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农村要闻

耕海牧渔“粤”向“深蓝”——广东省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深远海养殖转型升级

  入夏,我国南海迎来台风季。在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上,持续降雨未浇灭远道而来客人的热情——“就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重要指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建国正向师生回忆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时的情景。当时,他向总书记汇报了我国自主培育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的情况。

  这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职工党支部与基地承建方、广东恒兴集团进行的一场联学共建活动。“政企学”协同,是近年来广东省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培育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走进广东湛江、珠海、广州等地,从海工装备技术升级到深远海养殖适养品种培育、再到产业业态模式创新,一幅耕海牧渔迈向“深蓝”的壮阔画卷正在广袤的南粤海疆加速展开。

1.1.png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向深蓝挺进。(图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解决“望天收”——装备技术升级助力产业“防风避浪”

  打开地图,可以发现广东省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大陆海岸线4084.48千米、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千米、海岛数量1963个,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位;走在广东沿海,又常会在浅海滩涂看到密布的浮标和网箱,就是利用这些简易装备,渔民开展了海水养殖的初代探索。

  然而,随着近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缺乏前期规划导致无序发展、养殖密度增加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逐渐显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坦言:“近海养殖密度越来越高,投料增加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和海水水质降低,鱼的整体质量可能会随之下降。如何推动海水养殖走向深远海,利用深远海的优质水质,是海洋渔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历史性机遇。”

  突破资源约束,开辟新的生产边界和发展空间,让以前养不了、养不好鱼的地方能高质量养鱼,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制订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十七条措施,提出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实施“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在近海做“减法”、在中远海做“加法”、在综合开发利用上做“乘法”,拓展深远海利用空间。

1.2.jpg

▲在湛江海洋牧场,草潭金鲳鱼集中捕捞现场。蓝伟强摄(图源:湛江发布)

  湛江是广东水产第一大市,连续20多年水产总产量居全省首位。早在10年前,当地养殖企业便开始尝试在离岸较远的海域,利用重力式深水网箱进行养殖。这种装备从海上俯瞰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塑料浮圈,浮圈下挂着渔网,一个周长90米的网箱,通常能养约10万斤鱼。相较传统鱼排,重力式网箱的结构更稳固、材料更先进。同时,圈定海域内流速快、水质优、生态容量大,鱼类发病少、用药少。

  装备升级提升了养殖数量和质量,却未能给从业者吃下“定心丸”。广东海威农业集团董事长刘定在水产养殖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2020年,集团投资建设了60个重力式深水养殖网箱,但一场十级台风来袭,10万多斤金鲳鱼和1.5万尾军曹鱼破网逃逸,损失超1000万元。

  刘定的经历在水产养殖行业并非个例。海上天气瞬息万变,随时可能让养殖者血本无归,行业内一直期待着抗风浪性能更强的新型养殖装备出现,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

  2022年4月,湛江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1号”在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湾海域启用,这一突破性进展为行业带来应对复杂海洋环境的曙光。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发,采用桁架式结构设计,海威集团投资近2000万元建造。“建成不到两个月,就遇到了十四、五级的台风,没事。”刘定介绍,平台外部框架由圆形钢建造、受力面小,四角锚泊定位、抗风浪能力强。经过这次考验,坚定了集团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的信心,于次年6月又启用了“海威2号”。

1.3.jpg

▲“海威2号”智能养殖平台。杨川 摄(图源:湛江发布)

  除了提升养殖装备的刚性承载力,深远海养殖还要考虑大风大浪下鱼的情况,一旦鱼与网具摩擦刮伤鳞片,很容易造成感染病亡。

  海威系列平台的网具供应商、湛江经纬实业有限公司创新制造工艺,生产出“无结网”,大大降低了鱼类刮伤的可能性。公司董事长张春文从业十余年,对网具生产颇有心得:“渔网追求的一个是强度,另一个是柔性。现在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是航天员太空舱外活动使用的材料,如今作为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使网具更具稳定性和耐用性。”

  无独有偶,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承建的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6号”,也于近日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该平台不仅抗风浪能力强,还采用太阳能发电,能源自给自足。同时,创新性融入休闲观光元素,兼顾养殖和旅游两大功能,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1.4.jpg

