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星子镇冲头村: “三驾马车”发力 乡村旅游兴起

  从星子镇区出发,沿县道X394线往西约7公里便到达冲头村。冲头村位于星子镇西北部,村民均姓何,同宗同枝,十分团结。在这样的氛围下,冲头村巧用“三驾马车”,依靠历史文化底蕴,走出了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冲头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何和宗介绍,冲头村今后将依托莲花、银杏、红枫、桐油花等资源,发展休闲美丽乡村观光体验旅游路线,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邱羽琪 通讯员 陈智敏 策划/统筹:黄津

  “三驾马车”聚民心

  村民何大伯感动地说,为了解决垃圾清理的问题,理事长自己出钱买了一台电动三轮车。

  俗话说,火车走得快,全靠车头带。虽然冲头村的村民都姓何,但房数众多,日常事务也较多。如何建设好、发展好冲头村?这是冲头村“三驾马车”工作的出发点。

  “只有用心为村民着想,公正为村民做事,村民才会认同自己,以真心才能换真心。”这是冲头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何和宗的肺腑之言、真实之举。

  为了更好地管理村中事务,该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整个村民理事会由20余人组成,其中大房2至3人,小房至少1人,确保每个房都有理事会成员。在实施工作时,该村理事会成员将分别负责做好该房群众的工作。“因为都是同个房系,比较熟悉,所以群众工作比较好做。”理事会成员告诉笔者。

  然而,村民理事会并非一开始便得到村民的拥护。“刚开始,村民不了解,对我们的工作开展存在疑虑。”何和宗介绍。

  如何打开工作局面?何和宗和一众理事们决定从自身做起。“以前,村里面的路不好走。特别是下雨天,坑坑洼洼的。”于是,巷道硬底化便成了当时理事会的首要目标任务。为此,何和宗和理事们自己出资购买了一批水泥沙石,便干起了巷道硬底化的工作。而随着理事会成员们的努力,巷道硬底化开始显现雏形。“村民看到理事会是真正干实事、干好事,就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认同感。”何和宗说。

  无私奉献的“三驾马车”赢得了冲头村民的一致认可。谈及村干部们,村民总有数不完的例子。“以前我们的垃圾都堆积在一起,很久才清理一次。每次走过垃圾堆,我们都能看到蚊虫乱飞,闻到恶心的气味。”村民何大伯感动地说,“为了解决垃圾清理的问题,理事长还自己出钱买了一台电动三轮车。”

  小公园、凉亭、石板路、喷泉、文化广场、运动场、消防灌溉清水塘、冲头村大礼堂、生态公园……一直以来,理事会成员与村党支部和村民小组干部一道,协调化解了各种矛盾纠纷。正是有了如此给力的“三驾马车”,使得冲头村“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各项公益事业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

  收支公示消疑虑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前后,将一年来集体收支公布于众。如有较大的工程,则在完工之日公布收支,接受群众的监督。

  农村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据介绍,冲头村全村共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背井离乡外出经商创业务工。然而,当人们听闻家乡为发展公益事业而开展募捐时,都纷纷积极汇款至村集体的银行账号。“村民信任我们,出钱出力共同建设美丽家乡。我们要保证他们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何和宗掷地有声。

  在冲头村的活动室内,一张张大红纸牢牢地贴在展示板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冲头村每个月的资金使用账目。一笔笔花销,都是由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记录,再由专门的人员用毛笔进行誊写,最后在活动室内进行公示。

  “所涉及的款项,由村理事会掌握,党支部、村民小组协助开展工作。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前后,将一年来集体收支公布于众。如有较大的工程,则在完工之日公布收支,接受群众的监督。”何和宗介绍,“村民可以随时来查看资金使用的情况。如果村民认为有漏记、错记的,可以马上向我们提出。我们会对村民提出的意见进行核查和改正。”

  记者看到,大到上万元的支出,小到十数元的支出,以及村集体收入、村民的筹资情况,均条理分明地被展示出来。而这一个公示制度,不仅让村民清楚了解资金收支情况,更让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2010年,冲头村村民筹资筹劳7万多元,铺上了村硬底化公路;2011年和2013年,筹资筹劳,投入60多万元,建成了一口3亩多的清水蓄水塘,以及一座1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014年,村民筹资筹劳,投入3万多元,从麻凹头引入另一条自来水,加强了原有的自来水工程;2015年,村党支部、村民小组、村理事会通过筹资筹劳,开展巷道进行硬底化、水沟三面光、水沟护栏等建设……冲头村的公益事业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冲头村的人居环境,使冲头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有了质的改变。

