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包括大力发展特色种养、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电子商务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据悉,惠州是广东省的传统农业大市和粮食、蔬果主产区之一,是深圳、东莞和香港等地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东时记者从市农业部门获悉,惠州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来将通过突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这两条主线,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存在短板
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继续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与区域发展动能转化,给惠州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压力和挑战。
同时,把过去主要依靠化肥、农药和饲料等物质要素与劳动力,高投入、低效益、低质量和破坏环境,推动的农业和农村数量扩张型粗放发展,转换到依靠系统性创新来驱动环境友好型和质量效益型精益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动能,同样充满挑战。
去年底印发的 《惠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表明,“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这是惠州农业发展的短板之一。特别是,农村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农户土地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不断增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趋势,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突出。同时,也存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压力加大、农业生产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突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构建压力较大等问题。
规划思路
开拓农业农村多功能增值增效空间
在面对发展挑战和机遇时,惠州农业部门对发展思路进行了规划。包括,以绿色协调发展为统领,大力推行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在更高水平上打造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先行区。
同时,以保障“菜篮子”、“米袋子”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根本,坚持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健全种养加销研全产业链,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开拓农业农村多功能增值增效空间,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带等。
到“十三五”末,将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涉农融合性生活服务业为重点,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在农业科技推广、经营管理、生产生活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开辟新的业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服务,加大农业农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发展质量。
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放异彩
到博罗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看航天蔬果、去惠城三栋鹿颈村看新农村建设……今年春节期间,惠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此举带动了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发展乡村旅游除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外,最直接的是让村民受益,例如博罗县杨村镇石滩村精准扶贫引进的项目——— 航天农业示范基地。“以前在家干农活,一年下来挣的钱勉强够生活。现在好好干一年能攒下2万多元。”当地村民黄凤娇曾在博罗县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工作过,懂得一些航天果蔬的种植技术。石滩村航天农业示范基地建成后,她来到该基地负责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像黄凤娇这样在该基地就业的村民有10多位。
值得一提的是,东时记者从市旅游部门获悉,近年来,惠州市实施“将农村转变为景区、将农民转变为旅游从业人员、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的“三转变工程”。全市有148个相对贫困村,经过调研首批确定了10个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和20个市级旅游扶贫重点村作为旅游扶贫工作的先行部分。
同时,惠州当前正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突出地方特色,建立主题型、观光型、生态型现代农业。并以历史风貌建筑、乡土文化、生态建设为依托,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据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惠州市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发展到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镇8个,省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