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翁源县江尾镇松岗村,干净整洁的小道,绿植随处可见,菜地里绿意盎然,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画卷。
“我们将村民的闲置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后,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出租给德宝家庭农场建设共享菜园,一年就能增收上万元。”松岗村的村支书丘样忠分享道,这种新业态,在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基础上,最大化发挥闲置用地的富余价值。
不仅是松岗村,通过持续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案例在广东各地“遍地开花”。
近年来,广东坚持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创设,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在制度设计、系统推进、专题攻坚、探索突破上不断发力,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盘活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展现新局面
2020年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39万亩,2021年第一季度新增流转土地3.2万亩,流转率达54.1%……这一亮眼的数据,离不开汕尾市积极推动土地资源流转“活化”。
活化也分“两步走”,汕尾市启动农村“新地改”,进一步盘活农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2020年以来,该市各县(市、区)更是先后出台相关措施,对成片流转耕地进行财政奖补,吸引一批经营主体到农村发展现代精品农业。同时汕尾市还建立集体“土地收储”制度,整合利用组级集体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经营、发包和入股合作等。
江门市则出台了《江门市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创建土地流转示范片,依托开平市省级土地流转试点,全域推广“两预两委托”流转模式(预流转、预整合,委托镇或村集体统筹经营、委托第三方统一发包公开招标),加快推进承包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全市承包地流转面积136.89万亩,流转率达54.18%,同比增长3.76%。
土地制度的改革,让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也得到整治。
廉江市制定《廉江市防止耕地丢荒工作方案》,并先后召开市、镇、村三级干部会议,成立工作推进组,全面摸底造册,建立撂荒耕地整治台账,把复耕复种任务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强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快撂荒地复耕复种。
截至2021年4月底,廉江市已完成丢荒耕地复耕面积3.57万亩,复耕率达到42.18%,其中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复耕1.21万亩,占33.9%。
目前广东省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体系制度逐步健全,承包地流转比例达50.45%。
唤醒沉睡资产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广东省基本完成新一轮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2018、2019年度清查任务,村组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突破万亿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快速推进,共确认集体成员4998万人,改革时点量化集体资产5165亿元。
这离不开各市、县(市、区)的共同努力。广州市海珠区村社积极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造管理历史上10个“首次”:首次实现了经济联合社书记、社长“一肩挑”,党组织在农村基层全覆盖;首次在全区村社全面推行有候选人、报名审查的社委会换届选举;首次对村社集体建设用地提出了合作开发指导意见;首次探索社员大会民主评议选取物业合作方;首次进行“三资”交易网络化建设并投入使用;首次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产+图片+地图+合同+权证”五合一管理;首次实现村社银行账户监管全覆盖;首次对不规范合同开展全面清理整治;首次研发“海珠智慧乡村”,探索民主表决电子化和无纸化。
广州往北,清远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等工作,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探索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而江门市则制定了《江门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三结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总结推广新会、鹤山、恩平作为国家改革试点形成的工作经验,全市集体经济组织确认成员235万人,共5635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量化资产总额160.4亿元。
激发改革动能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取得新突破
走进广州市天河区,“村改居”社区宽6米以上的道路全部移交区统一管养维护,城中村管道燃气铺设到村口率100%,打造了多个城中村星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已实现“村改居”社区环卫保洁、小微水体治理和村级公园管养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有力促进了转制居民市民化。
天河区积极深化“村改居”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改居”社区治理水平“双提升”。2020年以来每年投入“村改居”社区公共事务专项经费均超2.9亿元,有效补齐“村改居”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其他各地试点改革也亮点纷呈,佛山市南海区试点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形成了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南海方案”;梅州等“四市一区”实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结合地方特点,创新思路举措,在强化党建引领,推进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此外,在梅州和湛江实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和“放管服”改革试点,在江门规范开展贫困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改革等,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些亮点的汇聚,反映的就是广东省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风貌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等的有序推进,在破解城乡差距大、农房建设乱、乡村治理弱、农村土地散等问题上探索出了有效经验。
联农带农富农
农业农村政策创设和实施取得新成效
在对标国家有关文件出台配套政策的基础上,广东相继出台实施《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的意见》《关于完善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助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各个市、县(市、区)也都根据自身情况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使政策更好为当地农业农村服务。
