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1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粤农函〔2018〕790号

何镜新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蚕桑产业发挥产业扶贫新作用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委农办、省科技厅、省旅游局、省农科院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一)我省蚕桑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我省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自然、气候和区位条件适宜,产业基础良好,是我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但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传统蚕桑产业受到极大的冲击,蚕桑面积锐减,蚕农数量逐年减少,积极性降低,蚕茧的生产规模不断地缩减,数量及质量呈下坡趋势,蚕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我省桑园面积已减至60万亩左右,集中在粤西遂溪县、化州市以及粤北阳山、英德、连南等地区。

  (二)蚕桑产业具有“小品种、大产业”的产业特性,且产业链长,特别适合作为富民兴村产业。一是蚕桑在我省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记忆和传承,诸如“桑基鱼塘”,是我省为数不多的“特”字招牌;二是蚕桑产业链长,从种桑、养蚕、蚕丝、缫丝、印染、绢纺、真丝针织、丝绸、服装以及蚕桑保健食品、药品等加工业,适合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产业扶贫。目前我省桑园集中粤西遂溪县、化州市以及粤北阳山、英德、连南等地区,这些地区都是我省相对甚至是深度贫困地区。蚕桑产业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收入有保障,适合“一村一品”与“一镇一业”推动发展,可以成就富民兴村,实现产业增收脱贫。如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茧丝绸产业前端龙头企业,旗下茧丝板块涵盖始兴县金兴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阳春市丝丽茧丝绸有限公司、连南瑶族自治县鹿鸣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阳山县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联动18个县市23个蚕茧收购站,白厂丝年生产能力630吨,丝绵生产能力100吨,茧丝板块年均营业收入8000万,带动10万余户农民种桑养蚕脱贫奔康。

  二、我省发展蚕桑产业规划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企业为主、带动农户”的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确保蚕桑产业坚持优质、高效、安全、生态、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加强规划指导,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进步,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经营体制,实施精准扶贫,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产业基础和品牌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和效益,促进全省桑蚕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现代蚕桑产业体系。力争到2022年,全省桑园面积达120万亩,蚕茧产量达18万吨,蚕桑产值达50亿元,蚕桑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50亿元以上。建设一批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三产融合的蚕桑产业龙头企业;创建1-2个具有华南地区特色的名优茧丝新品牌。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一是结合广东省蚕桑传统优势产区基础,按照“壮大粤北,优化提升粤西和西江流域,拓展粤东”的发展布局,进一步发展壮大现有蚕桑生产基地,重点加强韶关、清远、湛江、茂名、云浮、肇庆、阳江、河源、梅州等市蚕桑重点基地县的发展与建设。二是加快建设和明显提升粤西、粤北和北江流域产业带发展水平,形成初具规模的粤东产业带,扩大蚕桑产业规模。三是纳入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优质化行动计划(2018-2022),积极引导蚕桑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带,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富民兴村产业战略,推进蚕桑专业镇、专业村建设。四是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体产权改革,壮大发展蚕桑集体经济。同时,鼓励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蚕桑经营大户,并通过建立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大户带小户”,促进蚕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发展。

  (二)创新经营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积极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鼓励其进入茧丝市场,参与茧丝经营。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蚕业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蚕桑专业合作社、蚕农建立多种形式的产销合作关系。二是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种场带农户、共育户带农户等经营模式,增强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能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探索通过订单生产、蚕农入股等形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蚕茧产销关系,构建栽桑养蚕、蚕茧收烘、茧丝绸一条龙以及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我厅2017年安排省财政支持农产品加工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以及扶持茶叶、特色水果、蔬菜、菌类、南药、畜禽肉类等特色农产品类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符合相关条件的蚕桑加工企业均可以申请获得支持,其中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获得6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开展桑果精深加工项目。

  (三)实施科技兴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强蚕桑科技基础建设,构建蚕桑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加强蚕桑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及创新利用、新品种培育、高效节本种养技术、病虫害生态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攻关。2018年,省科技厅拟设立“现代种业”重大专项,重点突破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对桑蚕新品种选育纳入支持范围,支持以基因组学为基础,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前沿关键性技术和配套技术进行创新。二是加快科技推广,积极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乡镇农技站、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蚕种场等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广蚕桑良种培育、病虫害联防联治、小蚕共育、方格簇营茧等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蚕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逐步健全蛋桑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把蚕桑生产技术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活动,促进蚕桑先进技术进村入户。省农业厅建立了省级包括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内的创新团队12个,加强蚕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大对蚕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省科技厅推动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2018年蚕桑方面的科技特派员16名,服务贫困村58个,带动贫困户200户以上。

  (四)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充分发挥我省蚕桑品种选育及多元化开发技术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大力推广果叶兼用、蚕菜兼用、饲用等多用途桑树品种,开展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和利用,构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支持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建设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华南分圃和广东省蚕桑种质资源库,现保存桑树品种种质1520份,家蚕品种种质资源280份。二是充分挖掘蚕桑产业的文化价值,把蚕区变“景区”,把桑园变“公园”,把农产品变商品,发展蚕桑特色集商、养、学、闲、情、奇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新模式和蚕桑资源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旅游局通过培育旅游扶贫示范点,已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并培育出韶关市两岸花博生态园、香草世界森林公园2个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旅游扶贫重点村。三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充分挖掘桑、蚕资源在保健、药用、食品、板材、造纸、饲料等领域的用途,延长产业链条。省农业厅印发了《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将重点大力支持推动蚕桑等特色农产品传统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升级。

  (五)加强蚕种质量监管,维护桑蚕市场秩序。认真贯落实农业农村部《蚕种管理办法》,加强全省蚕种检验检疫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规范蚕种冷库管理,提高冷藏加工技术水平。强化蚕种生产、供应、许可监管,严厉打击无证供种行为。严格执行国家鲜茧收烘资格认定制度,进一步规范蚕茧收烘管理。加强对蚕茧收购交易行为的监管,严厉查处无证收购、抬级抬价或压级压价、掺杂掺假等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从业单位增强质量、服务和依法从业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完善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下游产业,提升蚕桑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蚕桑产业与缫丝、丝织、印染、服装生产、进出口等茧丝绸下游产业链条的对接,构建“万企帮万村”机制,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和脱贫增收。加大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力度,鼓励各类茧丝绸龙头企业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力度,改善蚕桑产业基础设施,增强蚕桑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推动蚕桑产业化升级,鼓励发展缫丝、印染、绢纺、真丝针织、丝绸、服装以及蚕桑保健食品、药品等加工业,逐步拉长和拓宽蚕桑产业链。积极培育茧丝绸品牌,拓宽国内外贸易渠道,为蚕桑基础产业发展开拓广阔的市场前景。省农业厅已启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支持粤东西北地区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勢产业,开发“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条,集聚现代生产要素,2018年创建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0年总共建设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各蚕桑优势产区积极申报创建。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广东省农业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农业厅

2018年7月7日

  (联系人:曾艾兰,电话:020-3728827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