▲“九洲一号”深远海养殖工船介绍。(图源:南方+客户端)

  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创新走向纵深,以重力式网箱、桁架式网箱及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渔业装备设施在广东沿海涌现:广东规模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恒燚一号”,网箱可自动沉浮升降,使鱼群在特定养殖水层躲避台风袭击;搭载风渔一体化智能设备的“明渔一号”,实现绿电直供养殖的低碳渔业模式;全球首创的水体自然交换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在珠海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使用。

  目前,广东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超5000个,下水投产9个大型桁架式网箱养殖平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

  追求“有效益”——协同攻关开展经济适养品种培育

  “现在重力式网箱养的大多数是金鲳鱼,这种鱼养殖成本不高,属于平价鱼。但再往深远海走,时间、资金投入更多,首要考虑养什么鱼?”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养殖装备设施的出现,有效抵御了深远海养殖的自然风险,但动辄千万元级的资金投入,使如何回收成本成为业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有钱吃鮸,无钱免吃。”是流行于广东沿海地区的一句俗语。作为名贵鱼种,一条鮸鱼鳔(鱼胶)的市场价格可达上千元。在一家一户小规模养殖的传统模式下,渔民不敢长时间喂养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种,其背后是运营风险、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考量。

  “小渔户的投放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但我们有养殖3年的底气。”海威集团总经理刘东戈算了一笔“经济账”,集团在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投放了3万多尾鮸幼鱼,每条幼鱼约重2公斤,3年后可长至25公斤左右,若市场行情可观,产值可达5000万元,一个周期便可收回前期建设成本。

  鮸鱼是广东开发深远海适养鱼类的探索之一。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殿昌看来,基于深远海复杂海况和现代化海洋牧场规模化、工业化发展需求,深远海适养品种筛选应符合几个共性特点:能抵抗较强的洋流、能充分利用大养殖空间、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能进行冷冻保鲜加工。

  瞄准以上“四能”原则,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统筹指导下,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谋划了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搭建了全国性水产种业攻关共享平台,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攻关“榜单”,广邀顶尖人才,从近百份来自省内外相关研发团队的申请中择优遴选出63个顶尖团队,就章红鱼(高体鰤)、卵形鲳鲹(金鲳)、硇洲族大黄鱼、军曹鱼、石斑鱼、黄鳍金枪鱼等深远海适养品种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坚。

1.5.jpg

▲金鲳鱼丰收,渔民笑开颜。郭龙碧 摄(图源:湛江发布)

  2023年以来,广东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黄金鲹、黄唇鱼、蓝圆鲹人工繁育技术,率先突破章红鱼人工繁殖和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实现了黄鳍金枪鱼等南海金枪鱼类诱捕与活体运输……一系列海洋种业和人工养殖创新成果,推动珍稀鱼类种质资源恢复,打通了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发展梗阻。

  地处珠江入海口的广州南沙地区,咸淡水交汇,孕育出南沙青蟹这一特色水产品。目前,南沙青蟹蟹苗主要依赖野生捕捞,数量、品质不稳定。为突破产业发展制约,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华南农业大学共同创建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聚焦南沙青蟹苗种繁育和高品质“黄油蟹”转化等关键问题,探索构建拟穴青蟹种质资源库和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创新“催化剂”。

1.6.jpg

▲南沙青蟹。(图源:南方+客户端)

  除了调动基础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养殖企业资金雄厚、贴近市场、快速反应的优势,正成为广东海洋种业创新的突出特点。

  恒兴集团2002年起承担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项目建设任务,聚焦南美白对虾、斑节虾和军曹鱼、石斑鱼的育种和营养饲料研发。

  集团董事长陈丹介绍,历时8年科研攻关,通过更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研发出的南美白对虾抗弧菌病新品系,已经进入最后的评审阶段。这是继他们与中山大学团队合作研发抗白斑病品种“中兴1号”14年后,我国自主培育南美白对虾品种的又一创新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南美白对虾、石斑鱼等种苗依赖进口,种苗供应成为限制海水养殖规模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解决建设“蓝色粮仓”卡脖子问题上取得突破,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意义重大。

