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王屋村、惠东县多祝镇蔡屋围村等8个村通过了惠州市第二批传统村落评审,目前正通过市住建局官网公示。
传统村落,是传统建筑精髓和人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活态文化”。今天,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改造,需留住传统村落的“原汁原味”,留住乡韵乡愁,留住文明记忆。
如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遗存的尊重与坚守,更是对传统文化根脉的延续与传承。一方面,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和风景,更是一笔珍贵的旅游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里的人们对古色古香的村落和民居具有浓厚的兴趣,游人纷至沓来,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传统村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发掘村落文化,重拾文化瑰宝,延续文化脉络,传承社会文明,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符合大众需求和期盼。
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一些传统村落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至2010年,我国古村落数量消失了数十万个,几乎每天消失300个村落,一些传统村落就这样成了“文化遗憾”,令人扼腕叹息。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各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成效明显。惠州市新编制的《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对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有了依据。笔者认为,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应加大宣传和改造力度,科学规划和从容建设,正确处理民居产权复杂及村民利益主体多元关系,留住、保护一批古色古香、独具特色的名村、民居。让这些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真正能“活下去”,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大地上。同时,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需要全体村民努力,激发村民保护传统村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结合名镇名村和新农村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发挥民间智慧和力量,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加入到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当中来,保护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民居和村落,让古村落聚人气、现生机,让近者悦、远者来。让古村落、古民居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