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农耕档案》:“让更多人了解农民帮助农民”

  核心提示

  重点关注

  东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从1980年起逐步崛起,并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时代。绵延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也定格在历史长河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改革开放的30年间,是东莞历史上的最后一段农耕岁月。8月23日,由东莞农民刘松泰执笔、耗时5年写成的《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以下简称《农耕档案》)一书,在南国书香节上亮相。该书通过一批真实、原始的“档案”和一批解读性的随笔“档案说明书”,对1949-1979年间东莞的社会全貌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解读,追溯出一个与公众记忆截然不同的东莞。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农民写作者,讲述300幅一手史料背后的历史与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钟 琳

  全景式追溯东莞农耕史实

  《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全书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农事,介绍东莞土地上的大生产;第二章民生,介绍农民衣食住行、文教卫生的生活图景;第三章农账,介绍生产队、人民公社生产经营活动的收支状况;第四章农副,介绍当时的畜牧业、农副产品、资产、伙伴和劳动工具;第五章农政,介绍农民群众的政治生活。

  《农耕档案》中的“档案”,更多意义上是源于民间的一些真实史料,种类繁多,包括工作部署、通知、指示、意见等重要文件,生产计划草案、统计汇报台账、生产合同、派工牌、任务分配表等生产记录;发票、收据、凭证、存取款单、报销单、过磅单、派购证、统计表、登记表、账册等经济记录;肉票、粮票、布票、乘车票、渡口过江票等生活记录;准考证、社员手册、私人信件等;调查报告、技术指导手册及典型报道等;党课教材、四类分子登记簿、党员证等政治生活记录。

  该书共收录了300多张原始珍贵资料的“档案”。刘松泰在这段历史的搜寻中,发现自1949年东莞解放至今的60多年,基本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这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农耕往事,很少被历史留存。刘松泰通过搜集民间的农耕档案,找到了一种钩沉往事,还原那段沧桑岁月的途径。

  反映出当时国内农村的状况

  东莞幅员辽阔,面积246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水乡、山区、沿海、埔田、城区和丘陵,地形地貌丰富多元,生产生活与民风民情千差万别。在搜集资料时,刘松泰决定从他所出生的寮步镇做起。通过为期5年的网罗和搜集阶段,刘松泰慢慢整理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东莞农耕变迁史。“此书不是专著,却主线明朗;不是史书,却史料丰富。”对于这种民间史料的“汇集”,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安华评价说,“《农耕档案》不拘泥表现形式,融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一体,信息量很大。”

  何安华博士是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变迁的专家,在他看来,《农耕档案》一书中所记录的岭南大地农耕文明的变迁,恰好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农村的缩影。书中描绘的大量事件在那个农耕岁月时代不仅在东莞出现,在广东甚至全国都在上演着,“个案也可反映出当时国内农村的状况,书作的意义不是一般的区域案例可比。”

  作为一名民间写作者,刘松泰坦言,自己在搜集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目的并不是想做分析研究,而是力求真实地再现东莞曾经走过的这段农耕岁月,还原记忆中的乡村生活图景。

  “我希望以我所在的村社为观察角度来回望往事。虽然是管中窥豹,但这是我熟悉的地域,同时也是有亲自经历过的。”在他看来,这些基于个人体验的记忆,能够形成另一种贴近真相的真实。

  访谈

  刘松泰:我不是旁观者,我就是农民

  南方日报:为什么写作这一本档案?

  刘松泰:现在的东莞,已经随着时代的浪潮产生了巨变,大部分的农田和农耕文明已经消失,农民这个群体也正在消失。东莞的蜕变令我时常感到恍惚。现在的人都富裕了,盖起了自己的新房,搬迁的时候更是习惯于把所有旧的东西扔得一件也不剩。这样的现状之下,我是希望留住时光,留住人们的根。

  我在2005年的时候,就曾经编辑出版过一本《乡土情怀》,图中记录了农耕生活的图景。这本《农耕档案》其实也是它的延续,我一开始是希望这本书勾起同年纪的读者回忆,现在我更加希望它能够让更多年轻读者看到,以此了解父辈的岁月和光景。

  另外,我认为作为一本农耕的档案,它也有它的现实意义和启发,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三农”问题,更好地帮助农民。

  南方日报:这个档案搜集的史料覆盖面很广。您在收集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刘松泰:从2011年开始,我基本上是寮步镇的每一个村子都去走,去各个乡村办公室找资料,和年纪更长的老人做口述历史。东莞的情况是,自从1981年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物业都租赁给农民,还是有一部分的历史资料得以保存下来。当时的会计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我还是村里人口中的“师傅”,村子里的会计基本都是由我带出来的,所以可以和很多管账的会计聊天了解情况。生产队的大队干部和保管资料的会计都是老熟人,他们为我的搜寻和钩沉提供了不少帮助。到了2013年,我认为资料的搜集已经足够成书之后,才进入整理的阶段。

  搜集这些资料是不被身边人理解的,我自己是一个农民,不是学者,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最常被问及:“你做这个东西干什么啊?”但我很坚定地认为,这些历史如果被淹没太可惜,我作为一个农民去做这件事情,反而能够很好地解读这些一手资料。我曾经经历那个时代,有最直接的经验。

  南方日报:您觉得本书最独特的视野和角度是什么?

  刘松泰:应该是农民的身份和视角。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当过农民、生产队记分员、公社会计辅导员、助理农业经济师和注册会计师,对农村工作和生活都太熟悉了。

  可以说,我不是乡村的匆匆过客,也不是旁观者,而是东莞乡村农民的一员,我一直在乡村现场,参与其中。我去搜集这些资料,并不是以分析和研究见长,我也不会夸大并以此为本分。我只是希望能够真实地再现东莞曾经的一段农耕岁月,还原记忆中的乡村生活图景和曾经存在的本真,这里面还有一个老农民的乡愁情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