图”,实现了和自然资源厅地图的对接共享,将采集到的各类包含地理信息的农业数据全部在地图上标注,编制了农业相关的专题图层150多个,实现了面向业务场景的空间分析应用,涉及2600多个关键统计指标,为用户提供基于GIS的空间数据查询、专题展示平台,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组织和动态展示、分屏比对,方便用户直观清晰的掌握全省农业资源情况。“一库”,在数据管理方面,通过对农业数据资源规划,形成了各领域主题数据仓库,完成了农业数据资源整理规范、整理工具、农业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分析展现平台的建设,农业数据资源目录现已涵盖农业10大领域,包含主题有畜牧业、种植业、农机化、科技教育、农村经济、农业执法、政策与发展、行政管理、综合信息、农村统计年鉴等海量资源,全面支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资源内容需要。采集整理涉农应用系统、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农业数据资源超过了4Tb。通过对农业数据资源规划,形成了各领域主题数据仓库,并提供了数据罗盘分析工具,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一网”,以省农业农村厅政务网为核心,实现了部省市的106个涉农网站信息的采集和汇聚,大大地提高了网络信息获取的效率。“一平台”,基于信息智能感知技术,打造广东农业“一站式” 门户。已实现了46个农业应用的集成,按照组织结构对应用进行了归类管理,为我省农业农村提供接入使用服务。

  二、下一步建设智慧型特色小镇工作的计划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结合您在《关于建设智慧型特色小镇的提案》(第20190650号)中若干意见,将重点开展以下六项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政策规划的扶持力度。一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由省农业农村厅会省文化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继续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规划和行动计划,并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新技术、新应用等情况,适时的调整或新增相应的措施,以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响应新变化,发挥政策规划的引导作用。二是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各地市切实发挥主体责任,继续稳步推进和落实相关政策,扎实推进智慧型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二)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旅游建设。由省文化与旅游厅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动“互联网+旅游”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工作,以评促建,提升旅游风情小镇的智慧化水平,积极打造贴切乡村旅游振兴的旅游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智慧化旅游体验的要求。

  (三)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智慧农业。由农业农村厅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对农业物联网产品的研发及应用。重点突破农情信息采集、农产品物流、畜牧与设施农业监控、农机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等领域物联网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应用。

  (四)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发力电子商务。由商务厅继续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持续支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优化农村快递物流布局等,引导各地充分挖掘当地农村产业优势,以电子商务为手段,进一步扩大我省农特产品市场份额,打造农产品 “网红”品牌,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

  (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特色小镇融资模式。由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牵头,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围绕特色小镇建设中对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鼓励和推动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互联网大数据农业、工业、旅游等专业镇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助推我省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各地市县一是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结合本地农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统筹包括本级财力和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上级财力性补助在内的可支配财力,支持本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基金、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投入互联网+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六)加大农业政策、政务和应用成果宣传力度。大力普及智慧农业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在农业领域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宣传农业农村政策、“互联网+政务”及信息系统平台应用,组织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培训和展览交流活动,加速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升级。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7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文生威,372882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