  目前,冲头村民对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有了更高的期盼,希望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冲头建成山水秀丽、景色美观的宜居新农村。

  文化建设促和谐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冲头村把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设施建设,与当地历史文化完美地结合,从而让冲头村实现了“一步一景”、“一景一文化”。

  停车场及村公路边严禁倒垃圾、余泥;后龙山一律不准打石、放炮;如发现私自偷放自来水的用户,每次罚款100元……在冲头村,村规民约被放在极其显眼的位置。同时,小小的告示也出现在了村内的特定地方。例如,在美丽的花基一角,一个小木牌静静地立着,告诉大人和小孩不能踩摘花草,违者罚款;在清澈的井边,一张告示上写明不能捕抓井内的鱼儿,违者罚款……

  这些村规民约因为结合当地实际,对村务管理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我们必须维护好这个美丽的家园。因此,我们在提倡村民自觉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要有村规民约对村民的行为进行约束。”

  在规范村民举止的同时,冲头村更注重的是村内的文化建设。

  进入冲头村,记者首先注意的便是一座八卦亭。踏着古朴的石板路,记者步入了美丽的小公园,走到了八卦亭前。“这座亭是我们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放学后,不少学生会到这里看书。”何和宗介绍道。

  而在小公园内,最引人瞩目的则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焚纸炉。何和宗说:“这座焚纸炉,其具体建造时间已经难以考究。以往纸张很珍贵,读书郎都会把废纸集中起来,放到这里进行集中焚烧。我们建造公园的时候,特地围绕着这个炉进行景观打造,就是希望村里的读书郎能体会其中的涵义,珍惜学习机会。”

  而在焚纸炉的旁边,6个舂米缸被拼成了一个独特的造型。据悉,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前人舂米的辛劳,让他们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这都是我们村自己设计的。我们希望能够让孩子和大人都能在休闲之余,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何和宗表示。

  原来,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冲头村把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设施建设,与当地历史文化完美地结合,从而让冲头村实现了“一步一景”、“一景一文化”。

  经历了无数个春秋轮回,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成为冲头村不断提升村发展建设的动力。

  把银杏和红枫变成“摇钱树”

  利用“千村百花”工程打造休闲美丽乡村游,推动冲头村的经济发展。

  冲头村坐北朝南,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优越。据统计,该村共有耕地面积达4830亩。其中水田950亩,集体林山4300亩。2015年,冲头村整合发包3000余亩,人均收入7300元,集体年收入28000元。目前,冲头村种植的经济作物以生姜、玉竹、萝卜等为主。

  何和宗告诉记者,目前通过企业项目带动,村民的收入多了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同时,冲头村的1000亩林地更种上了桐油树。

  据悉,木油桐生长快速,可做家具、火柴棒、牙签等,同时也是造纸工业的理想材料。桐油树以采果榨油为主,果实可用来提炼防水性佳的桐油。当桐油花盛放时,那一片山花烂漫,又能吸引游人来观赏。

  说到冲头村,不得不提的便是银杏和红枫。“我们的后龙山,古树参天,一到冬天,遍野红枫,野果栗子任人摘取。”何和宗自豪地说。而且,冲头村旁边就有千年古银杏树。每到秋冬季节,一树树金灿灿的银杏叶点缀着蓝天与大地,让人们看到了收获与希望,也看到层林尽染的绚烂之美。

  “每年秋冬季节,许多游客就会到我们村观赏银杏和红枫。而这也带动了我们农产品的销售。”冲头村的何婆婆介绍,“去年,我种的萝卜卖出了4元/斤的价格,还供不应求。这样一来,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了。”

  浓厚的历史底蕴、淳朴礼貌的氛围、优越的旅游资源等,让冲头村萌生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为进一步建设更完善、更美丽的乡村,冲头村乃至清江村计划打造景点群,利用“千村百花”工程打造休闲美丽乡村游,推动冲头村的经济发展。

  何和宗介绍,清江村委经过村民自治组织,充分酝酿和讨论,在广泛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的建设工程,做出了《规划建设景点项目与基本要求》,并已经村民大会通过。根据方案,扩建清江村公路、建造标志牌坊、免费“旅游大巴停放场”、农家乐、旌旗峰观望台等项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