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龙门县龙华镇马嘶淮山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正井然有序地帮客户筹备年货。眼下,当地特色农作物紫淮山正值丰收季节,工作人员兵分几路,一边采收一边包装。装箱之后,工作人员不忘在包装上贴上二维码。有了它,市民无需到生产基地,只要扫一扫码就能知道该农产品的种植过程记录、基地环境介绍、采收加工过程等信息。
这得益于惠州市农业局指导建立的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让农产品有了 “身份证”。“互联网+食品安全”的理念不再是想法,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可通过二维码溯源平台让客户清晰看见,市民吃得也更放心了。
村里种了300多亩紫淮山,打造特色农产品
马嘶村曾经是省贫困村,过去以水稻生产为主。2009年起,在市里挂点单位的帮扶下,谋变脱贫的马嘶村相中了淮山产业,决定发展淮山种植,并组建了淮山专业合作社。如今,300多亩的紫淮山地成了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紫淮山也成了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
走进马嘶村,一排排交叉的竹架子映入眼帘。上面均匀地攀爬着青绿色的藤叶,底下一垅垅土地里正生长着紫淮山。眼看马上过年了,合作社的订单逐天增加,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采收着。农户郑大叔拿起一把小锄头,轻轻地刨开表层泥土,露出淮山后再用手慢慢将泥土拨开,挖出一根巨大淮山。“挖淮山要温柔些,表皮弄伤了或弄断了,就卖不起价钱了。”龙华镇马嘶淮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振军举起一根刚挖出的淮山,笑着说,这一根起码有五六斤重,目前零售价每公斤达24元,比普通淮山要高出不少,但销量不愁。
线上销量占了总销量七成,远销台湾等地
眼下正是紫淮山丰收季节,一捆捆刚收回来的紫淮山堆在合作社门口。“每年5~6月种下苗,同年11月直至春节前后陆续可以采收。”郑振军说,紫色淮山的花青素含量比白色淮山高很多,对眼睛保健,预防心脏病、癌症等有一定帮助,所以特别受消费者喜爱。
据介绍,该合作社紫淮山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打破了传统模式,主要靠电商进行。近些年,线上销量占了总销量的七成。郑振军为此没少花功夫,他专门聘请了有经验的电商团队负责线上销售,用以拓宽销售渠道,让当地淮山卖得更好更远。“一般主要销往深圳、广州,最远卖到了辽宁、台湾等地。”郑振军说,在网上销售与实体销售不一样,民众对网上购买的物品,尤其是食品,在安全方面有着很深的考虑。
营养价值高,是他注重的开发价值;打造健康绿色农产品,则是他一直坚持的目标。“马嘶村自然环境好,合作社从附近山上引山泉水进行灌溉,土壤也定期由农业部门前来监测。”郑振军介绍,为了让顾客放心,合作社还拿到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签发的无公害认证。
扫扫二维码客户轻松获知淮山信息,提高了信任度
虽然销量不错,但如何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含金量,打响品牌,让消费者真正放心,一直是郑振军摸索的方向。
龙华镇马嘶淮山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一早统计了网络上的订单,紧接着根据订单量将采收回的紫淮山打好包装。包装完成后,信息专员通过电脑,在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录入相关信息,比如生产企业、企业地址、检测结果、生产日期等。待审批通过后,这批产品相应的二维码“身份证”将被激活生效。接着,工作人员将相应的二维码标识一一贴到已打包好的产品包装盒上。
龙华镇马嘶淮山专业合作社是我市39家入驻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的企业之一,这张二维码,让郑振军感触颇深。
他说,在建立溯源体系之前,顾客在购买合作社产品时常会询问 “你们的淮山真的是无公害的吗”、“淮山会不会用了很多农药”等类似问题。而他们的客服总要一遍遍向顾客描述生产基地的位置、环境等,有时候说了很多,顾客还是半信半疑。现在,有了二维码,顾客的问题迎刃而解,他们也更加自信。
据龙门县农产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集云介绍,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是在惠州市农业局指导下建立的,入驻企业最低标准都需要具有 “三品一标”的农产品,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会让生产企业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他鼓励各企业和合作社都能积极加入,共同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不用增加多少成本,就是过程比较麻烦,需要聘请专门信息专员,种植过程中每一步都要记录。但这样消除了顾客疑虑,麻烦点也值得。”郑振军说,如今客户一扫二维码就能 “眼见为实”,提高了信任度,让品牌打得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