韶关市曲江区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农民就地就业和城镇化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划,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肇庆市怀集县同样根据自身情况,出台实施《怀集县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实施方案》《怀集县全面推行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两个实施方案。
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怀集县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20.71万亩,占承包地总面积51.06%,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全县新增流转65宗,流转面积9800多亩,计划全年新增流转土地面积2万亩以上。
农业农村政策的实施与企业密切相关,走进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万卢基地,干净的水泥道路两边是成片平整的农田,机械化的灌溉设备不知疲倦地运转着。
海纳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助推撂荒地整治复耕,盘活农户承包地,联农带农开展粮食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0年以合同制带动农户8482户,以合作制带动农户9227户,以其他方式带动农户23280户,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903元。
相关
流出效益,转出生机
广东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过半
走进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规模化种植的番石榴树连片成林,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在小楼镇二龙村,“楼房集约式”生猪养殖基地拔地而起;在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的稻苗随风起伏,田里禾花鱼鲜活肥美;在荔湖街太平村,一个个现代化温室大棚内,阳光玫瑰葡萄、无花果、黄金百香果等特色水果长势喜人……这是增城区通过土地流转和适度集中建设而成的。
不仅仅是增城,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村承包流转面积1776.12万亩,占全省农村承包地面积的50.45%,比2019年提高11.8个百分点,这正是完善政策、探索路径、建设平台带来的成效。
健全机制 完善政策促流转
为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激励机制,广东省相继出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等政策文件。
2019年7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10条政策举措,明确要求各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土地流转奖补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加强对土地流转投入支持。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全省已有9个地市和39个县(市、区)出台实施土地流转奖补政策。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在省、市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增城区实行全流程奖补,增加奖补对象、加大奖补力度、延长奖补期限、放宽奖补条件。
积极探索 开展试点寻路径
在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广东省坚持遵循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从试点示范着手,鼓励基层先行,通过试点探索路径。
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91个乡镇和3个县(市)相继承担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奖补省级试点,以片流转、适度规模、集约经营、联合合作为导向,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探索通过“三统一”(统一整合、统一流转、统一招租)、“两预两委托”(预整合、预流转,委托统筹经营,委托统一发包公开招标)、“互换整合再流转”等方式,破解农业产业布局不集中、农村土地碎片化等难题,实现承包地相对集中连片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接下来,全省也将继续扩大整县奖补试点范围。2021年,在广州市增城区、南雄市、化州市、揭西县、潮安区5个地区整县开展承包地流转奖补省级试点,加快培育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板,加强土地流转等改革经验固化提升,及时将改革探索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安排。
同时全省积极探索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相关方案指导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展试点示范,采用“村社合一”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以土地、资金入股,推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有效盘活利用集体资产资源,全省累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506家。
平台建设 引导流转成体系
为提升承包地流转公开性、透明度,广东省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县、镇两级平台全覆盖,鼓励和引导流转双方通过平台达成流转意向。
全省共建有市级平台12个、县级平台133个、镇级平台1372个,基本实现县、镇两级全覆盖。如南雄市与土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以国有控股形式成立了韶关市首家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负责提供土地交易培训、指导、评估、网上信息发布、合同签订等服务,并在镇、村相应设立了服务站点,形成了覆盖市镇村三级的流转市场体系。
开平市率先探索农村集体资源网上拍卖,利用京东资产拍卖平台,以网上交易的形式进行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并创新建立基层农业指导员分片联系制度,对流转土地面积1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确定专职人员联系服务,安排人员定期走访,及时提供政策宣传和技术帮扶。
始兴县探索在镇、村、小组三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强化村组集体“统”的功能,化分散流转为集中流转。
数读
●广东省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体系制度逐步健全,承包地流转比例达50.45%。
●广东省基本完成新一轮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2018、2019年度清查任务,村组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突破万亿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快速推进,共确认集体成员4998万人,改革时点量化集体资产5165亿元。
●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村承包流转面积1776.12万亩,占全省农村承包地面积的50.45%,比2019年提高11.8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有9个地市和39个县(市、区)出台实施土地流转奖补政策。