  “广东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创新实施‘粤强种芯’工程,逐步建立健全合作开放共享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攻关体系。”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博士赵艳飞说,通过搭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构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机制等举措,以及创新“拎包入住”“揭榜挂帅”“赛马考核”等科研体制机制,为加速海洋种业成果转化推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牢记总书记嘱托,广东以研发应用优质新品种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攻方向,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东海水鱼类苗种产量67.71亿尾、占全国约50%,累计培育国审水产新品种40个。其中,海水新品种16个(对虾9个、贝类6个、鱼类1个),数量在全国领先。

  迈向“高质量”——全要素优化组合加快现实生产力落地

  位于珠海市蜘洲岛海域的“澎湖号”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于2019年8月下海,是我国较早投放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经过首期金鲳鱼、石斑鱼养殖试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联合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等单位对“澎湖号”进行了多方面升级:完善装备配套,配置冷库,升级吊机,增强海水淡化功能;完善平台通讯网络,实现海上平台舱内舱外无线网络通讯;配置鱼群识别系统,实时掌握鱼群生长状态……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推动新型装备技术集成式创新,要统筹谋划、贴合实际,实现安全适用、经济可行、生态环保。”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工程师徐珂全程参与了“澎湖号”平台的运维,他介绍,网衣自动清洗、水下巡航机器人、自动收鱼系统等现代化海洋牧场配套装备技术,各大单位都在加速研发、投产。

  层出不穷的新型技术,逐步打通了海洋渔业生产全环节,使陆基工厂化育苗、近岸驯化标苗、近海重力式网箱、远海养殖工船的立体式开发成为可能。以“平台+重力式网箱”组成的“1+N”海洋牧场模式初具雏形,真正实现“陆海接力、岸海联动”。

1.7.jpg

▲湛江湾实验室。(图源:湛江发布)

  粤西地区首个获批设立的区域重大创新平台湛江湾实验室,聚焦海洋科技攻关及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体系搭建,已为湛江近海区域的110个网箱及多个深远海养殖平台安装了智能化设备,通过大数据实时汇总和智能分析,实现行业动态一屏通览,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促进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离不开数字化技术链接赋能。以数据这一先进生产要素为牵引,带动劳动、资金、海域、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协同互促,正催生新的业态模式。

  在传统网箱养殖模式下,人工投料是主要的饲喂方式,但随着深远海养殖平台离岸越来越远,人工短缺、安全风险等问题逐渐显现,需要通过无人化作业手段加以补充。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基于实体投料船等海洋渔业装备,通过增加定位系统、AI算法系统等,改进原有控制系统,实现无人投料船装备研发,降低了劳动成本、保障了生产安全。

  在更前端,数字技术为金融服务海洋渔业发展开创了更多可能。生物性资产盘点困难,长期困扰金融支农,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箱和养殖平台安装实时监测设备,水下鱼群的实际情况终于不再是笔“糊涂账”,贷款融资、保险定损都有了更精准的依据,也有效防止了渔网破损鱼群逃逸和偷鱼盗鱼等问题发生。

  产业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平台载体。广东借鉴陆上产业园区开发经验,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如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等国资头部企业,积极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示范产业园,统一完善流程审批、规避航线锚地等用海前期工作,实现招引企业“拿海即开工”,以“大渔带小渔”“新型带传统”模式,促进形成产业链相关企业分工协作、资金合作和技术扩散等互融互通的海洋渔业发展新格局。

1.8.jpg

▲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效果图。(图源:南方日报)

  技术有支撑、项目有平台,可以预见随着现代化海洋牧场深入发展,将形成鱼更多、更大的有效供给,同时带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如何创造并满足新的需求、实现供需两端高水平动态平衡?

  广州、湛江等地充分发挥水产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优势,积极打造水产流通和预制菜产业集群。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虽然缺乏大型深远海养殖设备布设的海域条件,但按照省内规划部署,将依托南沙港、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及驻穗涉海涉渔科研院所等基础,聚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高地、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制造中心和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

  全链条创新、全要素优化,加快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落地落实。最新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总量18778.1亿元、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5%、3.3%。全省新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54个、总投资超130亿元。一首新时代“海洋牧歌”愈发响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