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国冒雨帮农户收割蔬菜。 图片由当事人提供
“底子清、勤到户、细细聊、多交心”,“有真情、要实干”,这是梁健国总结的工作语录。他始终将群众的事挂在心上,把扶贫作为自己的使命,即使周末坐车回家途中,心里仍然记挂着群众大小事情,手机一路响个不停。正因为这样一丝不苟以及亲民的性格,在帮扶乡镇里,梁健国早已是大家的好朋友好知己。
舍小家为大家
2016年5月初,梁健国正式成为精准扶贫肇庆市怀集县马宁镇寨村、蔡屋、明星、苏沙、姚塘等五个村委会的驻村干部,同时也是市水务局驻怀集县马宁镇工作队长。在接到这份工作时,梁健国因为家庭原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
从此刻开始,每月他和妻子团聚的时光,也就屈指可数的几天,与女儿的相处时间就是每个星期天送她返校那半个多小时。去年11月,父亲因病入院治疗,他也只是到父亲的病床前坐了一个多小时。梁健国说,每次离开家门赴驻村点的一刻,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歉意。但是,他总是这样对自己说,这份工作,总得有人干。
但一回到帮扶村,梁健国全部心思都放到扶贫工作上。市水务局帮扶的贫困户共有200户,贫困人口533人,任务重,工作量大。为了做好工作,梁健国起早贪黑,入农户,开座谈会,撰写计划,组织其他驻村干部各司其责。怀集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人口多、村寨大,房屋布局不规则,不上门五六趟,根本记不准哪个房子是贫困户的家。每日,他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一辆电单车、一个包、一个记事本,成为了这个驻村干部的独特标识。
心系村民大小事
在驻村干部中经常说的一句话: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在刚开始进行扶贫工作时,梁健国了解到贫困户周加昆的孙子出生近一年,还拿不到出生证,办不了户口。他登记好情况,马上到镇卫生院、计生办了解情况。结果,第二天就办妥了出生证的事情。
第一次到五保户林国锦家走访时,这位重度残疾的孤寡老人,住在低矮的瓦房,每逢下雨就会漏水,他收养的年幼养女,就会捧起盒子放到漏雨的地方接水,还问“爸爸,我们家会不会倒塌?”听到这些,梁健国很是心酸,他和几位同事说,就算我们几个凑钱,也要让林国锦一家住上楼房。后来,在市渠网中心一班热心人帮助下,林国锦家建起50平方米的水泥楼房,总算解决了居住问题。
除了帮扶贫困户解决困难,发展经济外,在不到一年时间,梁健国他们还发动村民建设了三条水泥村道,长近3公里,总投入70多万元。为各村落实了近60万元的水利项目,支持一个村建设了篮球场,为两个村争取了近10万元的体育器材。参与了3个村委的路灯建设,让村民告别走黑路的日子。
梁健国表示,接下来的危房改造工作,100户危房一定要全部改造成功,另外要助75户贫困户、252个贫困人口脱贫。
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在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后,梁健国一直谨守廉洁奉公这个理念,和同事说得最多就是“群众的屋最低矮都进,木凳最脏都坐,递上的茶杯就是积有茶垢,这杯茶他都会喝完。但是,群众送什么东西,都不能拿”。
梁健国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入户到明星村,看到一个农民在挖掘莲藕。他就走到田头,拉开了家常。临走时,这位姓苏的农民,拿起一根过米长的莲藕,硬要送给自己。梁健国边感谢他,边掏出一张20元的纸币递过去,解释不能空手拿别人的劳动成果。他表示,群众送你一点土特产,说明对你工作的肯定,但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驻村干部的纪律。一开始,同事都认为这有点小题大做。梁健国还用防微杜渐的道理来教育。最后,大家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